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六年级科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卷前,请将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到相应位置。一、火眼金睛1. 请认真分析下面实物变化过程,没有利用微生物的“功”是( )。A. 师傅用面粉制作馒头B. 奶奶用豆腐做成腐乳C. 我没来得及吃的香蕉变质了【答案】C【解析】【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与微生物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师傅用面粉制作馒头、奶奶用豆腐做成腐乳、妈妈用萝卜做成泡菜等,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功”;我没来得及吃的香蕉变质了是微生物的“过”,故C符合题意。2. 观察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其形状是( )。A. 线状 B. 杆状 C. 椭圆状【答案】A【解析】【详解】微生物一般分为细胞类微生物与非细胞类微生物。非细胞类微生物的结构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细胞类微生物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比较原始,细胞较小,无成形细胞核,如细菌;真核生物具有完整的细胞核,具有复杂的内膜系统,如真菌。疟原虫种类繁多,寄生于人类的疟原虫有4种,其形状是线状。3. ( )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A. 基因 B. 器官 C. 细胞【答案】C【解析】【详解】生物体是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4. 下图中,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是( )。A. B. C.【答案】A【解析】【详解】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比较规整,像一个个长方形的小房子,图片A是洋葱表皮细胞。B是人体神经细胞,C是人体血液红细胞。5. 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 香菇 B. 紫菜 C. 木耳【答案】B【解析】【详解】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香菇、木耳属于微生物,紫菜是一种藻类植物。6. 在实验中,我们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 )。A. 鱼缸、池塘中的水 B. 盐水 C. 碘酒【答案】A【解析】【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鱼缸、池塘的水中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A选项符合题意。7. ( )发现了细胞的存在。A. 胡克 B. 麦哲伦 C. 牛顿【答案】A【解析】【详解】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罗伯特 胡克是第一个发现植物细胞的伟大学者,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他发现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像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8. 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类繁多 B. 生长繁殖慢 C. 分布广泛【答案】B【解析】【详解】在生物界,除了我们熟悉的动物、植物,还生存着一类数量庞大、个体微小的生物,这类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他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9. ( )是微生物聚集较多的地方。A. 火山 B. 水中 C. 岩石【答案】C【解析】【详解】在生物界,除了我们熟悉的动物、植物,还生存着一类数量庞大、个体微小的生物,这类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他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生活着微生物。火山和岩石中没有适合微生物生活的环境,所以微生物极少。10.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 )的结果。A. 微生物大量繁殖 B. 鱼排便 C. 放入绿颜料【答案】A【解析】【详解】养鱼缸长时间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导致水中有机质积累过多,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微生物也就是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从而使水变成绿色。二、明辨是非11. 将食物发霉的部分切掉后可以继续食用。( )【答案】×【解析】【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霉菌是微生物,霉菌对人体会有很大的危害,食物发霉后,需要都扔掉,否则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故题干错误。12. 微生物就是缩小了的动物和植物。( )【答案】×【解析】【详解】微生物是指除动物界和植物界以外的其他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13. 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茎细胞形状一样。( )【答案】×【解析】【详解】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茎细胞形状不一样。一般来说,茎表皮细胞纵向分布,细胞趋于扁平长方体,纵向轴长,叶表皮细胞往往纵向轴和横向轴差别不大。14. 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微生物通常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也会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详解】微生物也属于生物范畴,也会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例如繁殖,排泄,新陈代谢等。15. 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答案】正确【解析】【分析】微生物对人类有好有坏,有的微生物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有的微生物可以对人类有益。【详解】并非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例如人们可以通过酵母菌来进行面团发酵、利用乳酸菌进行酸奶的发酵。16. 如果得了传染病,要去学校当面给老师请病假。( )【答案】×【解析】【详解】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如果得了传染病,不能当面向老师请假,不能与他人亲密接触,可以打电话给老师请假。题干说法错误。17.