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科学下学期3月科学阶段性测试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5分)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的反射形成的是(A.景物在水中的倒影B.手影C.筷子在水面处“折断”D.海市度楼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3.为降低噪声危害,人们应从哪个方面着手()A,减小发声体振动频率B.减小声音的传播速度C.减小发声体振动幅度D,上述三种方法同时采用4.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闭合开关后,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光路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A.BC.D.5.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反射阳光的平面B.晴天的月亮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幕布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6,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如图所示。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A.反射B.折射C.直线传播D.色散7在“小孔成像”实验中,如果使烛焰靠近小孔一些,那么,小孔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A.变小B.变大C.大小不变D.不能确定8.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有一道辨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是依据乐器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9,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下列有关生活中的色彩描述合理的是()A,我们能看到世界万物,是因为所有的物体自身都会发光,发出的光会进入人眼B.我们透过红色的塑料薄膜看到的所有物体颜色都是红色C.太阳光是复合色光,我们可以利用三棱镜等光学元件将其分解成多种单色光D.我们看到物体之所以是白色,是因为它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战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门声音的音色相同11.若图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将镜子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是…个完整的像.C.都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完全重合D.都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在不同的位置12.在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所示。这种检查视力的方法,视力表与人眼的距离相当于()A.4.6mB.5.0mC.2.9mD.5.4m13.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简,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左确的是()A.abcdB.acdC.abD.cd14.汽车上用凸面镜做后视镜,是因为()A.凸面镜成的像比物大B.凸面镜比平面镜成的像清晰C,凸面镜成的像与物一样大D.用凸面镜可以看到较大范围内的物体15.据《湘江晚报》报道:“湘江河灯饰景观工程全长6千米,每千米每小时耗电8千瓦时,比普通灯管要节约电能30%一40%,灯光可以有七色同步、七色渐变、七色追逐等变化…”由此可以知道,灯管内光源有几种色光源()A.7种B.5种C.3种D.1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6。在黑暗的房间里,紧贴白色的竖直墙壁挂着一平面镜。用手电简正对着镜子和墙照射,从旁边看时,会发现(填“墙壁”或“平面镜”)显得更亮,这是因为光照到这里发生的是反射。17.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团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龙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填“改变”或“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