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温州市八下科学期中测试拔高培优系列训练卷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温州市八下科学期中测试拔高培优系列训练卷二

资源简介

2024年温州市八下科学期中测试拔高培优系列训练卷二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个能绕中线转动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  )
A.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
B.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
C.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致方向水平向右
D.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2.(2022八下·浦江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一个氧分子
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3.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首创元素周期表。他把元素原子按照质子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列;把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排在一个横行,叫做“周期”,即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排在一个纵行,叫做“族”,其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根据以上材料,第三周期第六族元素的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 B.该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
C.与该元素同周期的还有8种元素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
A. B. C. D.
5.(2016·杭州模拟)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
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1
6.如图为汽车启动原理图。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接通电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
B.通电螺线管E端的磁极为S极
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同
7.(2016·诸暨模拟)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则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C.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D.烧碱属于碱,则纯碱也属于碱
8.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照明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2024八下·义乌开学考)如图所示,是“线圈不能连续转动”的三幅实验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图中,导线ab与cd所受的磁力方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B.乙图中,线圈能够连续往下转动变成丙图所示,是由于惯性
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最终会停止在乙图所示的位置
D.只要开关始终闭合,线圈abcd一定会在乙图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永不停止
10. 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一般都使用两脚插头
B.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C.照明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D.增加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只需换上足够粗的保险丝即可
11.(2019八下·江干月考)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
A.a接e、d接f B.a接e、b接f C.c接e、d接f D.c接e、b接f
12.元素R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下列化学式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A.R(OH)2 B.RCl3 C.R2(SO4)3 D.R2O3
13.图是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从而带动指针偏转.下列选项与电流表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
A.指南针 B.发电机 C.电动机 D.电磁铁
14.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相对分子质量282
C.一个分子含有44个原子 D.由三种元素组成
15.(2023·宁波模拟)我市装有多座过街天桥,极大方便了行人的出行。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保证行人上下天桥时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1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OF绕O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
B.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安装在Q处
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
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瞥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实现闪烁
16.(2021八下·诸暨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足量的 Fe、S、C、H2 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若消耗等质量的氧气, 则消耗质量最少的是 Fe
B.在 CO、CO2、N2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4%,则 N2 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11%
C.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可能是 2:3
17.家庭电路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再将一个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关于这种现象以及形成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B.可能是这个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没有形成良好接触,仍然是断路状态
C.可能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D.可能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18.(2021八下·诸暨期中)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 Si> Al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 >MnO2
19.(2019八下·秀洲月考)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还有试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试验电路的链接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20.(2020八下·镇海期末)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和相同的导线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
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8分)
21.(2021八下·杭州期中)将一节干电池正放在磁体上,再将铜质导线绕成线圈后放在电池上,如图所示。你会发现线圈竟然连续转动起来了,这个现象的原理是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线圈转得更快
②干电池用久了后,线圈转速将变慢
③用同样长度和粗细的镍铬合金线做线圈,转速更快
④线圈与正极间摩擦大小不影响转速的快慢
22.在相同质量的CO和CO 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若CO和CO ,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CO和CO 的质量比为   。
23.(2018八下·绍兴月考)如甲图,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判断电源的左端为   极(填“正”或“负”);如乙图若将小磁针如图所示置于通电螺线管附近,开关闭合瞬间,小磁针会   时针旋转(填“顺”或“逆”)。
24. 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x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有关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Li:1.0 Be:105 B:2.0 C:2.5 N:3.0 O:3.5 F:4.0
Na:0.9 Mg:1.2 Al:1.5 Si:1.8 P:2.1 S:2.5 Cl:3.0
K:0.8 Ca:1.0 Ga:1.6 Ge:1.8 As:2.0 Se:2.4 Br:2.8
Rb:0.8 Sr:1.0 In:1.7 Sn:1.8 Sb:1.9 Te:2.0 I:x
Cs:0.7 Ba:0.9 Tl:1.8 Pb:1.9 Bi:1.9 Po:2.0 At:2.2
Fr:0.7 Ra:0.9
 
 
 
 
 
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I元素x的取值范围   。
(2)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x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AlCl3物质   (填“是”或“不是”)离子化合物。
25.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克以下。若在1千克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克[明矾的化学式为KAI(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则: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克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26.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发育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
27. 如图是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与代号),它表示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上述粒子中阴离子的符号     .
(3)由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8.(2021八下·滨江期中)
(1)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2Y3,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
(2)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相同质量的H2O2和D2O(D即2H)中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含有   。
29.如图甲,将玩具电动机、电池、小电灯、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
(1)闭合开关,电动机转动,这是利用通电线圈在   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如果想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刚闭合开关时,小电灯发出明亮的光,但随着电动机转得越来越快,小电灯的亮度逐渐减弱;当转速正常时,小电灯的亮度稳定不变,此时用手指轻轻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电动机的转速减慢,你猜想这时小电灯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理由是   .
(3)如果将小电灯换成灵敏电流表,电路连接如图乙,当用手快速转动电动机转轴时,发现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这是   现象,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举出一例即可).
30.(2021八下·绍兴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3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4)一个2H216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31.(2023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A、B弹簧下方分别吊着软铁棒和条形磁铁,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移动时,弹簧将伸长的是   (选填“A”、“B”或“A和B”);若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则   弹簧会缩短。
32. 沥青铀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铀(U)和氧两种元素。现已测定其中 U、O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果按照门捷列夫的观点,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0,此时沥青铀矿的化学式为 U2O4。历史上柏齐里乌斯认为 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而阿姆斯则认为 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0。试推断柏齐里乌斯和阿姆斯给沥青铀矿所写的化学式分别为   、   。
三、实验探究题
33.(2020九上·余杭开学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磁铁不动,导体棒沿左右方向运动时,电路中有感应电流;若导体棒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   (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3)小明进一步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34.(2023八下·余姚期末)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分别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和“电磁感应现象”。
(1)图甲中,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侧。(填“左”或“右")。
(2)在图甲实验过程中,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   方向是否有关。
(3)图乙中,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静止不动,当磁体   (填“左右”或“上下”)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35.(2023·江山模拟)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Ⅰ: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缝衣针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步骤Ⅱ: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所示,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水平支起。
步骤Ⅲ:用当地的地图确定简易指南针所指的方向。
步骤Ⅳ: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如图丙)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较准确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平衡
(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   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四、解答题(第36,37题各3分,第38题每空1分,共12分)
36.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正极.