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答案】正确【解析】【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详解】微生物的体积较小,肉眼无法观察到,这时可以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8. 注射疫苗是治疗疾病的唯一方法。( )【答案】×【解析】【详解】利用细菌或病毒制成疫苗可以预防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但是注射疫苗不是治疗疾病的唯一方法。19. 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应大量使用。( )【答案】×【解析】【详解】每种抗生素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并不是人只要生病了,就得需要去门诊或医院打抗生素,有的病可以吃药治疗,也可以食疗等。20. 物品上的霉都一样。( )【答案】×【解析】【详解】霉菌形成的菌落,开始的时候颜色很淡,随着菌丝不断扩展蔓延,颜色就逐渐加深;常见的有黑、绿、白、灰、棕和土黄等色。它们的形状,有的像绒毯,有的像棉絮、蜘蛛网,菌丝宽几毫米,肉眼往往也能看得见。霉菌种类很多,颜色各异,形状不一,所以不同物品上的霉是不一样的。题干错误。三、对答如流21. 将下列防霉方法与其对应的依据连起来。真空包装 降低水分放干燥剂 隔绝氧气低温保存 高温杀菌消毒柜杀菌 降低温度【答案】【解析】【详解】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要防止物品发霉,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分析图表可知,真空包装隔绝氧气,放干燥剂降低水分,低温保存降低温度,消毒柜杀菌高温杀菌。22. 你知道哪些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答案】高温煮沸、紫外线照射、喷洒消毒液、涂碘酒等。【解析】【详解】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有很多种,一些常见的方法有:1. 消毒剂:使用含有酒精、氯、过氧化氢等成分的消毒剂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病毒。2. 高温灭菌:将物品加热至高温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如用高温蒸汽灭菌器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3. 紫外线消毒:使用紫外线灯可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但需要注意安全。4. 过滤:通过过滤器过滤掉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如空气净化器。5. 手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措施可以减少接触到细菌和病毒的机会。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3. ( )的发明使人类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答案】显微镜【解析】【详解】人类肉眼对事物的分辨率为1毫米,利用放大镜可以把物体放大3—5倍,而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1毫米以下甚至更小的生命世界。大多数细胞极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24. 各种生物的外表不同,但身体构造的相同之处是大部分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答案】细胞【解析】【详解】各种生物的外表不同,但身体构造的相同之处是大部分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目前已知的生物中除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外,其他生物均为细胞构成。25. 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就是___________不断___________、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___________的衰老、___________造成的。【答案】 ①. 细胞 ②. 生长发育 ③. 细胞 ④. 死亡【解析】【详解】生物体是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26. 我们与微生物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怎么才能和微生物和平相处,避免不应发生的危害呢?【答案】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持身体健康。【解析】【详解】略四、实验探究27. 星期天早晨,佳佳准备在家自己做酸奶。(1)佳佳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热至( )左右。A. 60℃ B. 80℃ C. 100℃(2)给鲜牛奶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A. 使牛奶更甜 B. 杀灭细菌 C. 增加牛奶的营养成分(3)待温度降到37℃左右,再往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搅拌均匀,在鲜牛奶中加入酸奶主要目的是( )。A. 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 B. 使牛奶口味更佳 C. 使牛奶变粘稠(4)将加入酸奶的牛奶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使用消毒过的容器的目的是什么?(5)保温10小时后,佳佳的酸奶做成了。保温的作用是什么?(6)佳佳饮用后,把剩下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冰箱为什么能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答案】(1)A (2)B (3)A(4)因为这样可以杀死附着在保温器上的细菌(5)因为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才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温度过高会杀死乳酸菌;温度过低,不利于乳酸菌发酵。(6)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而冰箱内寒冷、干燥,不适合霉菌生长。【解析】【分析】酸奶是由鲜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在制酸奶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和温度,既要为乳酸菌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又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和破坏。【详解】(1)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我们还可以利用它来制作酸奶、豆腐、腐乳、酿酒、面包、泡菜、馒头、酸菜、臭豆腐等。制作酸奶,首先在鲜牛奶里加入1 2勺白糖,加热至60℃左右。