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导入新课

来,逛宋朝夜市是种怎样的体验?
宋元时期的
都市

文化
第二单元 辽宋金夏元时期:社会关系发展和变化
第 课
12
第一篇: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第二篇:赏词曲经典——文人风骨不朽传
第三篇:寻历史兴衰——鉴往事资于治道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研读史料和识读图片,描述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归纳概述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形成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阅读教材,结合语文等科目的已学知识,明确对宋词和元曲的解释,把文学作品与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定的历史时期充分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宋元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提升历史解释能力,涵养家国情怀。(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教材,制作“史学双璧”表格,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的作者、朝代、叙述内容、体例、史学价值,认识这两部史学巨著的异同,感悟我国史学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涵养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品都市繁华
——烟柳画桥游人醉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1、大都市:
元大都
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
汴京富丽天下。八荒争凑,万国咸通,人口逾百万。
——《东京梦华录》
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即无虚空
——《梦梁录》
汗八里城(即元大都)内外人户繁多……世界诸城无能与比。——《马可·波罗行纪》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1、大都市:
特点2:人口众多
人口对比图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宋元都市有哪些特点?
唐都长安
唐都长安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特点2:商业经营的空间限制被打破;时间限制被打破,体现出宋朝商业非常繁荣。
北宋开封
(南宋)夜市营业至三更(晚上11点至凌晨1点),到五更(凌晨3点至5点)时分又再开张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2、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
最繁华之地:大相国寺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庭中设彩幕义铺,卖蒲和潭席、屏帷洗漱、鞍辔弓剑……近佛殿,皆国朝名公笔迹。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殿后资胜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 ——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3、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宋代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这一群体的诞生产生了什么影响?
群体:市民阶层
宋代的大城市中诞生了一个什么群体?
市民阶层是一群生活在城市里,有钱有时间有趣的群体
影响:促进了宋朝文化的繁荣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3、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勾栏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瓦子:娱乐兼营业的场所,也称“瓦肆”。瓦子里的“勾栏”专供演出
勾栏示意图
戏台
观众席
栏杆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3、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说书



角诋
唱曲儿
蹴鞠
杂技
捶丸
在勾栏我们可以体验到哪些娱乐项目呢?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3、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市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吹口哨
吹笛
击节板
说唱艺人俑
舞蹈
skr,skr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4、传统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
春节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
粽包分两髻,
艾束著危冠。
——陆游
端午
元宵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
中秋
部分节日,秦汉时期已经基本定型,隋唐时期,节日文化内容不断充实,宋朝时,节日的习俗已成为礼仪性、娱乐性的活动,一直流传至今。
壹·品都市繁华——烟柳画桥游人醉
知识拓展:
宋朝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原因?
材料一 北宋1350个有行政官署的城市中约有150座的人口超过万人,全国城市人口比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而美国华裔学者赵冈则认为这一比率可高达20%。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
材料二 宋朝的财政收入是七千多万两,这个记录直到清朝巅峰时才打破,不过那已经过了七八百年了,而经济的繁荣必然会为文化的昌盛奠定基础。
——《唐宋经济实力比较研究》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社会安定,
城市人口增加
经济发展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壮大
物质生活丰富
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

