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春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七年级第一次测评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 C A B B D A B D B B D A C C15.(10分)①小航应该正视自己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③小航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展现青春的内在美;④小航应该主动和同学交往,开放自己;等等。(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得3分)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每点1分,共3分)①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②向他人求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③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④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等等。(每点1分,共4分)16.(10分)①到了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各自的特点。②我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朋友。(每点2分,回答两点即可得4分)(2)①在交流时,尊重对方,采用文明礼貌的方式交流;②在交往中,注重自己的举止和行为,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过于亲密;③在交往中,男生和女生应该共同成长,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每点2分,回答3点即可,共6分)17.(1)(示例)①青春像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②青春像一杯茶,苦涩中带着一丝清甜。③青春如一支神笔,描绘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写出1个即可,共2分)①培养自信心,勇敢尝试,不断进步。②培养自强的品质,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③做到“行己有耻”,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3)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素养,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发展;⑤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肩负起建设家乡的历史使命;等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备注说明:主观题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024 年春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七年级第一次测评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温馨提醒:1.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指定位置。2.请保持卷面的整洁,书写工整、美观。3.请认真审题,仔细答题,诚信应考,乐观自信,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第一部分 道德与法治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 28分)1.莎士比亚说:“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 B.青春的力量在我们的身体里生发C.要规划青春路径,珍惜青春 D.要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2.进入青春期,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烦恼。以下化解烦恼的建议正确的是 ( )序号 烦恼 建议① 豆豆又多了,丑死了 悦纳生理变化② 有心里话不愿对别人讲,但又希望有人能理解我 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心理矛盾③ 和同学讨论问题时,自己的想法常常不被认同 要独立思考,不要管别人怎么想④ 总觉得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别的同学优秀 不要和比自己优秀的同学交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班上开展了“学习一帮一”互助活动,小慧每天帮助小杰复习功课,但却有同学说他们在谈恋爱,小慧和小杰感到非常委屈。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应该 ( )①保持内心坦荡,让谣言不攻自破 ②找同学进行理论,斥责他们③在交往中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④退出“学习一帮一”互助活动,免招同学非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大象躺下是很困难的,躺平更是十分要命的一件事情,我的人生辞典里没有躺平这个词。”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任子威寄语青年朋友“做不躺平的大象”。任子威的寄语启示我们要 ( )A.换位思考,宽以待人 B.克服惰性,自强不息C.敢于质疑,否定一切 D.自信自负,特立独行5.六年来,常向阳筹建的慈善心羽家园帮扶了 1200余名孩子康复返乡,间接受益者达数万人之多。对于常向阳的无私奉献行为,有同学表示:“只有做大事的人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我们普通人做这些没意义。”以下可以用来反驳该同学观点的有 ( )①止于至善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②平凡也能创造伟大,成就美好人生③止于至善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④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但现实中的“老赖”在拒不还钱的情况下依然到处逍遥。为惩治“老赖”,某市坚持曝光,并采取强制执行、腾退房屋、查封商铺、拘传“老赖”等一系列行动。对此事件同学们各抒己见,以下同学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小魏:公民要懂得珍惜个人诚信记录②小李:要知廉耻,有所为,有所不为③小唐:缺乏法治意识定会走上犯罪道路④小周:我们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至善境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从事以往被认为只有男性才能胜任的工作:女工程师、女科学家、女飞行员、女宇航员……这一变化的出现表明 ( )A.男生女生有各自的性别优势,可以取长补短B.不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C.要实现男女平等,必须无条件地给女性机会D.只要自己努力就没必要向异性学8.在班会课上,同学们分享了校园生活情景。下列对情景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情景 点评① 参观学校举办的书画展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② 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备战校运会 集体是个体的简单相加③ 首次上台演讲赢得热烈的掌声 他人的肯定有助于增强自信④ 质疑同学不合理的观点并提出建议 学会思考,具有批判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阅读漫画,我们能得出 ( )A.只要有自信,就能取得成功B.自信的人勇于尝试,不断激发潜能与活力C.自强让我们充满激情D.自信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心理品质10.陈玉娇从运动中获得了健康和自信,她对花样跳绳的热爱更加深刻,也有了坚定的信心去勇敢挑战各种体育赛事,坚持发扬体育精神。下列诗句中,与陈玉娇身上展现的风采相符的是 ( )A.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C.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1.从青涩走到暮年,50余载漫长时光烙印初心使命,韩淑秀和爱人不畏艰难困苦,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祖国的边境线,成为守护祖国“北大门”的“活界碑”。向他们学习有助于 ( )①增强自傲自负的勇气 ②舍弃物质追求,养护精神③汲取榜样的力量,完善自我 ④使社会和国家变得更加美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已经坚持了快一年。