(2)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制作酸奶时,将鲜牛奶先加热,消灭鲜牛奶中原有的细菌。(3)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所以在鲜牛奶中加入酸奶的主要目的是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4)细菌无处不在,对保温容器消毒,会杀死附着在保温容器和搅拌器具上的细菌。(5)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才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温度过高,会杀死酸奶里的乳酸菌。(6)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通过采取相对应措施,阻止霉菌的繁殖,就能有效地防霉。所以冰箱内寒冷、干燥,不适合霉菌生长。28. 回忆“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的实验过程,并填空。(1)我的猜想:物品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2)这是一个_______实验,若控制环境温度相同,则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答案】(1) ①. 温暖 ②. 潮湿(2) ①. 对比 ②. 湿度(3)物品潮湿环境下容易发霉【解析】【分析】霉菌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霉菌生长得快的条件:温暖、潮湿、阴暗没有光的环境里。通过采取相对应措施,阻止霉菌的繁殖,就能有效地防霉。所以防止发霉可采用:太阳暴晒、低温保存、真空包装、加干燥剂。【详解】(1)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我的猜想是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2)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对比实验中,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若控制环境温度相同,则不同的条件是湿度。(3)食物在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我们防止或减少食物发霉,可以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比如晒干、冷冻、真空包装等。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六年级科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卷前,请将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到相应位置。一、火眼金睛1. 请认真分析下面实物的变化过程,没有利用微生物的“功”是( )。A. 师傅用面粉制作馒头B. 奶奶用豆腐做成腐乳C. 我没来得及吃的香蕉变质了2. 观察引起疟疾疟原虫,其形状是( )。A. 线状 B. 杆状 C. 椭圆状3. ( )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A. 基因 B. 器官 C. 细胞4. 下图中,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是( )。A. B. C.5. 下列不属于微生物的是( )。A. 香菇 B. 紫菜 C. 木耳6. 在实验中,我们采集微生物的主要场所是( )。A. 鱼缸、池塘中的水 B. 盐水 C. 碘酒7. ( )发现了细胞的存在。A. 胡克 B. 麦哲伦 C. 牛顿8. 对于微生物的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类繁多 B. 生长繁殖慢 C. 分布广泛9. ( )是微生物聚集较多的地方。A. 火山 B. 水中 C. 岩石10. 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因为( )的结果。A. 微生物大量繁殖 B. 鱼排便 C. 放入绿颜料二、明辨是非11. 将食物发霉的部分切掉后可以继续食用。( )12. 微生物就是缩小了的动物和植物。( )13. 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和茎细胞形状一样。( )14. 微生物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新陈代谢。( )15. 并不是所有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16. 如果得了传染病,要去学校当面给老师请病假( )17. 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18. 注射疫苗是治疗疾病唯一方法。( )19. 抗生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应大量使用。( )20. 物品上的霉都一样。( )三、对答如流21. 将下列防霉方法与其对应的依据连起来。真空包装 降低水分放干燥剂 隔绝氧气低温保存 高温杀菌消毒柜杀菌 降低温度22. 你知道哪些消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3. ( )发明使人类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24. 各种生物的外表不同,但身体构造的相同之处是大部分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25.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___________不断___________、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___________的衰老、___________造成的。26. 我们与微生物拥有共同的生活环境怎么才能和微生物和平相处,避免不应发生的危害呢?四、实验探究27. 星期天早晨,佳佳准备在家自己做酸奶。(1)佳佳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加热至( )左右。A. 60℃ B. 80℃ C. 100℃(2)给鲜牛奶加热主要目的是( )。A. 使牛奶更甜 B. 杀灭细菌 C. 增加牛奶的营养成分(3)待温度降到37℃左右,再往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并搅拌均匀,在鲜牛奶中加入酸奶的主要目的是( )。A. 在牛奶中加入乳酸菌 B. 使牛奶口味更佳 C. 使牛奶变粘稠(4)将加入酸奶的牛奶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使用消毒过的容器的目的是什么?(5)保温10小时后,佳佳的酸奶做成了。保温的作用是什么?(6)佳佳饮用后,把剩下的酸奶放入冰箱中冷藏。冰箱为什么能减缓食物变质的速度?28. 回忆“探究物品发霉的条件”的实验过程,并填空。(1)我的猜想:物品在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2)这是一个_______实验,若控制环境温度相同,则不同的条件是________。(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扶亭街道中心小学大象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扶亭街道中心小学大象版六年级下册3月月考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