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1课时)课前预习:1、水资源的概念阅读教材P61第一段文字,了解水资源的概念: 广义:指 的水量总体。 狭义:指 上的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 、 和 。2、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 阅读教材P61第二段文字及图3.10,完成:指标: 影响因素: 和 由图3.10可知:(1)各大洲中年降水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 、 、 (2)各大洲中年蒸发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 、 、 (3)各大洲中年径流量居前三位的依次是 、 、 (4)三者之间的关系: 3、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表现 阅读教材P61第二、三两段文字及图3.10,完成:范 围表 现大 洲 最多, 次之, 最少。国 家 最多, 次之,我国居世界 。中国空 间 多, 少; 多, 少。时 间 多, 少。课堂探究:1、世界水资源分布状况(1)空间分布地 区降水量状况水资源状况赤道地区两极地区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2)时间分布地区降水量状况水资源状况热带雨林气候区沙漠气候区季风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总量多少的思路。3、实战演练例1 读“各大洲径流总量与人均径流量比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上年径流总量最大的洲是 ,其原因是 ;人均径流量最少的洲是 。(2)大洋洲年径流总量居各洲之后,且为世界上干旱面积比例最高的地区,而人均径流量居各大洲之首,原因是 。(3)据图判断,年径流总量与人均径流量都很丰富的大洲是 。(4)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 A、各大洲水资源均匀分布 B、水资源集中分布在南北美洲和大洋洲C、世界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D、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较均匀例2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流域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人)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珠江流域5813955.186478.18黄河流域7915387.82481.50长江流域17840825.129274.22海河流域3210627.02212.06淮河流域3315502.13625.29(1)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我国水资源总量最大的是流域 ,原因是 。(2)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最大的是________流域,原因是 。(3)据表格数据判断,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比海河流域 ,原因 ;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比珠江 ,原因是 。(4)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规律是 。达标训练: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资源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C.广义地说,水资源是指除海水外的水资源D.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不属于水资源2.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 B.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和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均C.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为贫乏 D.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一般较为丰富 3.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多,东部多C.夏秋少,南部少 D.冬春少,西部少4.关于世界国家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巴西人均径流量最多 B.俄罗斯人均径流量最少 C.我国人均径流量位于前列 D.我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大右图阴影部分为某种自然资源的全球分布。读图完成5~7题。5.该自然资源是指 ( )A.湿地 B.油田 C.冰川 D.煤田6.该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 )A.盆地和湖泊周围 B.沿海与大陆架上C.大陆边缘与岛屿 D.高纬和高山地区7.近几十年,该自然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气温升高 B.大气臭氧层变薄C.人们的需求量加大 D.火山、地震频繁发生二、综合题8、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概括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2)说出大洋洲水资源数量特点,并分析原因。(3)南美洲面积小于北美洲,但南美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远多于北美洲。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南美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丰富的主要原因。9、读“各大洲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的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表中A、B、C、D所代表大洲的名称。(2)在下面坐标图中,按由多到少的顺序和图列要求画出六大洲人均径流量柱状图。(横坐标每格代表一个大洲,纵坐标每小格只是一个基数,在此位置上可画出各洲相应柱状图)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2课时)课前预习:1、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 ;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 。(2)科技与水资源的利用 阅读教材P62文字和图3.11,完成: ①科技落后的时代:人类主要在 和 的地区发展。②科技发达的近现代: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陆续开采 ,开发了 ;人类还修建了 和 等工程,来缓解水资源的 的矛盾。2、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的危机 阅读教材P64文字,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完成:数量:需水量 。原因是 的发展和 的提高。质量: 减少。原因是人类 和 排放的 增多, 和 的使用量增加,很多污染物质 而进入水体,导致 。(2)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措施 阅读教材P65文字,结合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根据表格提示信息,完成:水资源危机的原因解决措施自然原因淡水资源总量有限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课堂探究:人类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分布在河流两岸,请结合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人类文明古国都分布在河流两岸? (2)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2、阅读教材P63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请简要地说明以色列的自然环境是否适合发展农业生产?(2)以色列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方面采取了哪些合理有效的措施?(3)我国的哪些地区可以借鉴以色列的相应措施?并简述理由。3、阅读教材P64“案例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咸海地区出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咸海地区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有哪些? (3)面对目前的状况,咸海地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4、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请你从气候、河流水文、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等方面,结合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华北地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解决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知识结构:(用框图的方式描述本节的知识结构) 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不相同B.长江以南地区发展成为著名的水稻产区,体现了水资源质量对该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影响C.将饮料厂建在水质良好的地方可以降低成本,体现了水资源数量对经济活动效益的影响D.人类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2.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利用正确的是 ( )A.虽人口持续增长,但节水技术和节水意识将提高,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有所下降 B.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将导致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C.经济高速发展导致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们的节水技术和循环利用水资源的技术将会使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低 D.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上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广告语已飞遍大江南北,享誉国内外。农夫山泉源出千岛湖距南山3.5千米处深层,常年水温12℃,天然清纯,味道甘冽,水中富含钙、钠、镁、钾、偏硅酸等。千岛湖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面积为580平方千米。据此完成3~题。3.“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下列水资源中的( )A.淡水湖泊水 B.浅层地下水 C.河流水 D.深层地下水4.“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享誉国内外,说明了( )A.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规模 B.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效应C.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善水资源的质量 D.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加了水资源的数量 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开发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引发社会和环境问题。据此并结合下表回答5~7题。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20%92%79%80%95%5.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6、现阶段,河西走廊水资源利用的措施中较为合理的是 ( )A.农业灌溉大力发展滴灌技术 B.上、中、下游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C.修建水库,储存夏季降水 D.大水漫灌,提高农业灌溉面积7.目前,海河流域为了解决水资源供应紧张,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规模淡化海水 ②积极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③防治水污染 ④严格控制工业发展规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回答8~9题。 月份123456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9.01.60.58、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 )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 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9.为了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21世纪教育网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10~11题。10、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11.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综合题1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流域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万人)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水资源利用量(亿立方米)珠江流域5813955.186478.18834.09黄河流域7915387.82481.50402.56长江流域17840825.129274.221737.12海河流域3210627.02212.06432.83淮河流域3315502.13625.29656.92(1)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动工,为什么南水北调势在必行?(3)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问题,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天津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图所示,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1)坎儿井汇集的是____ (地表水或地下水),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坎儿井在保护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哪些?(3)随着人口增加和农田面积扩大,坎儿井暴露出供水量小,工程量大的缺点,于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开挖机井,利用地下水。有些人担心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枯竭,土地荒漠化等危害。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以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为例,提出当地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有效措施。14、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左图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右图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下图为上左图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 1、A 2、B 3.D 4.B 5、C 6、B 7、D 8、B 9、B 10、B 11、D12、(1)华北严重缺水,极大地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不足(资源型缺水)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 (3)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②修筑水库;③开发新的水源(如海水淡化);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工业;⑤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13、(1)地下水 减少水分的蒸发和下渗 (2)充分利用水资源,改良土壤 防止土壤盐渍化 (3)控制人口数量,减少用水规模;发展节水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14、(1)气候特征: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全年)高温多雨。 缺水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原因: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与海水相混。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原因: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海水淡化,该国经济发达,四周环海,地形低平,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②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地理必修I人教新课标 第三章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1课时 学案及答案.doc 地理必修I人教新课标 第三章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2课时 学案及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