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春中江县教学质量监测(一)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12道德与法治、13-24历史)1-5:BABBC 6-10:DDBAA 11-12:CB13.A详解:本题根据题干设问词,据时间信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A项正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排除B项;彻底摧毁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土改工作的完成,排除C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D项。故选A。14.D详解: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主要任务是筹备建设新中国,因此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的“天书”是筹建新中国的历史见证,D项正确。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无法体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排除A项:政协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的签名无法体现群众参政热情高涨,排除B顶: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标志是1949年9月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排除C项。故选D。15.B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字“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可知,志愿军是我国抗美援朝时期军队的称呼,B项正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是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时期的口号,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流行语,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时期的流行语,排除D项。故选B。16.B详解:根据材料“1949一1952中国主要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信息可知,1949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由此可知,当时主要是因为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城乡经济差距日益缩小,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农产品是否参与了商品流通环节,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B。17.C解析:根据本题题干的提示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表可知,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后,国家制定“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因而重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领先于轻工业和农业,C项正确:图表所示农轻重三业没有均衡发展,排除A项: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排除B项:农业增长缓慢,不能说明国家对农业发展没有政策支持,排除D项。故选C。18.B详解:根据图片信息“选民证”“一辈子第一回”,可知图片所指的历史事件是建国初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充分保障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反映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B项正确。土地改革强调农民获得土地,与选民证无关,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排除C项: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排除D项。故选B。19.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五四”宪法草案征求了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各大行政区、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的意见,更多的是征求全国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了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答案)第1页(共4页)2024年春中江县教学质量监测(一)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Ⅱ卷。第 I 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8页。考 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及 答题卡交回。2. 全卷总分为1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监测时间为100分钟。第 I 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12道德与法治、13-24历史)1. 漫画《参与》表明①我国人民的意愿和要求都得到了实现 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③在我国,公民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公民积极行使建议权,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 某校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政协”活动,引导同学们走进社区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提案”,为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建言献策。开展这一活动①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协商民主的感性认识,培养政治认同 ②旨在保障学生当家作主 的权利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能力 ④能促进学生走进社会、关心社会,增强主人翁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下列古语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①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③天地之大,黎元为先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1页(共8页)4、《感动中圈》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走 逊人们的精神世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人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举办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①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②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 ③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5. 全民应选择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绿色理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低碳微行动的是①防止污水、废水进入河流 ②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③建立公共预警机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④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这说明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②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④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7. 近年来,在补贴、税收、牌照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一些先进技术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利于①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 ②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出行 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使我国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 ④彻底扭转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3年4月6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等国会议员在美国执意会见“过境”窜美 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予以强烈谴责。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体现了①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必须高度警惕 ②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不容 他国干涉 ③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 ④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3年1月13日,全国民委主任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推动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出台配套政策文件,助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我国各族人民应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可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①各民族平等 ②各民族团结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 各民族同步富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2页(共8页)10. 回归祖国以来,澳门经济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入世界前列,作为世界旅游休 闲中心享誉全球,国际商贸合作服务平台建设成果丰硕……灼灼莲花生光辉。祖困始终 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措施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提供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机遇。这说明①“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取得成功 ②澳门经济发展全靠旅游业和国际贸易 ③国家持续支持澳门巩固提升竞争优势 ④当今的澳门已不需防范外部势力干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下列古语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有①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巾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用现代流行元素演绎巾国古典诗词,让巾华优秀传统文 化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出来,深受大众欢迎,该节目的成功,使我们感受到中文化具有 的特点。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一成不变、固步自封③.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④.一枝独秀、唯我独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13.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生产工具不断推陈出新,下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是A B C D14. 商鞅批判了拘泥古制的观点,提出了“前世不同教”,“帝王不相复”,“治民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观点。据此可知,他主张A. 施行仁政 B. 因势而变 C. 无为而治 D. 尚贤节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3页(共8页)15. 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可以将相关内容归纳为四个大单元,东汉应归属于单元 主要内容第一单元 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二单元 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三单元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统一第四单元 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A. 