37.(2019八下·丽水月考)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NH4HCO3)是常见的氮肥。根据资料:某地尿素的市场价格为 2500 元/t,碳酸氢铵的市场价格为 800 元/t。若分别用 10000 元采购尿素和碳酸氢铵, 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化肥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多?(要求写计算过程和结果)
38.(2021八下·杭州期中)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的碘原子。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   
A .同种元素 B .同种物质 C .同种分子 D .互为同位素原子
(3)碘酸钾(KIO3)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因此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向表示磁场方向(N极受力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S极受力方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反)。本题考查对磁场及基本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知道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或静止时所指方向就是磁场方向,也是磁感应强度方向。
【解答】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小磁针将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且N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水平向右;S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反,水平向左,所以小磁针会发生转动,最终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N极指向水平向右.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
【解答】A.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第三周期第六族元素,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质子数为16 ,为硫元素分析。
【解答】根据题意,第三周期第六族元素,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质子数为16 ,为硫元素。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该元素可能有-2、0、+2、+4、+6价多种化合价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与该元素同周期的还有7种元素 ,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硫有石字旁,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以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用公式表示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该原子的质量的质量为x,
根据公式可得:n= ,解得x= kg,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比较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关系可以得出:该反应的模拟模型图中,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而3个分子中只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4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可判断图示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
【解答】解:依据图示及分析可得该反应的图示可转化为如右图所示的情况
A、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因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故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模拟模型图可得知,反应的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
C、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为两种单质,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
D、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可知,参加反的 应该分子有2个,图中的6个 的分子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6:2=3:1,故D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C.
6.【答案】C
【知识点】电压;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3)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
(4)根据电池节数确定电压大小。
【解答】A.将钥匙插入钥匙扣旋转,此时开关闭合,有电流经过螺线管,则螺线管产生磁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F端,则F端为N极,E端为S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通电螺线管的电源为一节干电池,而电动机的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前者和后者的电压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A、根据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
C、根据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进行解答;
D、根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进行解答.
【解答】解:
A、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4价,故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氢氧化钠不也可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C、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C.
8.【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和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答案】D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10.【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使用三孔插痤,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漏电后,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笔尖接触检测的导线,笔尾接触手,才能检测导线是零线还是火线,故B正确;
C、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故C错误;
D、增加大功率用电器时,必须考虑电能表、导线、保险丝等因素,不能一味的换较粗的保险丝,防止因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路,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使用试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11.【答案】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小车开始不动,后来运动起来,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由此判断电流的大小变化,推断出电阻的大小变化,最后确定变阻器的接线方法。
【解答】小车开始向左运动,说明受到的磁力增强,即电磁铁的磁场增强,那么电路里的电流增大,电阻减小;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片左边电阻长度变小,因此变阻器使用的是左半边,a接线柱必选,c、d任选一个,故A正确。
故选A。
12.【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设R在A中的化合价为x.
x+(-1)×2=0
解得x=+2
设R在B中的化合价为y.
y+(-1)×3=0
解得y=+3
设R在C中的化合价为z.
z×2+(-2)×3=0
解得z=+3
设R在D中的化合价为w.
w×2+(-2)×3=0
解得w=+3
通过比较知只有A中R的化合价与其它选项中的不同,因此选项A错误.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四个选项中的氢氧根、氯、硫酸根、氧的化合价分别为-1、-1、-2和-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R在四个选项中的化合价,然后比较化合价不一样为正确答案。
13.【答案】C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指南针是利用磁铁静止时有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错误.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错误.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理论制成的.故C正确.
D.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首先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然后再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各电学元件的制成原理,分别与前面分析的结论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1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由化学式可知其组成元素为 C、H、O,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化学式中各元素右下角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个数,所以一个分子由15+22+5=42个原子构成;由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及基本计算。由化学式就可看出物质的组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则是各原子的相对质量之和。
15.【答案】D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当空气湿度增大某一设定值时,此时为了要能使警示灯闪烁,电磁铁应将衔铁吸合,使下方有衔铁的电路将上方安装有湿敏电阻的电路短路,从而时电流瞬间增大,达到闪烁的目的。
【解答】A.湿度增大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需增大,故湿敏电阻阻值需变小,选择R2;
B.湿敏电阻装在NQ处,无法改变流过警示灯的电流,故无法达到闪烁的目的;
C.湿度增大,电阻减小,电磁铁中电流增大,将下方衔铁吸合,此时湿敏电阻被短路,故流过警示灯的电流变大,等变亮;
D.电磁铁吸合衔铁时的临界电流不变,故湿度低时,湿敏电阻变大。需减小滑动变阻器阻值来维持电流不变,故其正确。
故答案为:D
16.【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根据极值法进行计算;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据此推测化学式;
(4)根据化学式确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据此确定二者混合物中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的范围即可;
【解答】A.设消耗氧气的质量都是32g,
3Fe+2O2Fe3O4
168 64
84g 32g
S+O2SO2
32 32
32g 32g
C+O2CO2
12 32
12g 32g
2H2+O22H2O
4 32
4g 32g
消耗质量最少的是H2,故A错误;
B.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24g,
假设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则氮气为:100g-88g=12g;
假设全部来自于一氧化碳,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g-56g=44克,
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
故氮气的质量分数也是在12%到44%之间,故B错误;