为号召更多同学向小勇学习,学校要求小勇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演讲,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以下可以作为小勇的演讲稿素材的有 ( )①人之所生者,行善是也 ②人有善念,天必佑之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爱因斯坦说过,“我竭力告诫自己要蔑视权威,命运却使我成了权威。”下列对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独立思考是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②学习中要敢于质疑和否定一切权威,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③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④独立思考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盾牌有保护自己、应对外界危险的作用。学会为自己打造一个“青春盾牌”,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打造属于自己的“青春盾牌”,需要 ( )①独立自主,我行我素 ②积善成德,止于至善③自信自强,飞扬跋扈 ④明辨善恶,行己有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第15题10分,第16题 10分,第17 题 12分,共 32分)15.【悦纳生理变化 直面矛盾心理](10分)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惑和烦恼,要正确面对和认真思考。下面是小航日记里的两个片段,请运用你的经验进行分析,帮助小航走出内心的迷茫。片段一:进入青春期,我的体重猛涨,但身高只是在缓慢地增长,再加上我的皮肤黝黑,这让我变得很自卑,性格也越来越孤僻,朋友越来越少。我该怎么办呢 (1)请你给小航提出合理化建议。(回答三点,共3分)片段二:①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当我遇到麻烦时,我还是渴望他们“出现”。②升入初中以来,我越来越不愿意对别人讲心里话了,其实我挺希望有人能理解我。③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击剑,今年在全区中小学击剑比赛中获得了金牌。班长让我在班会上给大家表演,我却不敢“亮剑”。(2)上述情形分别反映出青春期的小航有怎样的矛盾心理 (3分)(3)针对小航现在的心理状态,你能为他提供哪些应对之策 (答出四点,共 4分)16.【把握青春 正常交往】(10分)某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老师发现一个现象,学校的男生和女生正在逐渐分化成两大阵营——男生笑话女生胆子小,疯疯癫癫;女生则觉得男生态度粗鲁,没礼貌。为了加强团结,引导男生女生正常交往,心理老师准备举行一次以"把握青春,正常交往”为主题的活动。现请你一同参与并解决下列问题。[原因探究](1)请你帮助心理老师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回答两点即可,共 4分)[建言献策](2)通过开展“把握青春,正常交往”的主题活动,心理老师发现中学生或多或少都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产生过困扰。为改变这种状况,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深思熟虑后,心理老师制订了一份中学生交往秘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与异性交往的问题,请你帮助她补充完整。(回答三点即可,共 6分)中学生交往秘籍◎与异性交往时的注意事项:坦诚、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刻意隐瞒或掩饰;① ;② -③17.【感受青春力量 放飞青春梦想】(12分)在学习完“青春飞扬”这一课时后,黄冈某思源学校七年级(1)班计划举行“感受青春力量 放飞青春梦想”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畅想美好青春](1)请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力,畅想美好青春。(写出一个即可)(2分)示例:青春像一架竖琴,弹奏出欢快的乐章……[探索青春品质](2)青春见证我们的成长。走好青春之路,我们应该怎么做 (至少回答3点,共6分)[书写青春誓言](3)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作为中学生,你将怎样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 请写下你的青春誓言。(至少回答两点,共4分)第二部分 历史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8.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同大约早其8个世纪的秦朝一样,都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该贡献主要是指隋朝 ( )A.确立了中央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B.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C.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D.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19.庙号早在商朝时就已设立,一般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李渊的庙号为“高祖”,主要是因为他 ( )A.消灭割据势力 B.杀死隋炀帝 C.道德水平较高 D.建立了唐朝20.武则天于 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农民辛勤开垦土地,家家都粮食充盈),则地方官吏可得升奖。这体现了武则天 ( )A.提倡节俭 B.严惩贪官污吏 C.招纳贤才 D.重视农业生产21.“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此材料描写出了筒车的优点是 ( )A.方便排水泄洪 B.节省人力,利于灌溉C.可以用来开沟 D.省时省力,用于堤防22.唐中宗时期,吐蕃赞普迎娶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带去了大批丝绸锦缎、龟兹乐,以及各类工匠、艺人,在西藏建立礼佛等制度。该事件 ( )A.显示了唐朝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 B.加速了青藏高原各部落的统一C.促进了唐朝文学艺术的高度繁荣 D.推动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3.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中如此描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从诗句可以了解到唐朝长安城 ( )A.游客如云 B.规划整齐 C.农业发达 D.商业繁荣24.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势力北上,导致唐王朝西部地区衰落,但是当时正快速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仍然与唐朝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其他国家的商人对与唐朝进行贸易以及文化交流仍然有着很高的热情。这反映出唐朝时 ( )A.中华文化吸引力强 B.财政依赖对外贸易C.对外交通十分发达 D.江南经济地位提升25.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那时候,外国人除了与中国贸易,还学习中国的科技文化,引进中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材料可以印证唐朝 (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C.对外交流频繁 D.文学艺术繁荣26.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这反映出 ( )A.社会局势影响经济发展 B.北方地区贪污腐败严重C.北方统治者不重视农业 D.南方地区的行政效率高27.王安石变法的募役法规定: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王安石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B.促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实现官僚与平民的平等28.西夏统治者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模仿汉字创制“方块文字”,命人翻译了大量的汉族书籍,对俘虏的汉人一律重用,这些措施使西夏的社会生产有所发展。这些措施体现了 ( )A.澶渊之盟推动西北地区的发展 B.少数民族与汉族一直和平相处C.少数民族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D.