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高一职业语文导学案
课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孔子及《论语》相关知识。
2.朗读课文,分析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皙四人的志向。
3. 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及儒家的治国理念,感悟先哲的理想追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章大意,分析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皙四人的志向。
2. 理解孔子的仁政思想及儒家的治国理念,感悟先哲的理想追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文学常识:
1. 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互相征战,礼乐制度崩塌,诸侯逐渐崛起,周王室日益衰落,一些大的诸侯国通过战争获得更多的土地和百姓,于是出现了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诸侯争霸”局面。孔子希望人民和平,国家稳定,所以周游列国,游说君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 孔子世家》中。
2.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解题: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称谓对方时,便以字为礼貌。
【导入】
昨天,老师收到封求助信息。求助人是大师兄子路。他说,前几天,他们几个弟子同时被师傅孔子约谈。之后,每个人都发了一条朋友圈,而师傅孔子只给曾皙的朋友圈点了个赞,子路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这节课,他想请大家来帮忙调查原因。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回到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来为子路寻找答案。
【目标导向,检测前置】
1.孔子,名 ,字 ,是 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
2.《论语》是一部 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 , 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语》共 篇,492章,12700 字。宋儒把
合称为“四书”,《五经》是指 。
3.解释下列词语。
⑴居则曰: ⑵率尔:
⑶千乘之国: ⑷为之:
⑸比及: ⑹有勇:
⑺方: ⑻哂:
⑼足民:
⑽端章甫:
⑾鼓瑟希:
⑿舍瑟而作:
⒀何伤:
⒁春服既成:
⒂撰: ⒃ 咏: ⒄与:
【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这些弟子的朋友圈分别发了什么内容?
2.四人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3.孔子为何“哂由”?“与点”?
【释疑点拨,展示研学】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这些弟子的朋友圈分别发了什么内容?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3.孔子为何“哂由”“与点”?
【归纳总结,梳理帮学】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检测导练,巩固拓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率尔(shuài)  长乎尔(zhǎnɡ)  为小相(xiànɡ)
B.饥馑(jǐn) 千乘(shènɡ) 喟然(kuì)
C.鼓瑟(sè) 以俟君子(sì) 冠者(ɡuàn)
D.哂之(xí) 浴乎沂(yí) 铿尔(kēnɡ)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作业安排,布置预习】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小练笔:请问你的志向、兴趣、特长是什么?把它写下来吧!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