C.某种氮的氧化物里的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14x:16y=7:4,x:y=2:1,故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故C错误;
D.由于在一氧化碳中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1:1,在二氧化碳中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1:2,因此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质量之比应该在1:1和1:2之间,故D正确。
故选D。
17.【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表明干路上的保险丝被熔断了,保险丝被熔断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短路.由生活常识可知,手机充电器的功率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因干路的总功率过大。
由手机充电器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开关,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可知,是手机充电器的两个接头短路了。
【解答】A、若是插座处原来有短路,则在没有插入手机充电器之前,电路就已经出现了短路,室内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所以选项A不正确;
B、若是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断路状态,则用电器不工作,不会影响室内其它用电器,所以选项B不正确;
C、若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室内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若不及时断电会发生火灾,所以选项C正确;
D、手机充电器的功率很小,使用后不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所以选项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8.【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根据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分布分析;
(4)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出化合价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A.要比较这三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可以将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改写为:Fe6O8、Fe6O9、Fe6S6,因为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氧原子的2倍,故Fe6S6还可以改写为Fe6O12;铁原子的个数相同,则氧原子对应的相对质量越小,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故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故A正确不合题意;
B.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故C正确不合题意;
D.KMnO4中锰元素为+7价,K2MnO4中锰元素为+6价,MnO2中锰元素为+4价,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9.【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析这个特殊装置在火线和零线中的位置,比较闭合开关后两个位置的电流是否相同即可。
【解答】A.特殊装置接在用电器的支路上,无论是否闭合开关,检测到的火线电流和零线电流都相等,故A错误;
B.特殊装置接在干路部分,开关闭合前后,火线和零线电流都相等,故B错误;
C.闭合开关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的电流小于通过该装置零线的电流,可以模拟漏电情形,故C正确;
D.闭合开关时,虚线框内火线电流仍然等于零线电流,因为导线将电阻R短路,所以闭合开关不影响电路,故D错误。
故选C。
20.【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2)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改变电流大小而控制匝数相同;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线圈匝数而控制电流相同。
【解答】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图片中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始终相等,因此无法通过一次实验完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实验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二者串联时电流相同,因此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到目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21.【答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①②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将一节干电池正放在磁体上,再将铜质导线绕成线圈后放在电池上,如图所示。我们会发现线圈竟然连续转动起来了,这个现象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①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线圈受到的磁力会更大,自然转得更快,故①正确;
②干电池用久了后,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小,那么线圈转速将变慢,故②正确;
③用同样长度和粗细的镍铬合金线做线圈,它的电阻比铜线圈电阻大,通过线圈的电流小,受到的磁力变小,自然转速变慢,故③错误;
④线圈与正极间摩擦大小越大,线圈的转速越慢,故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
22.【答案】11:14;14:11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在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设CO和CO2的质量为m,
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m×):(m×)=11:14,
若CO和CO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设其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a,
那么CO和CO2的质量比=(a÷):(a÷)=14:11.
23.【答案】正;顺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知道小磁针的磁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判断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2)知道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判断小磁针的转动方向.
【解答】(1)小磁针的右端是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可以判断螺线管的左端是S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进入,所以电源的左端是正极;
(2)电源的正极在靠近开关的一侧,所以电流方向是从右往左,根据安培定则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小磁针将会做顺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正;顺
24.【答案】(1)2.2(2)不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应用能力。
【解答】(1)由表格可知,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电负性数值逐渐增大;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在逐渐减小;所以从同一行的规律来看碘的电负性大于2.0;从同一列的电负性可知,碘的电负性在2.2到2.8之间;所以碘的电负性取值范围是 2.2(2)由表格可知,Al的电负性是1.5,Cl的电负性是3.0,两种元素的电负性是1.5<1.7,所以 AlCl3 不是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1) 2.225.【答案】(1)A
(2)5.7%
(3)由题意可知,100克米面食品中含明矾0.2克,铝元素的质量为0.2克×5.7%=0.011 4克,0.011 4>0.004,故超过安全摄入量。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3)已知明矾中铝的质量分数,只要计算出100g面食品中明矾的质量,再根据明矾中铝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出铝的质量和0.004g相比较即可.
【解答】(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铝元素,故选A。
(2)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
(3)100g上述面食品中铝的量= ,所以摄入铝的量超标。
26.【答案】(1)四
(2)72∶11
(3)解: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1支含锌5.0毫克。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的数量为20千克×0.5毫克/千克× ÷5毫克/支=1支。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结合标签中药品的成分及用量分析。
【解答】(1) 葡萄糖酸锌由 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2) 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2=72:11;
(3) 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1支含锌5.0毫克。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的数量为20千克×0.5毫克/千克× ÷5毫克/支=1支 。
故答案为:(1)四;(2)72:11;(3) 1支 。
27.【答案】C;非金属;H﹣;MgH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C,C元素是氖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B微粒质子数是1,所以该元素是氢元素,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形成稳定结构,所以上述粒子中阴离子的符号H﹣;
(3)通过分析可知,A元素是氢元素,E元素是镁元素,镁容易失去2个电子,所以形成的化合物是:MgH2.
故答案为:(1)C,非金属;(2)H﹣;(3)MgH2.
【分析】(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以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
(2)根据质子数是1,所以该元素是氢元素,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形成稳定结构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式的正确写法进行分析.
28.【答案】(1)XY
(2)62
(3)5:17
(4)Fe3O4;Fe2O3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式推算两种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
(2)根据氖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推算X和Y的核外电子数,从而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根据得失电子情况确定离子的电荷数,从而写出化学式,计算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氢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作比即可;
(4)分别计算出各种物质中铁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然后与样品中的二者质量之比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物质的种类。
【解答】(1)甲的化学式为X2Y3,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则;
解得:Y:X=2:3;
设乙的化学式为XnYm,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则;

