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栓塞 课件(共19张PPT)《病理学》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栓塞 课件(共19张PPT)《病理学》同步教学(人卫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1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栓塞
栓塞(Embolism)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
栓子:固体,液体,气体
最常见的——血栓
2
栓塞—栓子的运行途径
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
周围小动脉(脑、脾、肾等)
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
肺动脉(肺)
房室间隔缺损
交叉性栓塞
门静脉分支(肝)
门静脉的栓子
小而有弹性
3
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99%
1、肺动脉栓塞:栓子90%以上来自下肢 深部静脉(腘、股、髂静脉)
中小分支的栓塞→不引起严重后果
有慢性肺淤血→肺出血性梗死
肺动脉大分支及主干→呼吸循环衰竭→猝死
多数小栓子栓塞→右心衰→猝死
栓塞—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肺动脉分支内可见一圆柱状血栓性栓子
4
2、体循环动脉栓塞
栓子80%来自左心,常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附壁血栓和心肌梗死附壁血栓
栓塞的动脉缺乏有效的侧支循环时,可引起局部组织的梗死
栓塞—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Thromboembolism)
左心房内有一较大血栓,脱落可引起体循环栓塞
5
栓塞的类型-脂肪栓塞 (Fat embolism)
循环血流中出现脂肪滴阻塞小血管,称脂肪栓塞
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
直径>20μm脂滴栓子→肺动脉及毛细血管栓塞
直径< 20μm脂滴栓子→肺泡壁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体循环 →全身多器官栓塞
栓塞—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6
栓塞的类型-气体栓塞 (Gas embolism)
1、空气栓塞
头颈、胸、肺手术或静脉损伤,输血输液
分娩或流产
大于100ml 急性死亡
2、氮气栓塞
称减压病、潜水员病、沉箱病
氮气很难溶解在体液中
栓塞—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7
栓塞的类型-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是分娩过程中一种罕见严重并发症
显微镜下观察到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有羊水的成分,包括角化鳞状上皮、胎毛、胎脂、胎粪和黏液
在母体血液涂片中找到羊水的成分
猝死
羊水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羊水引起DIC
羊水引起反射性血管痉挛
栓塞—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
羊水栓塞
8
小结
栓塞:随血流运行,阻塞管腔
栓子:血栓(最常见)、脂肪、羊水、气体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梗死
10
案例分析
某男,40岁,慢性风湿性心脏病,近日发现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住院治疗。纠正房颤后,突然发生偏瘫。
分析题:
1、 偏瘫原因是什么?
2、 试述疾病的发展过程?
梗死(Infarction)—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梗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血栓形成
动脉栓塞
血管受压闭塞
动脉痉挛
影响梗死形成的因素
器官血供特性
肝:肝动脉和门静脉
肺: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
前臂:桡动脉和尺动脉
局部组织对缺血的敏感程度
神经组织:3-4min
心肌组织:20-30min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12
梗死—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肾动脉分支栓塞及肾贫血性梗死模式图
梗死的形态特点
脾、肺、肾→锥形
1. 梗死灶形状 心→不规则形
肠→节段形
凝固性坏死→质硬
2. 梗死灶质地 液化性坏死→质软
       
贫血性梗死→灰白色
3. 梗死灶颜色 出血性梗死→暗红色
13
梗死类型 —贫血性梗死
肉眼:白色梗死
发生于组织结构比较致密,侧支循环少的器官,如肾、脾、心等
早期周围有暗红色充血出血带,后转为黄褐色,瘢痕形成
镜下:
凝固性坏死,组织轮廓尚存
晚期可有肉芽组织及疤痕形成
脾贫血性梗死脾之切面见一楔形梗死灶,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梗死—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14
梗死—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梗死类型 —出血性梗死
发生条件
严重淤血
组织疏松
常见类型
肺出血性梗死
肠出血性梗死
切面有境界清楚之楔形梗死灶,呈深红色,为肺出血性梗死
梗死肠壁呈暗红色,为肠出血性梗死
15
梗死—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梗死类型 —败血性梗死
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含有细菌的栓子脱落
梗死灶内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
栓塞处形成脓肿
16
梗死—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大小取决于发生梗死的器官、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细菌感染等因素
脾肾:小范围影响不大
心脑: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肺肠+腐败菌:坏疽
梗死的结局
溶解、吸收
机化
包裹
钙化
17
解析
1. 原因是血栓形成后脱落致血栓栓塞于脑动脉,相应脑组织梗死。
2.风心病最容易累及的心瓣膜为二尖瓣,在闭锁缘处,形成主要由血小板和纤维素形成的单行排列的赘生物(血栓),机化后瓣膜变硬变厚粘连等致二尖瓣狭窄,后者促进房颤发生,房颤后心房内血流状态明显改变(如明显涡流形成),形成较大血栓,房颤纠正后,血栓脱落,先到达左心室再到主动脉及相应分支,最后栓塞于脑动脉分支,相应脑组织缺血发生梗死,最终出现偏瘫。简而言之,房颤→血栓形成→栓塞→梗死。
小结
梗死: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器官或组织缺血性坏死
类型:贫血性、出血性、败血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