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病 理 学 基 础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二、乙脑的病因及传染途径一、乙脑概述三、乙脑的发病机制五、乙脑的临床病理联系四、乙脑的病理变化六、乙脑的结局一、乙脑概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简称乙脑。1.病变性质:急性变质性炎症3.好发年龄:10岁以下儿童2.病变部位:脑实质(大脑皮质、基底核重)5.临床表现:高热、嗜睡、抽搐、昏迷等。4.好发季节:夏秋季1.病原菌:乙型脑炎病毒(该病毒为噬神经性RNA病毒,可产生特异性抗体,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各种消毒剂都敏感,但耐低温和干燥)3.传染途径:患者或中间宿主-蚊-人(库蚊、伊蚊、按蚊为传播媒介)2.传染源:乙脑病人和中间宿主(家畜)二、乙脑的病因及传染途径三、乙脑的发病机制病毒血症NC内繁殖NC变性坏死隐性感染(多为成人)免疫功能强免疫功能低带病毒蚊子叮人吸血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四、乙脑的病理变化1.病变部位:主要累及脑实质,以大脑皮质、基底核、视丘最为严重;小脑皮质、脑桥及延髓次之;脊髓病变最轻。2.病理变化:脑实质的变质性炎症(1)肉眼:脑膜充血、水肿,脑回宽,脑沟窄;切面可见粟粒大小的软化灶,半透明状、界限清楚、呈弥漫或灶性分布。四、乙脑的病理变化(2)镜下:①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软化灶形成;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噬神经细胞现象②血管变化和渗出:血管扩张淤血;淋巴细胞袖套状浸润;③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细胞结节2.病理变化:神经细胞卫星现象和噬神经现象筛状软化灶淋巴细胞呈袖套状浸润胶质细胞结节五、乙脑的临床病理联系1.病毒血症:出现高热、全身不适等症状2.神经元广泛受累症状:嗜睡、昏迷3.颅神经核受损症状:颅神经麻痹4.脑水肿和颅内压升高症状:头痛、呕吐,严重的颅内压 升高可引起脑疝;5.脑膜刺激征6.脑脊液中细胞数目增多六、乙脑的结局1.经过治疗,大多数患者在急性期后可痊愈。2.病变严重者可出现痴呆、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及吞咽困难、中枢神经性面瘫等,此表现数月后多恢复正常。3.少数不能完全恢复而留下后遗症。小 结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夏秋季流行,10岁以下儿童为好发人群。2.乙脑的传染源为乙脑病人和中间宿主家畜。3.乙脑的传播媒介是蚊,在我国主要是三节吻库蚊。蚊虫叮咬乙脑病人或带病毒的家畜,然后又叮咬人,引起感染。4.乙脑病毒先在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繁殖,之后入血引起病毒血症,发病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多少、毒力强弱及机体的抵抗力有关。5.乙脑的病变特点是脑实质的变质性炎症,主要表现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也可见淋巴细胞围绕血管呈套袖样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6.临床上患者会有病毒血症、嗜睡、昏迷及颅神经麻痹症状等表现。7.治疗及时得当,大多数患者可痊愈。治疗不当可留下后遗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