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小学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学会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浪费问题,体会浪费的危害。 2.通过案例分析,感受浪费的严重性,体会节约的重要性。 3.辨析错误思想,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4.收集勤俭节约的名言、警句、谚语,设计宣传标语,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了解浪费的危害和节约的意义,建立勤俭价值观。教学难点: 能够在生活中反对粮食,避免浪费,养成节约的习惯。教学过程活动1.调查发现,“噢,浪费!” (1)由上节课的浪费粮食话题说起,打开各种浪费的话题。 (2)借助教材49页的情景回忆生活,明确“原来,这就是浪费。” (3)学习任务: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完成这样的调查报告。 活动2.明理导行,“我不浪费!” 交流调查报告:浪费文具,浪费衣服、浪费水等现象。 认识水与生命的关系 了解水资源的现状 探讨浪费水的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正确与否 (5)讨论:面对如此现状,我们可以做什么? (6)辨析各种浪费背后的错误想法(小小浪费有大大危害;从我做起,世界因我而美好;浪费钱,还浪费资源;从我做起,我是未来的主人。) (7)小结:节约不是靠一个人,也不分大人小孩,而是全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活动3.宣传实践,“我们不浪费!” (1)了解中国关于纸的用、产量大而导致树木被砍伐的减少措施 (2)诵读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 (3)学习任务:查找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读一读,想一想。 设计一幅宣传话或宣传标语,把你的观点传达给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