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2.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五年级下册2.6 我参与 我奉献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我参与我奉献 第二课时【服务社区 参与公益】
教学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社区生活,主动承担社区事务。 2.多种形式参与公益活动,有效的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发挥公益的力量。 3.初步树立公民的责任意识,培养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愿意服务社会生活,有责任感、有担当。 教学难点:树立公民的责任意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我参与,我奉献。在上节课友善相待,文明有礼的基础上,我们将围绕后两个话题服务社区、参与公益,展开今天的学习,我们一起学一学社区的知识。说说邻里公约的作用,聊聊自己参与社区建设的工作,同时也为走在第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点个赞. 二、新课教学 (一)服务社区 活动一:社区是我家,共同维护它 1.同学们,你生活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呢? 2.社区是我们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39页活动园)一位居民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紧箍咒”,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3.看视频:看看他们社区的邻里生活 4.小结:作为社区的成员,我们既是社区的受益者,也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活动二: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1.相关链接《农村社区》。阅读39页。说说农村社区跟城市社区相比有什么不同? 2.师:社区的成员既是社区的受益者,也是社区秩序的建设者。我们每个人都要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建设,为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阅读书中40页绘图。仔细观察他在做什么,给他自己或社区带来怎样积极的影响? 3.与同伴分享你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和感受! 还没有参加社区活动的同学听了别人的介绍,也一定非常想参加社区建设,说一说你能做哪些事情。 4.小结: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作为社区成员,在情感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帮助,让社区生活才会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活动三:志愿者在行动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低于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 1.看视频,感受志愿者服务队为社区散发的“光和热”。 2.什么是志愿者? 3.有人说:“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的? 4.参与公益活动,做志愿者有很多方式和途径。只要我们有心随时都可以加入到志愿者的大军中来。如: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与保护环境行动。 活动四:公益力量大 1.阅读书中故事《公益的力量》。 2.小娟的故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3.小组合作制作事例卡。分组收集公益改变人、改变环境的事例,并制作事例卡。 4.从实例中提炼出你的观点,表达出你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5.小结:滴水成河,当我们每个人微小的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的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 6.阅读角《慈善要用“心”衡量》,你是如何理解田家炳爷爷所说的“有‘心’的慈善”? 7.课后活动:发起“日行一善”活动,期末评出班级“爱心小天使”。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是有爱的公益行动,再小的力量也会因为积累而变得强大。我参与,我奉献,奉献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