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损伤的修复学习目标1、掌握再生的概念及类型;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肉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的区别2、熟悉骨折的愈合及影响因素3、了解各种细胞的再生过程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坏死组织本身/中性白细胞 → 溶蛋白酶→ 分解液化 →血管/ 淋巴管吸收、巨噬细胞吞噬清除(2)分离排出:坏死组织范围大,不易完全吸收。糜烂、溃疡、窦道、瘘管、空洞窦道(sinus):坏死形成开口于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瘘管(fistula):连接两个不同表面的通道样坏死性缺损。空洞:坏死组织液化后可经相应管道(输尿管、气管)排出,留下空腔,称为空洞。(3)机化(organization):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的过程。(4)包裹钙化:难溶解吸收,又不易完全机化的坏死组织,由周围增生的肉芽组织将其包围,其中坏死物可钙化。肉芽组织最后形成瘢痕组织断肢再植,断面各组织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愈合?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修复(repair)机体对损伤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修复是通过再生来完成的,再生是修复的基础。类型 :① 再生性修复或完全性修复② 瘢痕性修复又称纤维性修复或不完全性修复一、再生组织缺损后,由邻近细胞分裂增殖以恢复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一)再生的原因 :1、生理性 组织更新2、病理性 损伤(二)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将组织、细胞分三类:1、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相当强。表皮细胞、呼吸、消化道、生殖器官被覆上皮细胞、淋巴造血、间皮细胞2、稳定细胞:有潜在较强再生力。各种腺实质细胞、间叶组织细胞及其分化出来的各种细胞。如:肝细胞、胰腺、甲状腺、纤维母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3、永久性细胞无再生能力或非常微弱。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新近提出成体干细胞为机体原始状态的细胞,它具有自我复制和更新、多向分化的特点,用于维持新陈代谢和创伤修复,所以有研究证明,神经细胞、心肌细胞不能再生的传统观念,正逐渐改变。(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1、被覆上皮组织的再生皮肤、粘膜的上皮损伤后,由创缘或基底部残存的基底细胞分裂增生,向缺损中心覆盖,然后分化成复层扁平上皮。2、腺上皮的再生若腺体上皮损伤后,基底膜末破坏,残存的上皮细胞分裂补充,可完全性再生修复。基底膜完整—由残存细胞分裂补充基底膜破坏—难以再生(1)毛细血管的再生:以生芽方式来完成3、血管的再生(2)大血管的修复:手术吻合大血管的断裂----手术吻合---断裂处通过结缔组织连接---修复局部损伤后,由成纤维细胞分裂增生--胶原纤维--纤维细胞。原始间叶细胞纤维母细胞分泌前胶原蛋白,在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细胞逐渐成熟纤维细胞4、纤维组织的再生5、神经组织的再生二、纤维性修复首先通过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损伤局部的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并填补组织缺损,以后肉芽组织转化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完成修复。(一)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常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N、L、巨噬细胞等),形似鲜嫩的肉芽。肉芽组织的作用: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机化和包裹坏死组织、血凝块,血栓及其他异物;③填补创伤及其他组织缺损。不良肉芽组织:生长迟缓、水肿状、苍白、松弛无弹性,色暗有脓苔,表面颗粒分布不均。水肿肉芽:5%氯化钠溶液湿敷。肉芽生长过度:剪平,棉球压迫止血肉芽表面脓液量多、稀薄:0.02%呋喃西林溶液纱布湿敷浓稠、厚且坏死组织多:优琐(含氯石灰硼酸溶液)湿敷结局:肉芽组织成熟后转变成纤维组织并老化为瘢痕(二)瘢痕组织即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性。三少一多:1. 间质水分逐渐吸收减少2. 炎性细胞减少→消失3. 血管减少或改建4. 胶原纤维增多→结缔组织→瘢痕组织1.有利:①修复组织,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②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2.不利:①瘢痕收缩关节附近的瘢痕胃溃疡近幽门处的瘢痕→幽门梗阻。②瘢痕性粘连;③器官硬化;④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形成肥大性瘢痕,若肥大性瘢痕突出体表皮肤并向周围不规则扩延称瘢痕疙瘩,与体质有关。三、创伤愈合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肉芽组织增生及瘢痕形成等(一)皮肤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1、早期变化:急性炎症反应--局部红肿2、伤口收缩:2-3天--肌纤维母细胞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第3天左右4、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24h以内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组织缺损 小 大感染 无 有创缘 整齐 不齐创面对合 严密 开放愈合时间 短 长疤痕 小 大(二)创伤愈合的类型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三)骨折愈合(bone fracture)血肿形成纤维性骨痂形成2-3天开始,持续2-3周骨性骨痂形成1周后,历时4-8周骨痂改建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全身:年龄、营养局部:骨折断端及时、正确的复位骨折断端及时、牢靠的固定早日进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锻炼第一期: 早期 骨折经骨科处理后2-3天到2周以内静力练习第二期:中期 伤后2周到骨折的临床愈合骨折两端未固定关节的被动运动到主动运动第三期:后期 即达到临床愈合或去除外固定后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