解得:n:m=1:1;
则乙的化学式为XY。
(2)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那么X的核外电子数为:10+1=11,该元素为Na;
Y的核外电子数为:10-2=8,该元素为O;
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则它的化合价为+1价;
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则它的化合价为-2价;
因此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则相对分子质量为:23×2+16=62.
(3)设它们的质量都是m,
那么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4)氧化亚铁FeO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16=7:2=21:6;
氧化铁Fe2O3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2):(16×3)=21:9;
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3):(16×4)=21:8;
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恰好等于混合物中两种元素之比,它与任何一种物质混合,都会使比值发生改变,因此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Fe3O4;
如果该样品由三者物质混合而成,那么可能为:
①Fe3O4、Fe2O3和FeO;
②Fe3O4、Fe2O3和Fe;
③Fe2O3、FeO和Fe,
则一定含有Fe2O3。
29.【答案】(1)磁场;改变电流的方向
(2)变亮;电流变大
(3)电磁感应;发电机
【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1)闭合开关,电动机转动,电动机的原理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如果想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的方向;(2)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会将电动机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由非纯电阻电路转化为纯电阻电路,电源输出的所有功率都变为线圈电阻消耗的热功率了,而加在其上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急剧上升,电动机线圈大量发热,此时电流变大,灯泡变亮;(3)电路连接如图乙,当用手快速转动电动机转轴时,发现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发电机等.
【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转动,影响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因素有: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2)当电路中电流变大时,灯泡就会变亮;(3)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30.【答案】(1)金属;失去
(2)AlCl3
(3)稳定
(4)10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余4的,容易得到电子。
(2)首先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3)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已经达到最大状态,则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4)根据化学式,首先计算出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再计算出质子数的总和,最后二者相减即可。
【解答】(1)第3号元素为锂,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为Al,最外层电子数为3,容易失去3个电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第17号元素为Cl,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得到化学式为:AlCl3。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4)一个 2H216O 分子所含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2+16=20;
它的质子数之和为:1×2+8×1=10;
则所含中子数为:20-10=10。
31.【答案】A和B;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从而确定A、B下物块受到磁力的方向,从而确定弹簧伸长还是缩短。
(2)改变电源正负极后,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据此分析磁极方向改变,明确两个物块受到磁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1)A为软铁块,无论下面电磁铁上端为N极还是S极,铁块都受到向下的吸引力,即弹簧A肯定伸长。
通过右侧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右侧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受到向下的吸引力,即弹簧B伸长。
当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对它们的吸引力增大,因此弹簧A、B都向下伸长。
(2)如果改变电源的正负极,那么流过线圈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A仍然受向下的吸引力,即弹簧的长度不变。而右侧电磁铁上端为N极,条形磁铁受到向上的排斥力,从而导致弹簧B的长度会缩短。
32.【答案】U O ;U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33.【答案】(1)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2)有
(3)控制磁体不变,让同一导体棒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在磁场中沿相同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的大小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当导体中有电流经过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通过摆动的方向变化,可以感知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
(2)根据相对运动的知识分析;
(3)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和导体的运动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必需控制磁场强弱相同而改变运动速度,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若导体棒不动,左右运动磁铁,相当于磁铁不动,而左右移动导体棒,此时导体仍然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电路中有感应电流。
(3)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他应进行的操作是:控制磁体不变,让同一导体棒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在磁场中沿相同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的大小。
34.【答案】(1)右
(2)电流
(3)左右;切割磁感线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磁针的指向。
(2)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3)根据乙图可知,磁场沿竖直方向,当导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它会切割磁感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线圈上电流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电磁铁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即N极指向右侧。
(2)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后,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则: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是否有关。
(3)图乙中,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静止不动,当磁体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35.【答案】(1)S
(2)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
(3)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指南针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3)指南针的重心刚好在支架上时可以保持平衡。
【解答】
(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S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可以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
故答案为:(1)S;(2)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3)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
36.【答案】解:根据磁感线的形状可知,两者相互排斥,是同名磁极,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左端流出,右端流入,故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磁感线的形状可知,两者相互排斥,是同名磁极,可知通电螺线管的N极,然后利用安培定则可确定电源的正极
37.【答案】解:尿素中
碳酸氢
经计算尿素含氮元素质量约 1.87t;碳酸氢铵含氮元素质量约 2.22t;
所以碳酸氢铵含氮元素质量多。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两种化肥的化学式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乘以10000元钱分别购买的各种化肥的质量,得出氮元素的质量,进行比较。
【解答】 解:尿素中
碳酸氢
经计算尿素含氮元素质量约 1.87t;碳酸氢铵含氮元素质量约 2.22t;
所以碳酸氢铵含氮元素质量多。
故答案为:1.87t
38.【答案】(1)78
(2)AD
(3)39:127:48;59.3%
(4)2kg;不能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根据元素和同位素的定义判断;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4)食用碘盐的质量=。将理论上食用碘盐的质量与每天食盐摄入量进行对比即可。
【解答】(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该原子的中子数为:131-53=78;
(2)二者都是碘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因此都是同种元素,故A正确;
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为同位素原子,故D正确。
故选AD。
(3)根据化学式 KIO3 可知,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39×1);(127×1):(16×3)=39:127:48.
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4)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因为2kg>6g,所以日常服用加碘食盐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
1 / 12024年温州市八下科学期中测试拔高培优系列训练卷二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个能绕中线转动的小磁针在图示位置保持静止。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磁感线如图所示,则小磁针在磁场出现后(  )
A.两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所以不会发生转动
B.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所以会持续转动
C.只有N极受力,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致方向水平向右
D.两极所受的力方向相反,会发生转动,最终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D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的磁体有磁力的作用;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向表示磁场方向(N极受力方向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S极受力方向与该点磁场方向相反)。本题考查对磁场及基本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知道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或静止时所指方向就是磁场方向,也是磁感应强度方向。
【解答】某时刻开始小磁针所在的区域出现水平向右的磁场,小磁针将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且N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水平向右;S极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反,水平向左,所以小磁针会发生转动,最终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N极指向水平向右.所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2022八下·浦江月考)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一个氧分子
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判断。
【解答】A.2Na:“2”表示两个钠原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故C正确不合题意;