少数民族学习中原的生活方式29.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体现南宋统治者的心态是 ( )A.一心求和,与金对峙 B.向往和平,发展经济C.立志北伐,收复中原 D.偏安江南,安于现状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30.【大运河】(7分)材料一 隋炀帝即位后,为巩固国家统一,有效控制江南地区,特别是掌控调配江南富庶物资,下令开凿大运河 其开通,把沿线重要通都大邑连缀在一起,密切了各地区间的联系,对加强南北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摘编自阎书广《中国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的历史变迁》材料二 605-610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200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间,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杭州、镇江、扬州、开封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1)根据材料一,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客观评价大运河的开通。(3分)31.【唐太宗的统治】(11分)材料一 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注意百姓疾苦,重视灾害的救济工作,或减免灾区租赋,或直接对灾民给予抚恤与赈济。为减轻广大人民的负担,唐太宗“去奢省费”,注意节俭。 同时精简机构,把中央官吏从两千余人减少到六百余人,“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还并省了许多州县,节约了政府的开支。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他曾“亲耕籍田”,以示重农之意。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族的“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认为人君唯有崇尚“简静”,不发兵戈,不兴土木,“不争农时”,与民休养生息,农业生产才能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为缓和社会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采取上述措施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发展农业所采取的举措。并说明其举措所体现的治国理念。(5分)32.【唐诗】(8分)材料一杜甫《忆昔》(部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材料二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改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开元盛世”的表现,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杜甫的诗有“诗史”之称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诗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4分)33.【宋代科举】(10分)材料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民间流行的俗话则是:“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太祖曾刻碑立誓:“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宋真宗赵恒,曾作《劝学篇》一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宋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的名额。 ——摘编自何忠礼《宋代政治史》请围绕“宋代科举”,任选角度,自拟标题,综合运用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2024年春湖北省知名中小学教联体联盟七年级第一次测评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8.C 19.D 20.D 21.B 22.D 23.B 24.A 25.C 26.A 27.C 28.C 29.D30.(1)目的: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意义:加强了南北商贸往来、文化交流;对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2)评价:一方面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激化阶级矛盾;另一方面,加强了南北联系;便利江南地区物资北运;促进运河岸商业城市的兴起和繁荣。(3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3分,如只从积极方面回答,最多只得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31.(1)措施:轻徭薄赋;注意百姓疾苦;重视灾害的救济工作;注意节俭;精简机构;合并州县。(3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3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背景:隋末多年战乱,唐朝建立初年,社会残破;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从善如流。(3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3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2)举措:“亲耕籍田”;与少数民族“互市”换回耕田用的牲畜;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不夺农时”;与民休养生息。(3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3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理念:以农为本;“存百姓”。(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32.(1)表现: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国库充盈;社会安定。(3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3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原因: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1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2)特点:唐诗成就极高;数量很多;内容广泛;诗人身份多样。(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原因:科举制的兴起;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放的社会风气;文人士子的推动。(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两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33. 评分标准论题 水平 等级 论述 结论观点 明确 (2分) 3 紧扣论题,运用两个及以上的史实加以论述, 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6分) 合理清晰 (2分)2 能够围绕论题,运用两个史实论述,基本做到 史论结合,逻辑基本清晰(4分)1 史实、论述都不够充分(2分)空白卷(0分)答案示例观点:科举制度对宋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论述:宋朝建立后,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这一举措刺激人们读书求学,一方面造就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另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社会上习文之风盛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6分)由此可知,宋代社会风气的改变,文治局面的形成,皆与科举制度有关。(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第一次测评历史——参考答案.docx 七年级第一次测评道法——参考答案.docx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市知名教联体2024年春第一次测评七年级考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