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 逐字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 逐字稿

资源简介

六下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教学设计逐字稿
教学目标
1.阅读相关文章,了解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英雄。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小诗集。
4.能用流利、通顺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愿望。
5.能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表达自己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教学重点
1.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收集、筛选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小诗集。
教学难点
1.能够让学生说真话、写真话,表达自己最希望实现的愿望。
2.给老师、同学、母校或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同学们,前面我们制作了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小组名称、小组成员、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分工】
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阅读分享会)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小组名称
小组成员
活动内容
活动过程
活动分工
同学们都去读了这7篇阅读材料,并写下了批注。
从你们的批注中,我发现你们有很多很多的阅读感悟与收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阅读收获。
这是哪位同学的阅读收获?(生举手)请你来分享你的阅读收获。
(评:你从毛主席的神态、语言感受到毛主席关心群众)板书:关心群众。
同学们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这也是本单元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真好。(请你记录下“关注言行”,贴在黑板上)
毛主席在花山,你还有什么收获呢?请你来。(3自然段)
(评:你体会到毛主席是个爱国、爱人民的人。)而且他还分享了一个阅读的方法,是什么?抓关键句。请你也记录下“抓关键句”,贴在黑板上。
我们继续分享,请你。(3自然段)
(评:你体会到毛主席的平易近人。)
同学们,毛主席在花山这篇文章,我们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言行等描写,体会到人物的品质。你在其他材料中有没有关注到人物的言行?谁愿意来分享。请你。
(评:这位同学不仅关注到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人物的言行,他还关注到了场面描写。请你记录下“场面描写”,贴在黑板上)
同学们请看《十里长街送总理》人物的言行,还有哪些地方?请你。(2自然段)
(评:你从人们一系列动作中感受到总理深受人们爱戴。)板书:深受爱戴。
总理去世联合国降半旗,敬爱的周总理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好,我们继续分享,你还在哪篇文章里关注到人物的言行?请你。
《狱中联欢》3自然段。
(评:你从这里感受到同志们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革命必胜的决心。)你还在哪篇文章里关注到人物的言行?请你。
《飞夺泸定桥》2-3自然段。
这篇文章你还关注到了哪些地方?请你。(6自然段)
(评:你从他们一系列动作中感受到了红四团战士的英勇无畏。)板书:英勇无畏。
同学们,这篇文章你还有想分享的吗?请你。(5自然段)
(评:你从环境中也能感受他们的英勇善战。)你又分享了一个阅读的方法,请你也记录下“关注环境”,贴在黑板上。
同学们,请你把(十里长街送总理、飞夺泸定桥)环境对比来看,你又有什么发现?
(评:你发现两篇都有环境描写对吗?)你还有什么发现?请你。
谢谢你的分享,把你还把两篇文章对比着来看,两篇氛围不同,一个突出人们悲凉的气氛,一个突出大渡河的艰险,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
在这两篇中还有什么要分享的吗?刚才有同学分享到了场面描写。我们来看看两篇文章是否都有场面描写?
关于《狱中联欢》《伟大的友谊》你又有什么要分享的呢?
(评:你关注到了狱中联欢的课题,然后联系资料理解了狱中联欢。)请你也记录下方法“收集资料”,贴在黑板上。
《伟大的友谊》你有什么要分享的?请你。(评:你也针对课题提出了问题。)
不瞒大家,老师课前做了一个统计,狱中联欢针对题目提问的有15人,伟大的友谊针对题目提问的有17人。那我问一下大家:为什么要狱中联欢?(坚信革命的胜利,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板书:乐观坚强。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我在阅读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提出了问题,我关注到《红岩》这本书,在书中找到了答案。《狱中联欢》是在1949年1月1日元旦,当时的背景是三大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马上就要解放全国。所以正如这几位同学分享的一样,狱中联欢是在表达对反动派的蔑视,是在迎接胜利的到来。
同学们,我们接着来看,你们提出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或许这段资料能够给你提供帮助。(资料)
你能解答这个问题了吗?请你补充。板书:互相关怀。
资料一:
生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马克思生活穷苦。恩格斯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都寄给了马克思。恩格斯逃亡到瑞士,身边没带多少钱。生病的马克思知道后,立即把银行中仅有的钱全取出来寄给了恩格斯。
资料二:
事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互成就,密切合作。两位革命导师志同道合,共同起草《共产党宣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诞生和开展革命实践做了大量具体的理论指导工作;共同创作了指导工人革命的巨著《资本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用他们终生的奋斗以及一生不渝的友谊向人们诠释了伟大的友谊!