D.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首创元素周期表。他把元素原子按照质子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列;把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的排在一个横行,叫做“周期”,即周期数与该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排在一个纵行,叫做“族”,其数值与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根据以上材料,第三周期第六族元素的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 B.该元素可能有多种化合价
C.与该元素同周期的还有8种元素 D.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第三周期第六族元素,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质子数为16 ,为硫元素分析。
【解答】根据题意,第三周期第六族元素,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质子数为16 ,为硫元素。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16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该元素可能有-2、0、+2、+4、+6价多种化合价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与该元素同周期的还有7种元素 ,故错误,符合题意;
D. 硫有石字旁,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kg,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n,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可以知道: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用公式表示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设该原子的质量的质量为x,
根据公式可得:n= ,解得x= kg,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
故选B.
5.(2016·杭州模拟)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有两种生成物
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2:1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比较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关系可以得出:该反应的模拟模型图中,6个分子全部参加反应,而3个分子中只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4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可判断图示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物质.
【解答】解:依据图示及分析可得该反应的图示可转化为如右图所示的情况
A、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因此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故说法错误;
B、由反应的模拟模型图可得知,反应的生成物的每个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故B说法错误;
C、反应生成的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物为两种单质,该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
D、对比反应前后的分子可知,参加反的 应该分子有2个,图中的6个 的分子全部参加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个数比为6:2=3:1,故D说法错误.
故选项为:C.
6.如图为汽车启动原理图。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于接通电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
B.通电螺线管E端的磁极为S极
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D.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同
【答案】C
【知识点】电压;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3)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
(4)根据电池节数确定电压大小。
【解答】A.将钥匙插入钥匙扣旋转,此时开关闭合,有电流经过螺线管,则螺线管产生磁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F端,则F端为N极,E端为S极,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通电螺线管的电源为一节干电池,而电动机的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前者和后者的电压不同,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7.(2016·诸暨模拟)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B.氢氧化铝可治疗胃酸过多,则氢氧化钠也可治疗胃酸过多
C.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D.烧碱属于碱,则纯碱也属于碱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A、根据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进行解答;
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
C、根据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进行解答;
D、根据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进行解答.
【解答】解:
A、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碳酸钠中碳元素显+4价,故错误;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氢氧化钠不也可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C、CO和CO2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正确;
D、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C.
8.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照明电路,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和开关应该接在火线和灯泡之间,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2024八下·义乌开学考)如图所示,是“线圈不能连续转动”的三幅实验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图中,导线ab与cd所受的磁力方向始终没有发生改变
B.乙图中,线圈能够连续往下转动变成丙图所示,是由于惯性
C.通电一段时间后,线圈abcd最终会停止在乙图所示的位置
D.只要开关始终闭合,线圈abcd一定会在乙图的平衡位置左右摆动,永不停止
【答案】D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10. 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一般都使用两脚插头
B.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C.照明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D.增加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只需换上足够粗的保险丝即可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解答】解: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使用三孔插痤,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漏电后,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笔尖接触检测的导线,笔尾接触手,才能检测导线是零线还是火线,故B正确;
C、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故C错误;
D、增加大功率用电器时,必须考虑电能表、导线、保险丝等因素,不能一味的换较粗的保险丝,防止因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路,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使用试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11.(2019八下·江干月考)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固定在静止的小车上,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S时,小车不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到某位置时,小车开始向左运动,则下列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正确的是(  )
A.a接e、d接f B.a接e、b接f C.c接e、d接f D.c接e、b接f
【答案】A
【知识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小车开始不动,后来运动起来,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了,由此判断电流的大小变化,推断出电阻的大小变化,最后确定变阻器的接线方法。
【解答】小车开始向左运动,说明受到的磁力增强,即电磁铁的磁场增强,那么电路里的电流增大,电阻减小;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片左边电阻长度变小,因此变阻器使用的是左半边,a接线柱必选,c、d任选一个,故A正确。
故选A。
12.元素R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下列化学式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A.R(OH)2 B.RCl3 C.R2(SO4)3 D.R2O3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解答】设R在A中的化合价为x.
x+(-1)×2=0
解得x=+2
设R在B中的化合价为y.
y+(-1)×3=0
解得y=+3
设R在C中的化合价为z.
z×2+(-2)×3=0
解得z=+3
设R在D中的化合价为w.
w×2+(-2)×3=0
解得w=+3
通过比较知只有A中R的化合价与其它选项中的不同,因此选项A错误.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根据四个选项中的氢氧根、氯、硫酸根、氧的化合价分别为-1、-1、-2和-2,根据上述原则可以计算出R在四个选项中的化合价,然后比较化合价不一样为正确答案。
13.图是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从而带动指针偏转.下列选项与电流表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
A.指南针 B.发电机 C.电动机 D.电磁铁
【答案】C
【知识点】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指南针是利用磁铁静止时有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A错误.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B错误.
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的理论制成的.故C正确.
D.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与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首先利用图示的装置分析出其制成原理,然后再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各电学元件的制成原理,分别与前面分析的结论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14.青蒿素(C15H2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相对分子质量282
C.一个分子含有44个原子 D.由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由化学式可知其组成元素为 C、H、O,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化学式中各元素右下角数字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个数,所以一个分子由15+22+5=42个原子构成;由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及基本计算。由化学式就可看出物质的组成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原子的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则是各原子的相对质量之和。
15.(2023·宁波模拟)我市装有多座过街天桥,极大方便了行人的出行。阴雨天时,空气潮湿,能见度低,路面湿滑,为保证行人上下天桥时的安全,需在天桥入口处设置警示灯。图甲是某同学为此设计的部分模拟电路,电磁铁及触点1固定不动,衔铁可在电磁铁作用下上下运动,带动铜棒OF绕O点运动。该电路中需用到阻值随空气湿度变化的湿敏电阻,将湿敏电阻接在电路中(图中未画出),闭合:开关S,当空气湿度小于设定值时,警示灯随湿度变化而自动调整亮度;当空气湿度增大到设定值时,警示灯能不断闪烁。图乙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变化的关系图像。忽略电磁铁线圈电阻,灯泡阻值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R1作为该电路的湿敏电阻
B.在M、N、Q三处位置中,湿敏电阻应安装在Q处
C.小于设定值时,湿度越小警示灯越亮
D.向左移动滑片P,可使瞥示灯在较小湿度下实现闪烁
【答案】D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电磁铁的构造和原理;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当空气湿度增大某一设定值时,此时为了要能使警示灯闪烁,电磁铁应将衔铁吸合,使下方有衔铁的电路将上方安装有湿敏电阻的电路短路,从而时电流瞬间增大,达到闪烁的目的。
【解答】A.湿度增大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需增大,故湿敏电阻阻值需变小,选择R2;
