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青春有格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青春有格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3.2 青春有格
核心素养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事件”的探究,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2.【健全人格】通过“东北大哥收留南方小土豆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明白青春要有自己的格调,要有至善的追求。
3.【责任意识】通过打造自己的“青春盾牌”的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培养知耻之心,懂得荣辱之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至善”的追求。
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议题式教学法
四、设计理念
借助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退票的事件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我们正值青春年华,青春的我们,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不能违反规则,不能逾越基本的界限。
本课遵循在议中学,议中悟,议中行,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和构建知识。其次,要根植社会热点,以链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用教材观点透析社会现象,锻炼学生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甄别、选择等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教学过程
总议题:行己有耻 止于至善
课堂导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被要求退票
对这个事件,同学们怎么看待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是如果是真的白嫖,那是不是就违反规则了呢?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正处于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遵守规矩,我们要让青春有格。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青春有格》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热点事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追问学生,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导入新课。
过渡语:就哈尔滨退票事件,本期的主人公小明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新课讲授
环节一:生活的底线—行己有耻
教师:展示议学情境素材
小明说他就在现场,观众确实不应该这样做,这实质上就是薅羊毛的行为,除了这种行为之外。小明还看到有人在景区乱扔垃圾。
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请你用一个字总结小明所说的这些行为?
学生:耻
教师总结:行己有耻简单地说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这就告诉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过渡语:我们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那我们如何去做呢?下面我们看看小红是怎么想的。
议学活动:结合议学情境,小红的这种想法正确吗?假如你会隐身术,会产生和小红一样的想法吗?为什么?
学生:不会因为这种行为是可耻的。
教师总结: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能真诚地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树立底线意识,坚决不做触碰道德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过渡语:虽然哈尔滨出现了这样的事件,但是也不乏感动的瞬间,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环节二:榜样的力量—止于至善
教师:播放视频
议学任务: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东北大哥与南方小土豆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品质?
学生:善良的品质
教师总结:“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过渡语:了解了止于至善的含义,那么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呢?
议学活动:辩论赛
有人认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也有人认为“做人就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就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你赞同哪方观点?
正方:从小事做起
反方:从大事做起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议学活动:小明看了东北大哥与南方小土豆的视频之后非常感动。他想将东北大哥作为以后他学习的榜样,向东北大哥看齐。
请介绍你的一位榜样,TA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我们为什么要寻找榜样?
教师总结: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教师展示素材
学生:
教师总结: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议学活动“你说我说”
学生:
教师总结: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展示和教师的预设问题进行层层引导,激发学生探究欲,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将宏大的理论问题转化得亲切自然,易于学生接受。探究型问题链的设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运用学生感性经验。
过渡语: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现在请跟随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今天的第三个环节:
环节三:奏响青春乐章—修身践行
议学延伸:盾牌有保护自己,应对外界之意。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要主宰自己,需要我们为自己打造一个“青春盾牌”,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
每晚睡觉之前,回忆一天的所作所为,填写“青春盾牌”:
哪一件应该做的事没有完成?
哪一件事情应该做的更好?
那一本该读的书没有读?
发现自己有什么不足?
抵御了哪些不良诱惑?
在品行方面获得了哪些改进?
设计意图:通过议学延伸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把课堂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突破教学难点,核心素养培育水到渠成。
3.板书设计
4.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青春有格,告诉我们青春需要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让我们做一名有志青年,张扬自己的青春,放飞自己的梦想。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始终将“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教学暗线处理,教学过程中,创建学习情境,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探究形成新知识。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理念的指引下,设计与学生实际相关的问题,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如自主感悟——“行己有耻”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思想精髓,经过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实践,有着丰富的实证材料;青春要有所不为,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合作探究——围绕“羞恶之心”“底线意识”“自控力”三个关键的教学点,从古至今、从内到外、有理有据、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如何把握青春,让学生在交流、自省中体会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拒绝不良诱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活动的总结和对学生发言及活动表现的评价,适时鼓励学生,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发言、争辩,激发了思维,活跃了气氛,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做到青春有格,提升青春生命的内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