2024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
道德与法治部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分,共20分)
1. 2025年第 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口号、会徽,吉祥物于2024年1月11日正式发布。本届亚冬会的口号为 “ ”
A.七 心心相融,@未来 B.八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C.八 成就梦想 D.九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
2.北京时间2024年1月23日 12时03分,力箭一号遥三商业运载火箭在我国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泰景一号03星、泰景二号02星/ 04星、泰景三号02星、泰景四号03星5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A.太原 B.西昌 C.酒泉 D.文昌 .
3.2024年1月23日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实施 纪念日。
A.10周年 B. 20周年 C. 30周年 D. 15周年
4.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
A.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B.良渚古城 C.梵净山 D.武夷山
5.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 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A. 11 B. 13 C. 14 D. 15
6.北京冬奥会冰壶项目混双循环赛中,中国组合范苏圆、凌智输给美国队。赛后范苏圆和凌智送给对手一人一盒奥运纪念徽章,表达出真诚的友谊和强大的自信。这告诉我们
A.两人合作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B.兴趣相投的人合作才收获成功
C.竞争中的友谊能促进互相学习 D.竞争会伤害友谊,两者不能共存
7. 2024年3月11日,兰州市某校为迎接今年第29个“世界读书日”,开展了师生同读一本书活动。这一活动能
①促进师生积极交流 ②滋养师生精神生命
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④立即提高学生成绩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生气1小时,造成的身体与精神消耗相当于加班6小时。这启示我们
A.负面情绪必然带来伤害 B.情绪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C.生完气后再去锻炼身体 D.应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
9.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是“共筑平安校园,创建安全家园”,开展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
A.就能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护能力 B.能完全避免未成年人受到意外伤害
C.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D.能确保未成年人远离违法犯罪
10.杭州亚运会期间,很多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志愿者,他们的行为是
A.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B.积极履行了法定义务
C.为了获得他人的好评 D.为了完成社会实践作业
11.右面漫画中热心公益事业的行为是
A.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B.社会合作共享的基础
C.个人自立自强的标志
D.正确行使权利的需要
12.2023年5月,教育部启动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各地各校建立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这一做法有助于学生
A.制定修改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B.加强宪法监督,完善监督制度
C.学会依法执政,自觉践行宪法 D.积极学习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13.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下举措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完善社会保险 B.维护公平正义 C.打击违法犯罪 D.发展教育事业
1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提到,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神舟家族太空接力…这些科技成就说明
①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②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型强国
③我国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④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法治思想,下列古语能体现法治思想的。
①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③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16.北斗导航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速度、中国精度。中国北斗的研发和运用凝聚着无数科技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试验和攻关。从无数科研人员身上,我们看到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 ③爱岗敬业、敢于担当的敬业精神
②大胆实践、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④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17.春晚歌曲《我和2035有个约》:“我和2035有个约,约在欢呼雀跃的那一天,我亲爱的祖国更加美丽和谐,昂扬屹立新世界。”2035年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
A.建设总体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5.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因此我们对待世界各国文明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相互融合,相互取代 B.交流互鉴,和而不同
C.坚守立场,消除差异 D.独立自主,拒绝交流
19.习近平在二十国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上指出,各国要让团结代替分裂、合作代替对抗,共同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时代课题,共渡难关,共创未来。以上材料体现了
A.合作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我国坚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C.中国是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 D.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中国科学家杨辉的研究已站上世界基因编辑技术之巅。面对哈佛大学抛出的橄榄枝,他选择了回国:“我还是想回去,开发出属于中国的基因编辑技术”。杨辉的言行启示我们,畅想未来需要
A.把个人需求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B.寻找自我成长的良好社会条件
C.理性分析上客观条件后再择业 D.修炼道德操守和提高自身素质
二、主题活动(共40分)
21 【依法行使权利 合理利用网络】(8分)
2024年2月27日,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励志言行遭受网暴,名誉受损。当地网信和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对散布负面信息的人员进行追踪。 微博、抖音等平台清理了相关违规内容,并对多个违规账号予以阶段性禁言、禁评等处置。
(1)上述的网暴行为侵犯了该高三学生的权利。这表明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6分)
(2)为减少网络暴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请你向国家或公民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2分)
22.【发展人民民主保障当家作主】(9分)
作为汇聚众智、凝聚共识、集聚众力的平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要汇集和激发14 亿人民的磅礴力量”,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民主含量高、民主成色足,深受中国人民欢迎的民主,这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
(1)为了让我们的民主含量高、民主成色足,保障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哪些?(5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4分)