B.湿敏电阻装在NQ处,无法改变流过警示灯的电流,故无法达到闪烁的目的;
C.湿度增大,电阻减小,电磁铁中电流增大,将下方衔铁吸合,此时湿敏电阻被短路,故流过警示灯的电流变大,等变亮;
D.电磁铁吸合衔铁时的临界电流不变,故湿度低时,湿敏电阻变大。需减小滑动变阻器阻值来维持电流不变,故其正确。
故答案为:D
16.(2021八下·诸暨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足量的 Fe、S、C、H2 四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若消耗等质量的氧气, 则消耗质量最少的是 Fe
B.在 CO、CO2、N2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4%,则 N2 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11%
C.在某种氮的氧化物中,若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O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个数比可能是 2:3
【答案】D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根据极值法进行计算;
(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据此推测化学式;
(4)根据化学式确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据此确定二者混合物中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的范围即可;
【解答】A.设消耗氧气的质量都是32g,
3Fe+2O2Fe3O4
168 64
84g 32g
S+O2SO2
32 32
32g 32g
C+O2CO2
12 32
12g 32g
2H2+O22H2O
4 32
4g 32g
消耗质量最少的是H2,故A错误;
B.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24g,
假设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则氮气为:100g-88g=12g;
假设全部来自于一氧化碳,则一氧化碳的质量为:,
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g-56g=44克,
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
故氮气的质量分数也是在12%到44%之间,故B错误;
C.某种氮的氧化物里的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则14x:16y=7:4,x:y=2:1,故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故C错误;
D.由于在一氧化碳中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1:1,在二氧化碳中碳、氧原子的个数之比=1:2,因此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原子的质量之比应该在1:1和1:2之间,故D正确。
故选D。
17.家庭电路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再将一个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关于这种现象以及形成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能是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B.可能是这个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没有形成良好接触,仍然是断路状态
C.可能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D.可能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表明干路上的保险丝被熔断了,保险丝被熔断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另一个是发生短路.由生活常识可知,手机充电器的功率比较小,因此造成保险丝熔断的原因不会是因干路的总功率过大。
由手机充电器插头插入插座,闭合开关,室内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可知,是手机充电器的两个接头短路了。
【解答】A、若是插座处原来有短路,则在没有插入手机充电器之前,电路就已经出现了短路,室内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所以选项A不正确;
B、若是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断路状态,则用电器不工作,不会影响室内其它用电器,所以选项B不正确;
C、若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室内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若不及时断电会发生火灾,所以选项C正确;
D、手机充电器的功率很小,使用后不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所以选项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8.(2021八下·诸暨期中)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 Si> Al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 >MnO2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分析;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根据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分布分析;
(4)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计算出化合价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A.要比较这三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可以将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改写为:Fe6O8、Fe6O9、Fe6S6,因为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氧原子的2倍,故Fe6S6还可以改写为Fe6O12;铁原子的个数相同,则氧原子对应的相对质量越小,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故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故A正确不合题意;
B.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故C正确不合题意;
D.KMnO4中锰元素为+7价,K2MnO4中锰元素为+6价,MnO2中锰元素为+4价,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9.(2019八下·秀洲月考)家用漏电保护器是在用电器发生漏电故障或人体触电时实施保护的设备,家庭电路漏电时,通过火线与零线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中有一特殊装置(在图中虚线框内,未画出)检测到这一差异后,便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中还有试验电路,由一只开关S与电阻R组成,闭合开关S就能模拟漏电情形,试验电路的链接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
【解析】【分析】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析这个特殊装置在火线和零线中的位置,比较闭合开关后两个位置的电流是否相同即可。
【解答】A.特殊装置接在用电器的支路上,无论是否闭合开关,检测到的火线电流和零线电流都相等,故A错误;
B.特殊装置接在干路部分,开关闭合前后,火线和零线电流都相等,故B错误;
C.闭合开关时,通过虚线框内火线的电流小于通过该装置零线的电流,可以模拟漏电情形,故C正确;
D.闭合开关时,虚线框内火线电流仍然等于零线电流,因为导线将电阻R短路,所以闭合开关不影响电路,故D错误。
故选C。
20.(2020八下·镇海期末)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和相同的导线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
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只要用一次实验就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答案】C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2)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场越强;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改变电流大小而控制匝数相同;
(4)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是否能够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做到线圈匝数而控制电流相同。
【解答】A.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那么变阻器的阻值变大,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大,则能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用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多少来显示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若要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需要控制线圈匝数相同而改变电流大小。图片中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始终相等,因此无法通过一次实验完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若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需要控制电流相同而改变线圈匝数;实验中两个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二者串联时电流相同,因此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到目的,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8分)
21.(2021八下·杭州期中)将一节干电池正放在磁体上,再将铜质导线绕成线圈后放在电池上,如图所示。你会发现线圈竟然连续转动起来了,这个现象的原理是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线圈转得更快
②干电池用久了后,线圈转速将变慢
③用同样长度和粗细的镍铬合金线做线圈,转速更快
④线圈与正极间摩擦大小不影响转速的快慢
【答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①②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将一节干电池正放在磁体上,再将铜质导线绕成线圈后放在电池上,如图所示。我们会发现线圈竟然连续转动起来了,这个现象的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①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线圈受到的磁力会更大,自然转得更快,故①正确;
②干电池用久了后,通过线圈的电流变小,那么线圈转速将变慢,故②正确;
③用同样长度和粗细的镍铬合金线做线圈,它的电阻比铜线圈电阻大,通过线圈的电流小,受到的磁力变小,自然转速变慢,故③错误;
④线圈与正极间摩擦大小越大,线圈的转速越慢,故④错误。
那么正确的是①②。
22.在相同质量的CO和CO 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若CO和CO ,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那么CO和CO 的质量比为   。
【答案】11:14;14:11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在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设CO和CO2的质量为m,
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m×):(m×)=11:14,
若CO和CO2,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设其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a,
那么CO和CO2的质量比=(a÷):(a÷)=14:11.
23.(2018八下·绍兴月考)如甲图,根据小磁针的指向判断电源的左端为   极(填“正”或“负”);如乙图若将小磁针如图所示置于通电螺线管附近,开关闭合瞬间,小磁针会   时针旋转(填“顺”或“逆”)。
【答案】正;顺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分析】(1)知道小磁针的磁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判断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源的正负极。(2)知道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的磁极,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判断小磁针的转动方向.
【解答】(1)小磁针的右端是N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可以判断螺线管的左端是S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进入,所以电源的左端是正极;
(2)电源的正极在靠近开关的一侧,所以电流方向是从右往左,根据安培定则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根据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小磁针将会做顺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正;顺
24. 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 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x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 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并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他元素的电负性。Linus Pauling建立的有关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H:2.1
 
