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教版·科学·七下·3.5 二力平衡的条件 填空专项一、填空题1.一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笔筒,以下有三个与它相关的力:①笔筒受到的重力;②笔筒对桌面的压力;③桌面对笔筒的支持力。其中为一对相互平衡的力的是 (填序号,下同),为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2.小科同学乘BRT到国际商贸城购物,一路上他发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问题。(1)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2)汽车开动后逐渐加速,该过程中汽车受到的是 作用(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3.如图所示是码头上经常见到的叉车搬运货物的情景,货物M放在叉车上,M受到重力G和支持力N的作用。请回答:(均填“>”“<”或“=”)(1)当货物M静止时,N G。(2)当叉车使货物匀速上升时,N G。(3)当叉车使货物加速上升时,N G。加速下降时,N G。4.如图所示,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钩码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对于钩码A,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 。钩码A的质量是 kg。(g取10N/kg)5.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点由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每隔相同时间拍摄一次)拍摄摆锤的位置如图所示。(1)摆锤到达最高点B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2)小明发现摆锤从A点运动到O点时速度越来越大,他从照片中获得的证据是 。6.如图所示为“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它具有四个旋翼,可通过无线电进行操控。起飞时,增大四个旋翼的转速,使吹向下方的风量增加,无人机就会上升,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在空中匀速上升时,升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无人机的重力(不考虑空气阻力)。7.物体A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分别做图甲、乙、丙所示的匀速直线运动,已知运动的速度V1>V2>V3。请回答下列问题:(1)三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甲、F乙、F丙 大小的关系为 。(2)当物体A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8.如图是小华同学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他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这是为了探究当物体 只受两个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时(选填“A”、“B”或“C”),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 的关系(选填“作用点”或“作用线”),由图得到的结论是:一个物体受两个力平衡时, .9.如图1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然后甲同学用200 N的拉力拉弹簧测力计B,则A测力计示数为FA= N;若甲、乙两同学同时用200 N的力向相反方向拉测力计(如。图2所示),则此时B测力计的示数FB= N(均不计弹簧测力计和绳的重)。10.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起重物,记下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 ,并描出F-h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重物质量为 kg,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的拉力为4.5N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 N,当弹簧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 cm时,重物竖直方向所受的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g取10N/kg)11.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A.B.C.D.(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上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12.如图所示是小义和小乌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卡片和细线的质量、滑轮的摩擦不计。(1)如图(甲),当卡片平衡时,小义同学将卡片旋转一个角度,松手时卡片会转动。此实验用于证明的二力平衡条件是 ;(2)如图(乙),小乌同学将左侧滑轮的高度调低,并在轻质卡片两端的细绳上左右各挂一个等质量的钩码,可观察到卡片将 。A.向左下方运动 B.向右上方运动C.仍静止不动 D.转过一定的角度13.如图所示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状态,那么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科提出能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中力的大小相等的这一条件。小妍则认为,此方案不能探究该条件,理由是 。(2)两人设计了另一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可通过调整 来改变卡片两端受到的拉力的大小。(3)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中,要继续验证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具体的操作是 。1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与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2)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瞬间,小车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填“物体”或“直线”) 上, 物体才能平衡;(3)小车在桌面上受到 (填“1”、“2”、“3”或“4")对平 衡力的作用;(4)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 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5.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1)实验室有等大的小铁片、小玻璃片和小塑料片,图中选用小塑料片的目的是,小塑片的 可以忽略。(2)如图甲所示,在两边的绳套上挂不同数目(左边2个右边1个)的相同钩码,此时小塑料片两侧受到的拉力大小不相等。放开小塑料片后,可看到小塑料片将会向 (选填“左”或“右")侧运动。(3)如图乙所示,在两边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将小塑料片稍向下移动,放开小塑料片后,可看到小塑料片向上运动至水平位置静止。此现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4)如图丙所示,在两边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将小塑料片扭转一个角度,使小塑料片两侧绳子相互平行。放开小塑料片后,可看到小塑料片会转回到原来位置。此实验可以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作用线在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①③;②③2.【答案】(1)运动状态(2)非平衡力3.【答案】(1)=(2)=(3)>;<4.【答案】3.2;重力和拉力;0.325.【答案】(1)否(2)摆锤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6.【答案】相互的;等于7.【答案】(1)F甲=F乙=F丙(2)大8.【答案】C;作用线;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9.【答案】200;20010.【答案】0.45;0;平衡11.【答案】(1)变速;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下落时间距越来越大(2)C12.【答案】(1)一对平衡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C13.【答案】(1)静止;由于只能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无法测量物体自身的重力大小,故无法得出(2)钩码的数量(3)将卡片扭转一个角度再释放,观察卡精是否保持静止14.【答案】(1)静止(2)直线(3)2(4)摩擦力15.【答案】(1)重力(2)左(3)方向相反(4)同一条直线上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