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水 肿水肿(edema)—概念1. 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过多——水肿2. 体液在体腔内积聚过多——积水或积液水肿—类型1.根据范围全身性局部性2.根据原因肾性肝性心性营养不良性淋巴性炎性特发性水肿—类型3、根据部位脑水肿肺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皮下水肿水肿—原因和发生机制——(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 ——(钠、水潴留)1.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2. 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水肿—原因和发生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水肿—原因和发生机制+代表使液体滤出毛细血管的力量-代表使液体吸收回毛细血管的力量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示意图水肿—原因和发生机制(1)有效滤过压的形成-(血浆胶渗压 + 组织液静水压)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 + 组织液胶渗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渗透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水肿—原因和发生机制(2)毛细血管血压原因:右心衰、血栓形成或栓塞、肿瘤压迫(3)血浆胶体渗透压原因:蛋白含量减少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水肿—原因和发生机制(4)微血管壁通透性感染、缺氧烧伤、酸中毒变态反应血管壁受损,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的大分子物质,进入组织间隙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水肿—原因和发生机制(5)淋巴回流受阻见于:肿瘤压迫丝虫病丝虫病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水肿—原因和发生机制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 ——(钠、水潴留)(1)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滤过面积 有效循环血量(2)肾小管重吸收增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因素水肿的特点1. 水肿液的性状(1)漏出液:常见于非炎性水肿(2)渗出液:蛋白含量更高常见于炎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水肿的特点2. 水肿的皮肤特点(1)皮肤肿胀,光亮,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按压可出现凹陷,故称为凹陷性水肿,或显性水肿(frank edema)。(2)全身性水肿病人在凹陷性水肿之前,已经有组织液增多,称为隐性水肿(recessiveedema)。水肿的特点3.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1)心性水肿(2)肾性水肿(3)肝性水肿水肿的特点3.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1)心性水肿:首先在低垂部位,以下肢最早出现,久病卧床者,以骶部最明显。右心衰水肿的特点(2)肾性水肿:首先出现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面部。肾炎性水肿3.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水肿的特点(3)肝性水肿:常聚集在腹腔,形成腹水。肝性腹水3.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水肿对机体的影响(1)稀释毒素(2)阻碍细菌扩散(3)减轻心脏负担有 利不 利(1)细胞营养障碍(2)器官功能障碍小 结小 结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过多。水肿:按范围、按部位、按原因水肿的类型: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钠、水潴留)原因及机制:肝性水肿、心性水肿、肾性水肿水肿的特点:有利、不利对机体的影响:举例说明引起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思考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