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8.下图所示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其所属部队发布的一些纪律规定
(节选)。据此推断,这些纪律规定应发布于
◆我军人员一律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不进经堂,
不撕毁藏胞门楣挂着的红布和门板贴着的佛像。
◆公买公卖、态度和蔼,爱护藏胞牲畜、庄稼。
◆这一带吃水困难,要帮助藏族老人背水。
A,北伐战争期间B.井冈山会师后C.红军长征途中D.渡江战役前夕
29.下文是周恩来的一段回忆,该段回忆可用以说明
我同叶剑英参谋长到南京,开始蒋介石还没有决定给八路军以名义,但是到上
海打响了,他(指蒋介石)从庐山跑回来,觉得这是全面战争了,才发表了八
路军的番号,紧跟着又发表了18集团军的番号,要我们军队去打仗。
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B.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淞沪会战对国内形势的影响
30.1942年1月,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英国《泰晤士报》评价称:“12月7
日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就是华军之长沙大捷”;美国也迅速实施援华方案,
美英等国自动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这表明,中国
A.已经扭转抗日战争局势
B.提升了敌后战场的地位
C.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尊重
D.实现了与英美协同作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第Ⅱ卷共4小题,第31、32题为历史试题,第33、34题为道德与法治试题。答案请按要
求写在答题卡上。
31.(10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大一统国家治
理体系的发展齐头并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汉族为主体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其思想文化的真正统一,也始于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建立了空前统一的秦王朝,自春秋时期起涌现的华夏民族融合告一段落。华
夏民族自此同属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趋向一致。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以秦、汉文化方面的史实分
别加以论证。(3分)
材料二
“断诸北语,从正音”,“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北人谓土
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
中考阶段性评价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6页共10页
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黄门郎、司徒左长史宋
并定诸州士族,多所升降。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荣阳郑羲、太原
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摘自《魏书》《资治通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角度解读其
历史意义。(3分)
材料三
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朝廷,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扩大其统治基础。它为庶族学子
乃至贫寒子弟打开仕进之门,使官僚集团得以不断扩充更新,巩固了封建统治。科举考
试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士子必须熟谙儒家经典…
—摘编自林甘泉《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为何能促进大一统。(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2分)
3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10分)
(1)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在
下图中辨认以下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4分)
6
8

中考阶段性评价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第7页共10页九年级阶段性评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A B C D D C D D A C C D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31. (1)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大一统)(1分);
例子:秦朝:统一文字、尊奉法家(以法治国)、焚书坑儒(写出1个即可,1分);
汉朝: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1分)
(2)措施: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士族通婚(仿照士族定门第)(3个全部写对,得1分)
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或北方民族大交融)(1分)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隋唐大一统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分)。
(3)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1分)
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思想统一。(1分)
(4)自古以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或制度要不断创新;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主流。(任意2点得2 分,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32. (1)④;⑤;⑥;③;(每小题1分,共4分)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凝聚革命力量团结对敌(建立统一战线);创造性地走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广大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等等。(任意答2点得2分)
(3)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学者的史学著作、回忆录等;查找影像资源、照片、报刊;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寻找历史的当事人进行访谈。(任意1点得1分,大意正确即可)
(4)示例1:抗日战争时期,战略目标: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1分)
策略: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分)史实:积极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改编红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敌后战场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等(史实任1点得1分)
示例2:抗日战争时期,战略目标: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1分)
策略: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1分)史实:由武装反抗国民党调整为联蒋抗战;创新开展敌后斗争,采用游击战、地道战等实用战术;破坏敌人交通线,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等等。
示例3:国民革命时期,战略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1分)
策略: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1分)史实: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展开工农运动,推动北伐胜利进军。(史实任1点得1分)
示例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战略目标:武装反抗国民党(1分)
策略: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史实:1927年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
(时期和战略目标1分,策略1分,史实任意1点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