第一单元 B. 第二单元 C. 第三单元 D. 第四单元16. 导致中国古代历朝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变化的原因是朝代 南方 北方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A. 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 人口第一次大规模迁移C. 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北民南迁促进经济发展17.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时,小组成员寻找到一些相关的素材。下列寻 找的素材与史实相符合的一项是A.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兼爱非攻”,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B. 华佗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被称为“医圣”。C. 唐朝末年火药传入欧洲,对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 D.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18. 史书记载“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 一坐群站, ……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 站到跪说明A. 选官制度追求法律平等 B. 君主专制趋势不断加强C. 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 D. 还相制度维护官员利益19. 复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谢谣同学默写出以下知识,出此可知她复习内容的主题是鸦片战争(1840——1842年)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甲下中日战争(1894——1895年) 戊戌变法(1898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A. 侵略与反抗 B. 冲击与反应 C. 探索与变革 D. 制度与创新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4页(共8页)20、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 设立总理各困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A. 封建社会开始转变为两半社会 B. 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C、 近代化外交从此被中国人接受 D. 告诉世人救亡图存是时代主题21. 某历史名家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 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重在强调鸦片战争的A. 背景 B. 目的 C. 启示 D. 结果22. 要了解辛亥革命的知识,可以通过(1)电影《辛亥革命》(2)话剧《裂变·1911》(3) 博物馆里的志士手稿《辛亥首义补述》(4)历史著作《辛亥·摇晃的中国》,其中属于 一手资料的是A.《 辛亥革命》 B.《辛亥首义补述》C.《 裂变·1911》 D.《 辛亥·摇晃的中国》2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到辛亥革命的纲领口号,都没有正面地 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都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反 对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三大 D. 中共七大24.“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25军进行了伟大 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 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此次胜利A.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最发挥了播种机作用B.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建党建军原则C. 提出了“政权是出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D.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井冈上根据地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2分)二、非选择题(36分)25. 材料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年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和响应。“鲜衣 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作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中国青年当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勇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重担,以青春之我,创造中国之未来。(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青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应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 ( 8 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5页(共8页)(选外经贸合作因区五利共素截至2021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四区家计投责430:8亿|美元,为当地创进了34.6方个就业岗位。) (周友围日监扩犬截至2023年8月底,中国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带一路”谷作文件。际组织)材料二 束隆平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他有两个梦想,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 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一生孜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 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9年,求隆平荣获国家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罗阳是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 一直梦想研制出国产航母舰载机。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他终于看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歼-15舰载机首次圆满完成航母起降飞行试验。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罗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共圆中国梦相关知识谈谈你从他们的追梦经历中受到什么启发 (6分)26.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成绩单≤国际经贸盛会持续释放活方进博会、广交会、 消博会、经贸会等一看 列国际经贸盛会持续折 射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 的魅力。 其中,截至2021年 底,进博会已连续成功 举办四届,累计成交额 达2.722:7亿美元。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 ( 6 分 )27. 材料 — 2023年7月12日,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 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创新指数显示,我国的全球排名从十年前的第34位跃升到了2022年的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1)我国创新指标在全球排名跃升,进入了创新型国家行列,得益于什么 (8分)材料二 我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引进技术、探索学习到高铁核心技术完全国产化 的发展历程。如今的中国已经是高铁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 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高铁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高铁让中国体会到创新带来的自信。(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企业为什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8 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6页(共8页)三、非选择题(第28题12分,第29题12分,第30题12分,共36分)28. 阅读材料,究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一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大都都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商业区域广,门店种类丰富,店 中商品琳琅满目,街道配套设施齐全。北宋开封,最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宽阔,每月举 办多次庙会,进行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舞剑、杂技等表演。南宋临安文化娱乐业更为发 达,城内外都有瓦子。元大都规模大,商业繁荣区在皇城后,杂剧演出活动很多。——统编中国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宋元城市商业繁荣的表现。(6分)材料二开埠前天津的传统交通方式较发达,1860年开埠后天津的新式交通逐步兴起,并实现了交通方式的变革。在此基础上,天津的内聚外联效应得到发挥,城市快速实现近代化。工商 业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一战后,天津成为“近代北方经济的龙头”。摘编自杜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使天津被迫开放的条约名称。(2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天津城市发展的原因。(4分)29. 阅读下列材料,川答问题。(12分)材料新政之大事年表同治元年(1862年) 李鸿章奏设同文学馆于上海,译出西书颇多同治四年(1865年) 李鸿章在上海设江南制造总局同治五、六年(1866—1867年 左宗棠奏请在福建设船厂,附设船政学堂同治六年(1867年) 设同文馆于京师同治十一年(1872年) 设轮船招商局光绪元年(1875年) 筹办铁甲兵船光绪二年(1876年) 设船政学堂于福州,并派船政学生赴英、法 学习造船和驾船光绪六年(1880年) 设水师学堂于天津,又设电报局光绪七年(1881年) 设开平矿务局光绪十四年(1888年)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光绪十五年(1889年) 总署请造铁路,张之洞请筑卢汉线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摘编自蒋廷蔽《中国近代史》 第7页(共8页)(1)有学者称“新政”为“自强运动”,也有学者称之为“同光新政”,还有学者称它为“自 救运动”。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并阐明理由。(3分)(2)回忆所学内容说出“新政”的思想主张。(3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政”。(6分)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国古代史重要事件(部分)时期 事件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诸侯纷争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秦朝(前221—前207年)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行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西汉(前202—9年) 刘邦建立汉朝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据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编制 (1)指出材料中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2)从上面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确定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150字左右)(10分)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 第8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历史答案.pdf 扫描文件_20240328_132232(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