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四 年 级 科 学 试 题一、观察发现(共40分)1. 老鹰的喙和足有哪些特征?说一说它们的作用。【答案】鹰的喙有尖锐的弯钩,足有尖锐的爪,适于捕食小动物。【解析】【分析】生物对环境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详解】鸟嘴形状为猎食而生,不同种类的鸟,由于猎食方式的不同,鸟嘴的形状也就不同。鸟类的足和喙的形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鹰的喙有尖锐的弯钩,足有尖锐的爪,适于捕食小动物。2. 自长江十年禁渔以来,各种濒危的水生动物逐渐被发现,谈一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答案】长江“十年禁渔”是政府从战略全局高度和长远发展角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历史工程。“十年禁渔”是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自长江十年禁渔以来,各种濒危的水生动物逐渐被发现,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果初显,应该继续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长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分布有4300多种水生生物。然而,长期以来受拦河筑坝、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砂采石等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珍稀特有物种资源全面衰退,白暨豚、白鲟、鲥、鯮鱼等物种已多年未见,中华鲟、长江江豚等极度濒危。保护长江生物种群资源,维持长江整体生态平衡,已经刻不容缓。因此,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详解】鱼类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也要合理开发利用。为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国家采取渔业政策保护,教导民众执行,国家制定法律规则,实行定期捕鱼,还要实行定期限令禁止出海捕鱼、设休渔期。我国设制“禁渔期”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产卵期的亲鱼和育肥期的幼鱼。自长江十年禁渔以来,各种濒危的水生动物逐渐被发现,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果初显,应该继续保护生物多样性。3. 生存与繁衍一直是生物界永恒的话题,以鸡和猫为例,说一说它们繁殖方式的异同之处。【答案】鸡的繁殖方式是卵生,猫的繁殖方式是胎生。【解析】【分析】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详解】动物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鸡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猫的繁殖方式属于胎生。4. 从诗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发现了柳树可以利用什么进行繁殖?【答案】茎【解析】【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可以用茎来繁殖。二、实验探究(共40分)5. 超市购买的矿泉水、饮料瓶上方都留有一定的空隙,谈一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答案】饮料瓶里的饮料都不会装满,这主要是因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避免液体热胀饮料瓶破裂。【解析】【分析】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水在4℃以上具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饮料瓶里面的饮料都不会装满是避免液体热胀饮料瓶破裂。6. 逢年过节,我们有时会放孔明灯祈福,说一说孔明灯为什么能上升?释放孔明灯时要注意什么?【答案】孔明灯内蜡烛燃烧后,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重量变轻,容易上升,热空气会带动孔明灯升空。在释放孔明灯时,务必要注意安全。选择开阔的空地,远离高层建筑、树木和易燃物品;确保周围没有强风,并有足够的人手控制孔明灯的稳定升空。【解析】【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详解】孔明灯起源于三国时代,由诸葛亮(孔明)首创。当时为了在城内传递军情,利用热气球原理制成孔明灯,用于联络。孔明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原理,孔明灯内蜡烛燃烧后,周围的空气受热后体积变大,重量变轻,容易上升,热空气会带动孔明灯升空。孔明灯的飘移方向人无法控制,升空后风力、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孔明灯将直接威胁飞机、高压供电设备、通信设施、山林以及各类建筑安全,对地面防火安全危害极大。所以在释放孔明灯时,务必要注意安全。选择开阔的空地,远离高层建筑、树木和易燃物品;确保周围没有强风,并有足够的人手控制孔明灯的稳定升空。7. 水被加热沸腾时,我们发现了哪些现象?沸腾后一直持续加热,水温会出现怎样的变化?【答案】水有气泡产生,水面上会冒“白气”;沸腾后一直持续加热,水温会保持不变。【解析】【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详解】把水在正常压强下加热到约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越往上越大,水面上会冒“白气”;同时烧杯中的水在减少,但是温度保持不变。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请同学举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发声的例子(各举2个)【答案】固体振动发声的例子:敲锣、打鼓;液体振动发声的例子:海浪声、水开时候的咕嘟声;气体振动发声的例子:笛子、排箫发声。【解析】【分析】用力拨动绷直的橡皮筋,橡皮筋会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振动。声音由物体振动而产生。【详解】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敲锣、打鼓都是固体振动发声的例子;经常听到的海浪声、水开时候的咕嘟声都是液体振动发声的例子;笛子、排箫发声都是气体振动发声的例子。三、实践运用(共20分)9. 我们把播放音乐的手机用防水袋密封后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案】依旧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声。【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我们把播放音乐的手机用防水袋密封后放入水中,依旧能听到声音;水是液体,所以说明液体可以传声。10. 制作一件乐器(排箫),请你说一说它工作原理。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答案】排箫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长度的竹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高度不同的声音。在制作乐器时,大家没有进行设计就直接动手,结果失败了;后来重新进行了设计,画了设计图,按照设计图来制作,最后成功了。【解析】【分析】乐器指可以用各种方法奏出音色音律的器物,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分为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三类。像二胡、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声音的,发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弦的材料、粗细、长度、松紧程度有关。要设计一种弦乐器,需要三个步骤,分别是一仔细观察要制作的弦乐器的各个部分是什么样的,使用了哪些材料。二考虑如果让弦乐器发出几个不同的音调,至少要用几根弦。三画出乐器设计图,根据设计图确定所需要的材料及其数量,使用的工具,并规划制作步骤。【详解】同样材质物体,小的、轻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大的、重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较慢,发声音调较低。排箫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长度的竹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出高度不同的声音。在制作乐器时,大家没有进行设计就直接动手,结果失败了;后来重新进行了设计,画了设计图,按照设计图来制作,最后成功了。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四 年 级 科 学 试 题一、观察发现(共40分)1. 老鹰的喙和足有哪些特征?说一说它们的作用。2. 自长江十年禁渔以来,各种濒危的水生动物逐渐被发现,谈一谈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3. 生存与繁衍一直是生物界永恒话题,以鸡和猫为例,说一说它们繁殖方式的异同之处。4. 从诗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发现了柳树可以利用什么进行繁殖?二、实验探究(共40分)5. 超市购买矿泉水、饮料瓶上方都留有一定的空隙,谈一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6. 逢年过节,我们有时会放孔明灯祈福,说一说孔明灯为什么能上升?释放孔明灯时要注意什么?7. 水被加热沸腾时,我们发现了哪些现象?沸腾后一直持续加热,水温会出现怎样变化?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请同学举一些固体、液体、气体发声的例子(各举2个)三、实践运用(共20分)9. 我们把播放音乐手机用防水袋密封后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10. 制作一件乐器(排箫),请你说一说它工作原理。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千平车中年然写标羊平角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枣阳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枣阳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