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议题:如何做好法治中国顶层设计?环节一:了解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环节一:了解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环节二:理解 法治中国应贯彻的原则环节三:应用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探究思考: 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使用过“法制”和“法治”两个概念。请说说“法制”和“法治”有什么区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宪法中增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对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作出了全面部署。1978年1997年1999年2014年2017年环节一:了解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以法来管制,指以既定的法律制度来管制。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法治法制内涵上实施上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守法等活动。只在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律制度。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区别联系环节一:了解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环节一:了解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任务】思考: 视频中反映了法治中国顶层设计的哪些内容?1.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性:a.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b.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具体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环节一:了解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前提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个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个理论 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3个一1个目的关键词巧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具体内容环节一:了解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城一场广泛面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3.全面依法治国的实施要求:环节一:了解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环节二:理解 法治中国应贯彻的原则【情境】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施。民法典的颁布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为民法典编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重保障民生是民法典编纂的一个鲜明特点,保障人民根本权益,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坚持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依法推进编纂,充分体现依法立法,遵循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法典草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条文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化法律规则的道德约束和道德规范的法律支撑。民法典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我国民法典的编纂,体现了对我国实际问题和时代需求的有效回应。【任务】阅读材料,思考《民法典》的编纂过程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环节二:理解 法治中国应贯彻的原则①“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②“注重保障民生是民法典编纂的一个鲜明特点”体现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③“遵循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④“民法典草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条文中”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⑤“民法典编纂是对我国实际问题和时代需求的有效回应”体现了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参考答案环节二:理解 法治中国应贯彻的原则【情境】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任务】思考:法治中国建设为何既需要法治又需要德治?“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要处理的关系环节三:应用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参考答案二者的联系二者的区别①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深刻革命, 保证各项工作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化、法律化。② 德治有利于引导人们养成良好习惯和道德行为,引导社会遵循公序良俗。③ 两者相互渗透, 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环节三:应用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思考:法治中国建设为何既需要法治又需要德治?【情境】2021年6月,《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专门法律,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等版块经过大修将实施,有效落地须各方合力。每个公民都是法治中国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受益者。【任务】请你为某社区撰写一份《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提纲。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术语规范,字数在200字左右。环节三:应用 法治中国的顶层设计宣传提纲,向群众宣传某一重要问题而拟写的纲要性的文字材料。一般由标题、正文、署名和日期组成。宣传国家某一法规性文件时,一般包括这一法规制定的意义,其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何贯彻执行等3大部分内容。小贴士:如何写宣讲提纲?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不等于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结束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