赏词曲经典
——文人风骨不朽传
贰·赏词曲经典——文人风骨不朽传
1、宋词:
对仗工整
整齐划一
参差不齐
长短不一
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词依据乐谱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如梦令》《水调歌头》《满江红》《破阵子》等。
特点
发展
格式
五代发展
宋朝顶峰
阅读材料,说说上述两种文学形式有何区别?
唐朝出现
月下独酌(节选)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节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贰·赏词曲经典——文人风骨不朽传
1、宋词:
北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自由奔放,豪迈飘逸
豪放派
贰·赏词曲经典——文人风骨不朽传
1、宋词:
李清照:济南人,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作品充满了血和泪,反映了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忧患情怀。
代表作:《如梦令》、《声声慢·寻寻觅觅》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婉约派
委婉、细腻、清秀
贰·赏词曲经典——文人风骨不朽传
1、宋词:
辛弃疾:济南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他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地位。
代表作:《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hui)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豪放派
气势磅礴,抒发爱国情怀
贰·赏词曲经典——文人风骨不朽传
2、元曲:
杂剧
南戏
元曲
……
散曲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关汉卿
郑光祖
白朴
马致远
元曲
四大家
贰·赏词曲经典——文人风骨不朽传
2、元曲: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家,号已斋,生活在金末元初。
他多才多艺,了解民间疾苦,熟悉民间语言,使得他的杂剧
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斗争精神。
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窦娥冤》、《单刀会》等。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穷书生窦天章为还高利贷将女儿窦娥抵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不出两年窦娥的夫君早死。张驴儿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不成,将毒药下在汤中要毒死蔡婆婆结果误毒死了其父。张驴儿反而诬告窦娥毒死了其父,昏官桃杌最后做成冤案将窦娥处斩,窦娥临终发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最后科场中第荣任高官,回到楚州听闻此事,最后为窦娥平反昭雪。
贰·赏词曲经典——文人风骨不朽传
知识拓展:
词在宋代逐渐兴盛的原因?
(1)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词能够歌唱,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能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
(2)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人们抒发思想感情。
知识拓展:
思考宋元时期的文学形式发展变化特点

寻历史兴衰
——鉴往事资于治道
叁·寻历史兴衰——鉴往事资于治道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创作背景:北宋时期,宋朝君臣认为史书汗牛充栋,繁杂厚重,不能帮助皇帝快速地弥补过失、借鉴经验。因此,司马光召集相关地史学家和文学家,将史书中对皇帝治理国家有帮助的事件进行专门的整理,形成此书。
叁·寻历史兴衰——鉴往事资于治道
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作者
体例
内容
编写 目的
司马光(北宋)
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神宗: “鉴往事资于治道。”
资治:帮助统治;
鉴:镜子,引申为警戒和教训
《资治通鉴》
叁·寻历史兴衰——鉴往事资于治道
2、史学两司马:
史学巨著 年代 作者 体例 记述时间
《资治通鉴》
西汉
司马迁
纪传体
通史
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
北宋
司马光
编年体
通史
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16个朝代
《史记》
叁·寻历史兴衰——鉴往事资于治道
知识拓展:
纪传体和编年体
目录
卷65·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卷66·伍子胥列传第六
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卷68·商君列传第八
卷69·苏秦列传第九
卷70·张仪列传第十
目录
卷第192 太宗(贞观元年~二年)
卷第193 太宗(贞观二年~至五年)
卷第191 太宗(贞观六年~十一年)
卷第195 太宗(贞观十一年~十四年)
卷第196 太宗(贞观十五年~十七年
卷第197 太宗(贞观十七年~十九年)
【编年体】
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以人物传记为中心,记述史实。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华的都市生活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词和元曲
备受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兴盛繁华的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和元朝的大都
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主要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元曲:由杂剧、南戏和散曲等组成,“元曲四大家”
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
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瓦舍勾栏、杂剧兴起
随堂训练
1、王安石《元日》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绘的宋代节日是( )
A 春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2.我国古代的“瓦舍 ”,取“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 宋元时科举制发展 B 宋朝民族关系和谐
C 宋朝市民文化生活丰富 D 元朝的工商业繁荣
3、某校七年级(1)班举行文化类益智竟 赛节目﹣诗词大会。小明自拟一道题目:“豪放风抗金斗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然上述条件的词人是( )
A 苏轼 B李清照 C 岳飞 D辛弃疾
A
C
D
随堂训练
4、我国古典文学灿烂辉煌,下列文学发作品出现在宋元时期的有( )
①曹雪芹《红楼梦》②李白《早发白帝城》③关汉卿《窦娥冤》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
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当时( )
A 社会生产分工细致 B 都市居民生活丰富多彩
C 民间艺术精湛 D 边境贸易繁荣
6、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杂耍”“勾栏”“交子”。他介绍的朝代是( )
A 隋朝 B 唐朝 C宋朝 D汉朝
D
B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