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梨园风采--夫妻双双把家还 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夫妻双双把家还》是一首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天仙配》当中的经典唱段,旋律委婉动听,唱词以上下两个七字句为基本单位,句式简洁工整,表现了董永与七仙女冲破重重阻碍获得自由,夫妇双双把家还的喜悦心情。节奏工整,曲调朴实,字少腔多,并且巧妙地运用了前倚音、波音等装饰音,基本格式为男女对唱一人一句,相互对应,结尾采用男女二重唱的形式,两个声部之间运用自由模仿形成对比,增加了音乐的色彩变化。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黄梅戏的相关知识,感受我国的戏曲艺术的魅力并能区别于京剧、豫剧等其他剧种。【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学唱戏曲唱腔片段,熟悉黄梅戏唱腔的风格特点。【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能够初步了解、分辨各地方戏曲的种类及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和初步理解黄梅戏剧种的音乐风格特点及形式的原因。【难点】学唱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播放黄梅戏《天仙配》师:《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优秀传统剧目,剧情描写了七仙女下凡并冲破重重阻力,与勤劳善良的董永结合的爱情故事。《夫妻双双把家还》是其中的一段男女声对唱,表现了董永与七仙女获得自由后,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喜悦心情。师:大家知道什么是黄梅戏吗?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艺术,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黄梅戏曾用名小戏、采篮戏、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和皖剧,也曾被称为“怀腔”或“府调”。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唱一出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二)初听歌曲1.创作背景《夫妻双双把家还》是一首黄梅戏的经典曲目,是根据黄梅戏《天仙配》所创作的歌曲,此曲由陆洪非填词,时白林、王文治谱曲。故事讲述董永家贫,父亡,卖身傅员外为奴三年,得资葬父。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最小的七仙女钟情于董永,只身下凡,与其结为夫妻。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七仙女邀众姐相助,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夫妻双双回转家门。此时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震怒,令其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仙女无奈,忍痛泣别,留下千古憾事。黄梅戏简介黄梅戏是安徽的地方戏,在安徽特别的流行。黄梅戏又叫“黄梅调”、也叫“采茶戏”,其实黄梅戏并不是起源于安徽,而是起源于湖北的黄梅县,后米在安徽安庆地区长期发展,用安庆地方方言演唱。(三)学唱歌曲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天仙配》中家喻户晓的一个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请同学们打着拍子随着音乐哼唱一下。1.出示第一部分歌谱:随琴唱歌谱--模唱旋律(提出要求:坐姿、口腔打开、声音位置、气息支持)--用普通话读词--随琴演唱(第一段歌词提示:字正腔圆)这样听起来咱们唱的像歌不像戏,因为黄梅戏在演唱时运用的是安庆方言,欣赏时请同学们侧耳倾听,找出方言。2.再次欣赏(1)听出方言的同学请举手(绿奴那鸟耕成能避)(2)刚才我们讲了,黄梅戏在演唱时用的是安庆方言,并且我们已经找出了安庆方言,老师把安庆方言用谐音字打到大屏幕上,我们试着来读一遍(读准方言、字正腔圆),唱一遍(两段歌词)同学们这样唱是不是比原来有地方特色啊!(3).播放视频,老师带领学生演唱,随时纠正咬字、韵味。(利用图形谱把握黄梅戏唱腔转细腻的韵味)3.出示第二部分歌谱:(1)第二部分是两个声部,观看歌谱听老师分别唱一唱,说一说这两个声部有什么联系。(两个声部一个先唱另一个后唱,最后一句同时演唱共同结束)(a)先学唱最后一句:解决两个声部音高不同的问题(b)分男女生逐句学唱:使学生听清楚第二声部从什么位置进入注意休止符(c)分声部齐唱,教师指导(d)女生唱高,老师唱低,男生边听边随老师演唱(e)男女生合唱,教师指挥(三)歌曲总结黄梅戏的声腔,取材于安庆周边乡村的茶歌、山歌、秧歌、渔歌等民歌,以及鼓书、琴书等民间说唱音乐和一些宗教音乐,并广泛汲取融汇青阳腔、高腔、徽调等音乐元素和联曲方法,形成了花腔和主调两大腔系。花腔属民歌曲牌体,保留至今的曲调仍有近两百支。主调是板腔体声腔体系,以〔平词〕为基础,包括〔八板〕〔火工〕〔二行〕〔三行〕〔彩腔〕〔仙腔〕〔阴司腔〕〔对板〕〔哭板〕等。曲调委婉优美,语言通俗风趣,情调丰富生动,赋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黄梅戏的剧目,源自民歌和民间灯会歌舞,取材于民间趣闻,大约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两小戏”“三小戏”;后来又根据真人真事不断编创新剧、大戏,又从青阳腔、徽调等剧种移植大小剧目,逐步积累为既广收博采,又彰显地方风味和平民情趣的传统剧目库藏,世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帷”。教学小结黄梅戏自清光绪初年开始尝试从乡村往城市发展,直到1949年安庆解放,得以在安庆城内立足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1952年,安庆黄梅戏应邀赴上海演出一举唱响;1954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一炮走红。随后,电影艺术片《天仙配》《女驸马》《槐荫记》《牛郎织女》相继问世,黄梅戏人创造了数度辉煌。这个被誉为“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地方戏曲,如“山野吹来的风”流播全中国,享誉海内外,已跻身中国五大剧种之列,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代表性文化品牌及标志性文化形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