 
 
 
 
 
Li:1.0 Be:105 B:2.0 C:2.5 N:3.0 O:3.5 F:4.0
Na:0.9 Mg:1.2 Al:1.5 Si:1.8 P:2.1 S:2.5 Cl:3.0
K:0.8 Ca:1.0 Ga:1.6 Ge:1.8 As:2.0 Se:2.4 Br:2.8
Rb:0.8 Sr:1.0 In:1.7 Sn:1.8 Sb:1.9 Te:2.0 I:x
Cs:0.7 Ba:0.9 Tl:1.8 Pb:1.9 Bi:1.9 Po:2.0 At:2.2
Fr:0.7 Ra:0.9
 
 
 
 
 
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I元素x的取值范围   。
(2)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x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AlCl3物质   (填“是”或“不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1)2.2(2)不是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应用能力。
【解答】(1)由表格可知,元素的电负性从左到右电负性数值逐渐增大;而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在逐渐减小;所以从同一行的规律来看碘的电负性大于2.0;从同一列的电负性可知,碘的电负性在2.2到2.8之间;所以碘的电负性取值范围是 2.2(2)由表格可知,Al的电负性是1.5,Cl的电负性是3.0,两种元素的电负性是1.5<1.7,所以 AlCl3 不是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1) 2.225.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克以下。若在1千克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克[明矾的化学式为KAI(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则: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克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答案】(1)A
(2)5.7%
(3)由题意可知,100克米面食品中含明矾0.2克,铝元素的质量为0.2克×5.7%=0.011 4克,0.011 4>0.004,故超过安全摄入量。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
(2)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3)已知明矾中铝的质量分数,只要计算出100g面食品中明矾的质量,再根据明矾中铝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出铝的质量和0.004g相比较即可.
【解答】(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铝元素,故选A。
(2)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 ;
(3)100g上述面食品中铝的量= ,所以摄入铝的量超标。
26.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发育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
【答案】(1)四
(2)72∶11
(3)解: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1支含锌5.0毫克。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的数量为20千克×0.5毫克/千克× ÷5毫克/支=1支。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题中所给数据结合标签中药品的成分及用量分析。
【解答】(1) 葡萄糖酸锌由 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
(2) 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22=72:11;
(3) 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1支含锌5.0毫克。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的数量为20千克×0.5毫克/千克× ÷5毫克/支=1支 。
故答案为:(1)四;(2)72:11;(3) 1支 。
27. 如图是A、B、C、D、E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与代号),它表示的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写出上述粒子中阴离子的符号     .
(3)由A、E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C;非金属;H﹣;MgH2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C,C元素是氖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B微粒质子数是1,所以该元素是氢元素,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形成稳定结构,所以上述粒子中阴离子的符号H﹣;
(3)通过分析可知,A元素是氢元素,E元素是镁元素,镁容易失去2个电子,所以形成的化合物是:MgH2.
故答案为:(1)C,非金属;(2)H﹣;(3)MgH2.
【分析】(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属于稳定结构,以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
(2)根据质子数是1,所以该元素是氢元素,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形成稳定结构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式的正确写法进行分析.
28.(2021八下·滨江期中)
(1)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2Y3,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
(2)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所形成的离子所带电子数均与氖原子相同,由X、Y两元素的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相同质量的H2O2和D2O(D即2H)中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某样品可能由铁、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测得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8;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   ;若该样品由三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含有   。
【答案】(1)XY
(2)62
(3)5:17
(4)Fe3O4;Fe2O3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列式推算两种原子的个数之比即可;
(2)根据氖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推算X和Y的核外电子数,从而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根据得失电子情况确定离子的电荷数,从而写出化学式,计算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3)氢元素的质量=物质质量×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作比即可;
(4)分别计算出各种物质中铁和氧元素的质量之比,然后与样品中的二者质量之比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物质的种类。
【解答】(1)甲的化学式为X2Y3,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则;
解得:Y:X=2:3;
设乙的化学式为XnYm,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则;