23.【生态文明 绿色家园】(13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总书记还强调,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1)“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3分)
(2)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6分)
(3 )为实现“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目标,青少年应如何落实具体行动?(从蓝天清水两方面回答)(4分)
24【勇担当共发展】(10分)
在RCEP协定生效一周年之际,海外展会成为中国外贸企业出海抢订单的首要选择,印度尼西亚,成为众多展商的首选之地,2U23年3月16至18日,第三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贸易博览会在雅加达国际会及中心盛大举办,印度尼西亚迎来近年来最大的中国泰展团组。
(1)上述文字说明中国在世界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3分)
(2) RCEP协定的生效说明中国的发展面临怎样的外部契机?(4分)
(3)请你说一说,我国要想在当今世界立足并持续发展.应如何应对发展机遇和风险。(3分)
历史部分(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 使用不便。后来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扩大造纸原料,使纸的质量和产量有很大改进和提高的是
A.张骞 B.班超 C.蔡伦 D.华佗
2.(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语年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孝文帝此举
A.使北魏放弃了鲜卑语言 B.有利于北魏对北方统一
C.消除了民族隔阂 D.促进了民族交融
3.某班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对秦、隋两朝的治乱兴衰进行比较,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都在长安定都
C.都是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王朝 D.都实行科举制
4.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空白处应填入的是
A.郑和下西洋将茶叶传入东南亚 B.指南针被传入欧洲
C.漆器开始传到西域 D.宋应星《天工开物》传到国外
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史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本观点,在历史学习 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秦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B.《农政全书》的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C.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D.《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成书于元末明初的章回体小说
6.下表为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洋员人数变化表。这反映出
A中国半殖民化进一步加深 B.列强在华掀起了瓜分狂潮
C.中国海关日益走向近代化 D.清政府已经抛弃华夷观念
7. 了解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列有因果关系的史事是
A.禁烟运动——中国开始步入近代史
B.新文化运动 —— 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
C.义和团运动——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D.洋务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8.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9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香港和澳门回归”“九二共识”反映的主旨是
A.国防建设与社会生活B.文化的碰撞与交流C.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D.政治的稳定与成熟
10.从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到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灾害,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以及2023年抗洪救灾,人民军队都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这说明人民军队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C.武器装备得到了更新 D.注重加强自身的建设
11.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的“通途”》漫画。图中交通标志禁止了哪些人通行
A..未成年的男子、贵族、妇女
B.妇女、外邦人、贵族
C.外邦人、贵族、奴隶
D.奴隶、外邦人、妇女、未成年的男子
12.兰州市某校的小明同学学习九年级历史上册某单元,看到教材目录的内容如下。你认为最适合本单元的主题是
A.古代亚非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走向近代
13.无论是17- 18世纪的三角贸易,还是19世纪中期的亚洲贸易,这两种不同时期的三角贸易都体现了
A.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与掠夺
B.推动新航路的开辟
C.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D.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
14.被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林尔零宣称“(1861年的农奴)解放是种欺骗”的历史事件是
A.十月革命 B.俄国农奴制改革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15.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他留下了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材料中的“桎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华沙条约组织 D.苏联模式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 最终赢得了胜利。二战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A.召开雅尔塔会议 B.成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C.《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7.戴高乐认为,战后的欧洲衰弱不堪,面对美苏两霸的崛起,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形成抗衡美苏的“第三种势力”。材料表明欧洲联合的目的是
A.挑战美国霸主地位 B.防止共产生义扩张C.促进欧洲经济发展 D.提高欧洲国际地位
18.两极格局结束后,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这一格局指的是
A.经济全球化 B.多元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殖民体系瓦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19.( I4分)一部中国史,是一部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初,汉高祖赠送黄金、丝绸给匈奴,开始采取“和亲”政策以谋求和平。汉文帝时,匈奴黄当、桀龙二人来降,朝廷册封二人分别为弓高候和襄城候。汉武帝时期,汉军三次打败匈奴后,于其地建置酒泉、武威郡,嗣后又从中分置敦煌、张掖二郡。张骞通西域后,朝廷设行政管理区,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
——姚大力《河西走廊的几个古地名》
材料二唐朝太宗时,征伐平定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朝廷拜其首领为都督、刺史、将军等,并赠予大量帛与彩缎。唐先后在西北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唐太宗赐婚给突厥首领等赐婚事例,达十余次之多。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材料三汉唐王朝疆域辽阔,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是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的辽阔疆域则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也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势。
——《中外历史纲要》(上)
完成下列问题 :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汉武帝和唐朝时期巩固北部边疆的措施.(4分)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初为加强对西藏和台湾地区的管理设立的机构 (4分)
(3)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元对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