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还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我们继续分享。
《囚歌》《春天的故事》这两篇课文你又有什么想分享的?前面我们都是个人单篇的分享补充,现在我们请小组来分享。
小组长汇报: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有……
追问:他们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不是也是你们的问题?你们找到答案了吗?
小组长,请你分享你们找到的答案。
他们小组分享后可有解决你心中的疑惑?你还有疑惑吗?
(春天的故事,“春天”是指自然界的春天吗?)
请你们小组来回答。(新中国的春天)他的分享能解决你心中的疑惑吗?
还有问题吗?(79年的春天和92年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吗?)
1979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所以1979年的春天我们好理解。92年是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推行了市场经济。我这样解释,你能理解了吗?
我们看《囚歌》。你们是小组全员分享,还是小组长分享?(全部,一个提问,一个回答。一问一答。一个介绍我组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下面我组两位同学为大家朗诵《囚歌》。另外两个开始朗诵。【这个环节很有意思,综合性学习就应该这样,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谢谢你们的分享。你们的分享仿佛让我们看见了视死如归的叶挺将军。)板书:视死如归。
同学们,我们就这样分享着分享着,不仅分享了我们阅读的感受,还分享了阅读方法。除了这些阅读方法,咱们小学阶段还学过哪些方法?(查找资料)
(评:这为同学写的是收集资料,那收集资料和查找资料有什么不一样呢?)请你。查阅体现了一个查找的过程,所以我们把收集资料改成查阅资料。
除了这些阅读方法,咱们小学阶段还学过哪些方法?
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还会学到越来越多的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进行7篇课文的阅读分享,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七篇课文为什么会放在“奋斗的历程”里,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请小组合作完成。
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联读7篇课文,思考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两种颜色的卡纸)
2.组内交流,记录员记录在卡纸上。
3.完成后组长把记录单贴在黑板上。
请两位观察员来观察,并汇报他们的观察。
(经过整理,我发现大家写的共同点有(革命者的故事)………….我发现大家整理的不同点有(时间、体裁、地点)………)【提示:汇报时面朝大家】
当你把相同点和不同点联系起来看时,你又有怎样的发现呢?
虽然他们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都不相同,但是他们写的党领导下一代代革命者的故事。马克思、恩格斯那是革命的导师。后面几篇写的是一代代革命者奋斗的历程。板书:奋斗的历程。
我之前读《党史必修课》,发现书中把我们百年的历程分为了这四个阶段。同学们这几篇文章你觉得应该归在哪个阶段?
那么小学阶段,回忆哪些课文也可以归在这些时期内?(《黄继光》《青山处处埋忠骨》《开国大典》《我的战友邱少云》《清贫》)。
同学们,一篇课文里就有一位甚至很多位革命者的故事。共产党奋斗的历程跨越百年,奋斗者的足迹也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回顾了课文,再来读一读综合性学习开头的这段话,一定有不一样的感受。读。
翻开我国百年来风云激荡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忠实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
让我们一起回忆课文那一位位奋斗者,向他们表示我们最深的记忆和怀念。
同学们,我们将是祖国建设的一位奋斗者,让我们一起——读:继承光荣传统,创造美好未来。
【简要说说观课感:本次主题是“奋斗的历程”,由原来版本的“口语交际”变成了“综合性学习”。与本单元的主题密切相关。先通过学生运用之前学习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让学生适机生成板书指向方法,教师根据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写上人物品质。在这里综合回顾,旨在打开学生思路,重温阅读方法。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也很好的让学生在对比中去发现。先个体汇报补充,最后设置了小组汇报,也体现了学生口语交际等综合运用的能力。最后的升华环节特别漂亮,将整个小学阶段的课文放在这个奋斗历程时间轴上。加深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奋斗历程的认识和感受。传承红色基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