解得:n:m=1:1;
则乙的化学式为XY。
(2)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那么X的核外电子数为:10+1=11,该元素为Na;
Y的核外电子数为:10-2=8,该元素为O;
元素X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则它的化合价为+1价;
元素Y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则它的化合价为-2价;
因此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O;
则相对分子质量为:23×2+16=62.
(3)设它们的质量都是m,
那么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4)氧化亚铁FeO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16=7:2=21:6;
氧化铁Fe2O3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2):(16×3)=21:9;
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56×3):(16×4)=21:8;
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和氧的质量之比恰好等于混合物中两种元素之比,它与任何一种物质混合,都会使比值发生改变,因此若该样品由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则一定不含Fe3O4;
如果该样品由三者物质混合而成,那么可能为:
①Fe3O4、Fe2O3和FeO;
②Fe3O4、Fe2O3和Fe;
③Fe2O3、FeO和Fe,
则一定含有Fe2O3。
29.如图甲,将玩具电动机、电池、小电灯、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
(1)闭合开关,电动机转动,这是利用通电线圈在   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如果想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2)刚闭合开关时,小电灯发出明亮的光,但随着电动机转得越来越快,小电灯的亮度逐渐减弱;当转速正常时,小电灯的亮度稳定不变,此时用手指轻轻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电动机的转速减慢,你猜想这时小电灯的亮度将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理由是   .
(3)如果将小电灯换成灵敏电流表,电路连接如图乙,当用手快速转动电动机转轴时,发现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这是   现象,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有    (举出一例即可).
【答案】(1)磁场;改变电流的方向
(2)变亮;电流变大
(3)电磁感应;发电机
【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解答】(1)闭合开关,电动机转动,电动机的原理就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如果想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的方向;(2)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会将电动机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内能,由非纯电阻电路转化为纯电阻电路,电源输出的所有功率都变为线圈电阻消耗的热功率了,而加在其上的电压不变,所以电流急剧上升,电动机线圈大量发热,此时电流变大,灯泡变亮;(3)电路连接如图乙,当用手快速转动电动机转轴时,发现灵敏电流表指针偏转,这是电磁感应现象,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发电机等.
【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力转动,影响电动机转动方向的因素有: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2)当电路中电流变大时,灯泡就会变亮;(3)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30.(2021八下·绍兴期中)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3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和第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稳定”);
(4)一个2H216O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   (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代表该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答案】(1)金属;失去
(2)AlCl3
(3)稳定
(4)10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如果元素名称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否则,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的,容易失去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余4的,容易得到电子。
(2)首先确定两种元素的名称,再确定组成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
(3)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或8,已经达到最大状态,则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4)根据化学式,首先计算出质子数和中子数的总和,再计算出质子数的总和,最后二者相减即可。
【解答】(1)第3号元素为锂,含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
(2)第13号元素为Al,最外层电子数为3,容易失去3个电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第17号元素为Cl,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电荷守恒得到化学式为:AlCl3。
(3)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
(4)一个 2H216O 分子所含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2+16=20;
它的质子数之和为:1×2+8×1=10;
则所含中子数为:20-10=10。
31.(2023八下·杭州月考)如图所示,A、B弹簧下方分别吊着软铁棒和条形磁铁,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移动时,弹簧将伸长的是   (选填“A”、“B”或“A和B”);若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则   弹簧会缩短。
【答案】A和B;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从而确定A、B下物块受到磁力的方向,从而确定弹簧伸长还是缩短。
(2)改变电源正负极后,通过电磁铁的电流方向改变,据此分析磁极方向改变,明确两个物块受到磁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1)A为软铁块,无论下面电磁铁上端为N极还是S极,铁块都受到向下的吸引力,即弹簧A肯定伸长。
通过右侧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右侧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条形磁铁受到向下的吸引力,即弹簧B伸长。
当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的阻值减小,而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对它们的吸引力增大,因此弹簧A、B都向下伸长。
(2)如果改变电源的正负极,那么流过线圈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A仍然受向下的吸引力,即弹簧的长度不变。而右侧电磁铁上端为N极,条形磁铁受到向上的排斥力,从而导致弹簧B的长度会缩短。
32. 沥青铀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铀(U)和氧两种元素。现已测定其中 U、O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果按照门捷列夫的观点,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0,此时沥青铀矿的化学式为 U2O4。历史上柏齐里乌斯认为 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而阿姆斯则认为 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80。试推断柏齐里乌斯和阿姆斯给沥青铀矿所写的化学式分别为   、   。
【答案】U O ;UO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三、实验探究题
33.(2020九上·余杭开学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磁铁不动,导体棒沿左右方向运动时,电路中有感应电流;若导体棒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   (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3)小明进一步猜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运动速度有关。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
【答案】(1)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
(2)有
(3)控制磁体不变,让同一导体棒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在磁场中沿相同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的大小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当导体中有电流经过时,电流表的指针摆动。通过摆动的方向变化,可以感知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
(2)根据相对运动的知识分析;
(3)感应电流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和导体的运动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感应电流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的关系时,必需控制磁场强弱相同而改变运动速度,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若导体棒不动,左右运动磁铁,相当于磁铁不动,而左右移动导体棒,此时导体仍然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电路中有感应电流。
(3)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运动速度是否有关,他应进行的操作是:控制磁体不变,让同一导体棒以不同的运动速度在磁场中沿相同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的大小。
34.(2023八下·余姚期末)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分别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和“电磁感应现象”。
(1)图甲中,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侧。(填“左”或“右")。
(2)在图甲实验过程中,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   方向是否有关。
(3)图乙中,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静止不动,当磁体   (填“左右”或“上下”)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答案】(1)右
(2)电流
(3)左右;切割磁感线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小磁针的指向。
(2)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3)根据乙图可知,磁场沿竖直方向,当导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它会切割磁感线,进而产生感应电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根据图甲可知,线圈上电流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右端为电磁铁的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即N极指向右侧。
(2)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后,通过线圈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则: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是否有关。
(3)图乙中,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静止不动,当磁体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这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35.(2023·江山模拟)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科用条形磁体、大号缝衣针、硬卡纸、橡皮、大头针制作简易指南针,指南针制作过程如下:
步骤Ⅰ:取2枚大号钢质缝衣针,分别将条形磁体沿同一方向摩擦缝衣针10余次(如图甲),使缝衣针磁化。
步骤Ⅱ:将1张硬壳卡纸折成直角,将2枚被磁化的缝衣针对称地穿在卡纸两侧,如图乙所示,用1块橡皮和1枚大头针做成支座,将插有缝衣针的卡纸水平支起。
步骤Ⅲ:用当地的地图确定简易指南针所指的方向。
步骤Ⅳ: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制作指南针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如图丙)
“自制指南针”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指针磁性强,且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强,不能自由转动 指针磁性弱,不能自由转动
指标二 能准确指示南北方向,能保持水平平衡 能较准确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不能指示南北方向,不能保持平衡
(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   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应如何操作   。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指南针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答案】(1)S
(2)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
(3)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1)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指南针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3)指南针的重心刚好在支架上时可以保持平衡。
【解答】
(1)将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图乙中缝衣针的针尖,缝衣针被排斥,则缝衣针针尖位置应标为S极;
(2)在不添加器材情况下,若要确定简易指南针是否能够指示南北,可以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
(3)根据评价量表进行测试评价,小科制作的指南针“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合格”;为使该指南针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
故答案为:(1)S;(2)多次拨动自制的指南针,静止时总是指示南北方向;(3)硬壳卡纸折成直角时要对折,大头针做成支座时要找准卡纸的重心位置。
四、解答题(第36,37题各3分,第38题每空1分,共12分)
36. 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正极.

【答案】解:根据磁感线的形状可知,两者相互排斥,是同名磁极,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左端流出,右端流入,故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根据磁感线的形状可知,两者相互排斥,是同名磁极,可知通电螺线管的N极,然后利用安培定则可确定电源的正极
37.(2019八下·丽水月考)尿素[CO(NH2)2]和碳酸氢铵(NH4HCO3)是常见的氮肥。根据资料:某地尿素的市场价格为 2500 元/t,碳酸氢铵的市场价格为 800 元/t。若分别用 10000 元采购尿素和碳酸氢铵, 请通过计算说明哪种化肥所含氮元素的质量多?(要求写计算过程和结果)
【答案】解:尿素中
碳酸氢
经计算尿素含氮元素质量约 1.87t;碳酸氢铵含氮元素质量约 2.22t;
所以碳酸氢铵含氮元素质量多。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根据两种化肥的化学式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乘以10000元钱分别购买的各种化肥的质量,得出氮元素的质量,进行比较。
【解答】 解:尿素中
碳酸氢
经计算尿素含氮元素质量约 1.87t;碳酸氢铵含氮元素质量约 2.22t;
所以碳酸氢铵含氮元素质量多。
故答案为:1.87t
38.(2021八下·杭州期中)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是一种质子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的碘原子。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
(2)“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和“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两者的关系是   
A .同种元素 B .同种物质 C .同种分子 D .互为同位素原子
(3)碘酸钾(KIO3)中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碘酸钾)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因此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
【答案】(1)78
(2)AD
(3)39:127:48;59.3%
(4)2kg;不能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根据元素和同位素的定义判断;
(3)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元素的质量分数=;
(4)食用碘盐的质量=。将理论上食用碘盐的质量与每天食盐摄入量进行对比即可。
【解答】(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该原子的中子数为:131-53=78;
(2)二者都是碘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因此都是同种元素,故A正确;
二者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为同位素原子,故D正确。
故选AD。
(3)根据化学式 KIO3 可知,钾、碘、氧元素的质量比:(39×1);(127×1):(16×3)=39:127:48.
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4)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因为2kg>6g,所以日常服用加碘食盐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