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1.科学精神: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把握形而上学与辩证思维的对立,通过整体性和动态性辩证性质的知识梳理,提升知识架构和理性分析能力,提升科学精神。 2.政治认同:通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案例分析,深入分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系统性和动态发展轨迹,感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力量,增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信仰。 (二)学科能力目标 1.学习理解:了解辩证思维的含义,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区分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诡辩论的根本不同。 2.实践应用:能够运用所学辩证思维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增强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3.迁移创新:培养系统思维和发展思维,提升创造性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1结合复杂事物的把握,体会辩证思维的特征;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二)学情分析 从思维特点来看,高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抽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课堂上,他们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能够积极回应各种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愿意通过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认知发展来看,高二学生已经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规律、趋势、矛盾分析方法等知识均有一定的认知,为进一步学习辩证思维的整体性和动态性提供知识储备。 从具体内容来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辩证思维的含义和特征,了解辩证思维与星儿上学的对立、辩证思维和诡辩论的根本区别。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认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条件。 (三)教学重点: 理解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和动态性特征。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理解辩证思维的特征及其辩证性质对后续学习具体的辩证思维方式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主要难度在于结合现实情境去分析这个观点,真正把握辩证思维的辩证性质。
教学过程
(一)比较分析 导入新课 材料一 寓言《盲人摸象》中说:一群盲人摸象,摸到象牙的,说像萝卜;摸到耳朵的,说像簸箕;摸到头的,说像石头;摸到鼻子的,说像棒槌;摸到脚的,说像杵臼;摸到背的,说像床;摸到肚子的,说像瓮;摸到尾巴的,说像绳。 材料二 《吕氏春秋 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学习任务】 (1)阅读上述材料,请你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盲人摸象”的荒唐和“荆人袭宋”的失败的原因? (2)请结合实例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的思维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分析,检测学生对辩证思维与形而上学思维的了解程度,通过举例评价学生对”辩证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的理解。同时通过这个环节落实辩证思维的含义和发展史的学习。 (二)案例探究 学习新课 环节一:析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设置情境】中国载人航天 探望星辰大海 神州十四于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升空,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3名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并在轨驻留6个月。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继2022年5月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之后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将在轨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 期间还会发射神舟十五号,届时神州十四号、神州十五号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并共同在轨工作一周左右时间。 【学习任务】 总任务:你如何看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子系统与总系统之间的关系?中国载人航天系统体现的思维有什么特征? 子任务:1.请说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8大子系统的名称。 2.你认为8大子系统之中,哪个子系统是牵引其他系统的重要抓手?为什么? 3.请你重点讲解第二个问题中该子系统内部的结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3分钟,交流分享。 学生代表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8大子系统分别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它们有各自的主要任务。 学生代表2:我们这一组认为载人飞船系统和运载火箭系统是关键的运输系统,是牵引其他系统的重要抓手。 学生代表3:我们这一组认为是测控通信系统,航天测控通信是对飞船和其他航天器飞行状态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运用和工作状态以及实现天地通信的专用系统,相当于重要的指挥和监控系统。 学生代表4:我们这一组认为是空间实验室系统,因为空间实验室系统是设立在太空的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的实验室。其他系统都是为了支持开展太空科学实验而设置的。 学生代表5:我们这一组认为是航天员系统,把航天员顺利送上天、让他们在太空工作、生活,然后安全地接回来,是我们人类探索太空的关键一环,其他系统都要为航天员系统服务。让人类解密太空,寻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才是载人航天真正意义所在。 教师:各组各有道理,我倾向于赞同航天员系统这一组。那么这个子系统内部是如何优化的? 学生代表6:航天员系统相对于中国载人航天总系统是子系统,是部分,但是相对于它内部各要素而言又是整体,有选拔、训练、保障三大任务构成。比如这次神州十四任务特殊,飞行工况极为复杂,所以要根据新任务做新的系统优化。 教师:请最后一个小组的代表来总结,中国载人航天系统体现的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代表7:中国载人航天系统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整体性特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二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中国载人航天系统的子系统与总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的分析,评价学生对整体性的辩证思维的描述和分类、解释与论证的能力。 环节二:析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 【设置情境】中国载人航天 展望美好未来 1999年11月20日发射了我国第1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 2001年1月10日发射的神舟2号首次装载了太空“模拟人”。 …… 2003年10月15日发射的神舟5号是我国首艘载人飞船。 …… 2020年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甘肃酒泉东风回收着陆场预定区域。 ……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继2022年5月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之后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将在轨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 【学习任务】 总任务:请你预测和展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分析、预测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体现的思维有什么特征? 子任务:1.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是怎样演进的? 2.中国载人航天的现状有何优势? 3.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发展前景。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分享。 学生代表1: 2022年,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迎来三十而立之年。3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如今的成就非凡,不断刷新着中国人的“太空高度”。3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成就了一个个“高光时刻”,创造了一次次“感觉良好”。三十而立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风华正茂。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载人航天工程便被提上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同意了专委会《关于开展我国载人飞船工程研制的请示》,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史称“921”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就此拉开大幕。 正如上图显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一步步翻开新篇章,如今即将迎来“高光”时刻,通过高密度的连续6次发射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 学生代表2:中国载人航天在基础设施上进一步改进,为载人航天工程和航天科技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持基础;稳定和发展了科研队伍,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全面开启航天强国建设征程注入远远不断的动力。航天科技本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各大系统日益完善,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长征火箭成为率为100%等。以及在飞船系统中衍生出来的各种技术,为载人航天以及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学生代表3:未来五年,巡天望远镜、月球极地探测、小行星探测开启航天新时代,未来三十年,重型火箭、月球科研站、火星取样、木星探测……实现更加恢弘壮丽的航天梦。这是国家已经安排好的航天战略图,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航天事业将领先世界,驶向更美好的星辰大海。 教师:请最后一个小组的代表来总结,分析、预测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体现的思维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代表4:分析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动态性的辩证思维不仅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所以,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教师结合第二第三环节的教学活动,提升总结: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教师再进一步点明: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回溯中国载人航天的过去、展示现在的优势、展望美好的未来,评价学生运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进行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能力。通过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学生初步掌握辩证思维的辩证性质,学会正确运用辩证思维去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环节三:小结 教师活动:整体框架梳理并总结,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员、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