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田忌赛马 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任务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1.学生齐读课题,师引导:读了课文题目,知道了哪些信息?还想知道什么?2.简介《史记》和作者。《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是“_______”之首,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_______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_______”。《史记》的作者是_______著名史学家_______。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_______,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_______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著有《_______》。任务二:学习字词,理解词义要求: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下列词语。1.划出三组词语:孙膑、田忌、齐威王;把握、输赢、出谋划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动声色。2.学习第一组词语:孙膑、田忌、齐威王。(1)厘清人物身份与关系:齐威王是战国时_______国的_______;田忌是齐国的_______;孙膑原为田忌的_______,后成为齐国_______。(2)交流历史背景。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孙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_______家,战国时期齐国的军师。孙膑是_______的后人,因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著作有《_______兵法》。3.学习第二组词语:把握、输赢、出谋划策。4.学习第三组词语: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动声色。(1)自由读第三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都与谁有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理解词义。第三组词语都是成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进行理解。(3)“不动声色”描写的是田忌在比赛中的反应,表现了他对孙膑才干的充分信任。试着从这个词梳理出三场比赛中田忌的表现:不动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学习其他词语:赏识、脚力、胸有成竹、引荐。任务三:概括内容,讲述故事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比赛结束后,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如果你是孙膑或田忌,你会如何来讲这个故事呢?3.在孙膑与田忌中选择一个角色来讲故事。(1)先同桌或小组合作,再推选同学讲述。(2)点拨:在以田忌的身份讲述时,教师适时插入采访,揭示田忌比赛中的心情变化,点明故事的线索。(3)评价。对讲述故事要抓住三个标准进行评价,用评价促进学生的讲述:是否抓住了事情发展的顺序?是否把握住了人物身份?是否用自己的话来讲的?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词语。2.完成分层作业。第二课时任务一:图示对阵,领悟智慧1.标连对阵图请大家默读10—14自然段,完成课后第2题,把齐威王和田忌赛马的对阵图标画出来。2.了解获胜原因结合对阵图,回顾整个赛马过程,你认为田忌能够获胜的原因是什么?3.孙膑是使田忌在这场比赛中获胜的关键,他的计策是从何而来的呢?4.阅读课文第3-9自然段,推想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1)如果按照正常的出场顺序比赛,结果又会如何呢?(2)要想稳稳赢得胜利,应该怎么做呢?孙膑是怎样思考的呢?(3)讨论:孙膑的思维妙在哪里?5.孙膑给田忌献了计策,才让他反败为胜。对于孙膑提出的计策,田忌是怎样的态度,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描写田忌的句子。(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在赛马的过程中,齐威王的心情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试着发挥想象说一说。5.文中写孙膑的句子有哪些呢?请画出来。(1)你分别从这几句对孙膑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2)你觉得孙膑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任务二:联系生活,畅谈启示1.孙膑的这个计策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吗?2.想一想:第一场结束后,如果齐威王还想战胜田忌,他有没有办法?3.联系生活想一想,你从孙膑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任务三:拓展延伸,激发兴趣1.关于孙膑还有很多为人称道的故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2.《史记》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把你知道的讲给同桌听。3.谋略是战胜困难的法宝,历史上还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和同学交流。4.在名著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火烧赤壁,周瑜的反间计,黄盖的诈降等,《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等。希望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作业设计1.完成分层作业。2.重读名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谋略故事,与同学或家人交流分享。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