20.(14分)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中国军校发展史》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 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国展合作的一项主要成果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第一次国共分裂带来的危害(6分)
(3)依据材料 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国共两党在正面展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
2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发生了 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 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场革命,使我们已经习惯了借助电灯照明、使用电话与人交流,……遥望蓝天,银白色的飞机在空中翱翔。
材料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这场革命,人类在更多的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动了 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1)材料一中的“革命”指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借助电灯照明”得益于谁的发明?在材料二中提到的“那场革命”的主要标志有哪些?(6分)
(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2分)
(4)这三次“革命”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4分)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2.(12分)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请参照示例,将下列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并为你所分的每一组分类凝练一个主题。
(要求: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人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主题凝练须简明扼要, 科学合理,符合史实;照抄示例不得分。)
历史人物:
①嬴政 ②李斯 ③李冰 ④孔子 ⑤商鞅 ⑥孟子 ⑦蒙恬 ⑧禹2024年陇南市中考模拟联考卷〈一》
历史部分
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2分.共36分)》
道德与法治部分
1-5 C D A B C
6一10 A B D CA
一、(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D C B A D
6一10 C B D CA
11-15 D C A B D
16一18BDC
11-15 A D B A C
16-20 B C B D A
二、19、(1)汉武帝:北击图奴:设郡管辖:张赛出使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任答两点2分)》
二、21、(1)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进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
唐朝:式力平定:册封首领:设行政管理区:赐婚。(任答两点2分)
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
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
(2)西藏设宜政院,台湾设澎湖巡检司。(4分)】
行。维权的方式有:和解、调解、仲栽、诉讼等。(合理的三点得6分)
(3)加强了中央对边显地区的有效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推动了少数民埃地区的社会
(2)示例一:国家:健全完菩相关法律体系.严厉打击网铬水军的违法行为:营造清朗
进步: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民族隐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网络环境的氛围.进行积极的宜传等。(任答合理的一点得2分)
示例二:公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尊法守法.做合法树民等。(合理即可得2分)
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任答合理的三点6分)
22、(1)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任。(可调换顺序,5分)
20、(1)北伐战争(或:创建黄埔军校)。(2分)
(2)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
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盗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言之有理即可
(2)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剩“,既给中国人民带米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
得4分)
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意近即可.6分)
23、(1)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3)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等:敌后战场:百团大战等。(4分)
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
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意近即可得3分)
根本原因:在国共合作实现之下的全民族抗战.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下的全民
(2)QD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
族抗战。(意近即可.2分)
受到经济发展带米的环境效盗。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
21、(1)工业革命(或:第一次工业苹台)。(2分)
生福社,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球色富国之梦:③走绿色、循环低碳
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個导节能、环
(2)受迪生。(2分)电力,石油等新能源的利用: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机器和新产
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话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治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
品的创制:电报,电话等通讯手段的发明。(任答两点得4分)
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④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
源利用上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3)信息社会。(2分)】
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科技: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为我所用:
供可靠保障.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
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等。(任答符合题意的两点得4分)
幸福。(任答合理的三点得6分)
(3)Q①蓝天:绿色出行:不焚烧垃圾:不燃放烟花爆竹:不吃烧烤食品等。(任答合理的
三、22、示例:(分类只写序号,每类不得少于2个人物.分类不得少于3组即可得12分)
一点得2分)清水:不向河流抛洒生活垃圾:不向河流倾倒生活污水:发现排污
行为及时制止或举报等。(任答合理的一点得2分)
作答区
24、(1)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推护者。(3分)
分类
主题
(2)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商流越米越强劲,这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
②①
套朝官员
外部环境。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
挥的引领作用越米越大。(意近即可得4分)
3③0
治水功臣
(3)Q①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
④⑤
仿家代表人物
力.办好自己的事。③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④准
37
重大工程的主持修建者
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⑤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任
③⑤
套国大臣
答合理的三点得3分)
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一)参考答案
第1页(共2页)
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试卷(一)参考答案
第2页(共2页)
鬚00000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