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统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资源简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重点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字
(一)易读错的音
悠哉(zāi√ zhāi) 琴弦(xuán xián√) 曝晒(pù√ bào)
驰骋(chéng chěng√) 一缕(lǚ√ lǒu) 莱茵河(lái√ nái)
虚拟(lǐ nǐ√) 入场券(juàn quàn√) 戛然而止(jiá√ gá)
荒谬(miào miù√) 纯熟(cún chún√) 微波粼粼(lín√ línɡ)
巍峨(wēi√ wèi) 拊掌(fǔ√ fù) 奴仆(nú√ lú)
抽搐(cù chù√) 绱鞋(sàng shàng√)
(二)易写错的字
哉:(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曝:左边是(“日”),不是“目”。
轴:右边是(“由” ),不是“田”。
盲:上面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陶:右部里面是(缶),不是“击”。
(三)多音字
处 chù(到处) 角 jiǎo(三角) 传 chuán(传递)
chǔ(相处) jué(角色) zhuàn(传记)
弹dàn(导弹) 相 xiāng(相信) 轴 zhóu(卷轴)
tán(弹琴) xiàng(亮相) zhòu(压轴)
字音辨析:“处”表示“地方、某些机关”的意思时,读“chù”,如处所、办事处;其他情况一般读“chǔ”。“传”表示“传记、叙述历史故事的作品、解释经文的著作”的意思时,读“zhuàn”,如水浒传、经传;其他情况一般读“chuán”。
实战演练:①chǔ ②chù 1.处方( ) 处所( ) 处置( )
①xiāng ②xiàng 2.相片( ) 相思( ) 互相( )
答案点睛:1.①②① 2.②①①
二、词语
(一)写词语
善哉 巍峨 扣人心弦 压轴 曝晒 谬矣 锦缎 锦囊妙计 连绵起伏
谱写 莱茵河 文盲 纯熟 琴键 踢毽 健康 建设
陶醉 淘气 号啕大哭 茅屋 钢琴 微波粼粼 波涛汹涌 波浪滔天
幽静 景象 陶醉 失明 烛光 断断续续 水天相接 清幽
入场券(quàn) 传(chuán)说 传(zhuàn)记 千丝万缕 棉花
微波粼粼(lín)(微:细小。粼粼:细小的水波闪闪发光)
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
驰骋 继承 尴尬 前仆(pū)后继 行当(háng)(dang) 约定俗成
装饰 彻底 虚拟 戛(jiá)然而止 行头(xíng)(tou) 不可开交
仆(pú人 亮相 马鞭 驰骋(chěng) 此时无声胜有声 风雨不透
(二)近义词
幽静(宁静) 清秀(秀丽) 陌生(生疏) 波涛汹涌(波浪滔天)
纯熟(熟练) 陶醉(沉醉) 著名(有名) 霎时间(一瞬间)
常考词义辨析的词组“激烈” 和“热烈”。
“激烈”着重指运动紧张或双方斗争尖锐,达到很高的程度,常形容争论、辩论、竞争、搏斗等;猛烈是指着重指来势又猛又急,常形容爆炸、响声、攻击、冲击、风雨等。
1. 经过( )(激烈 热烈 )的争论,大家终于统一了意见。
风( )(激烈 热烈)地刮着,白杨树发出哗哗的响声。
(三)反义词
幽静(喧闹) 微弱(强烈) 陌生(熟悉) 波涛汹涌(水平如镜)
纯熟(生疏) 陶醉(苏醒) 断断续续(连续不断)
三、课文重点
第21课《文言文二则》
一、读准字音
少(shǎo)选之间 好(hào)书画 以为(wéi) 世无足复为(wèi)鼓琴者
所宝以百数(shǔ) 曝(pù)书画 杜处(ch )士
二、带点字解释
鼓琴(鼓:弹)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方:刚刚。志:心志,情志。太山:泛指大山、高山)
善哉:好啊
少选之间(少选:一会儿,不久)
终身不复鼓琴(复:再,又)
巍巍乎若太山(像大山一样高峻。巍巍:高大的样子。若:好像)
汤汤乎若流水(像流水一样浩荡,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又曰(曰: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足:值得)
书戴嵩画牛(书:书写,题)
好书画(好:喜欢)
尤所爱(尤:尤其,特别)
所宝以百数(宝:动词,珍藏。所宝:所珍藏的书画。数:计算。)
曝书画(曝:晒)
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囊:袋子)
拊掌:拍手。
谬矣(谬:错误)
尾搐入两股间(搐:收缩。股:大腿)
今乃掉尾而斗(今:现在。乃:却。掉:摆动,摇)
笑而然之(然:认为……是对的。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古语有云(云:说)
知音:知己,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三、译文
《伯牙鼓琴》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刚刚伯牙想着高山弹琴时,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就像那巍峨的高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书戴嵩画牛》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欢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数以百计。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作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牛角斗时,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动着尾巴在角斗,画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
四、填空
1、《伯牙鼓琴》主要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写了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写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2、伯牙遇到知音时的心情可用这样的词语形容:欣喜若狂、喜出望外、喜不自胜、激动万分、相见恨晚。伯牙痛失知音时的心情可用这样的词语形容:悲痛欲绝、痛不欲生、肝肠寸断、痛心入骨、哀哀欲绝
3、《伯牙鼓琴》中,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是因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赏析:这句话把琴声比作巍巍泰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伯牙琴艺的高超以及锺子期对音乐的精通。
仿写:方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方鼓琴而志在春雨,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潇潇乎若春雨。”
5、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仿写:驾车当问司机,做菜当问厨师,种花当问园丁。
6、从“锦囊玉轴,常以自随。”可以看出杜处士尤爱戴嵩《牛》图;
能解释牧童大笑原因的句子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7、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结尾用古语说明艺术创作离不开细心观察,强调了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也告诉我们“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特长,如果你想要学做某事,一定要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请教。引用古语,更能增强说服力。
五、拓展
1、《吕氏春秋》: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杂家代表著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议论中引证许多古史旧闻和有关天文、历数、音律等方面知识。
2、有关友谊的四字词:形影不离 肝胆相照 亲密无间 志同道合 心心相印 情同手足
3、有关友谊的诗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22课《月光曲》
1、课文解析
1、《月光曲》是一个传说,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为他们弹琴,又因为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而即兴创作了《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赞美了贝多芬同情、关爱穷苦人民的高尚人格。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受,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姑娘真的只是随便说说吗?
答:(1)不是随便说说的。
(2)虽然盲姑娘十分渴望能亲耳听贝多芬的音乐会,但心疼哥哥,不想增加哥哥的负担,她
这句话是安慰哥哥的,体现了盲姑娘的懂事体贴、善解人意。
3、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姑娘听?
答:因为贝多芬在屋外听到盲姑娘的琴声和兄妹俩的谈话,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这对穷兄妹俩之间的手足情深感动了,所以他进屋为盲姑娘弹琴。
4、赏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答:“多纯熟”是赞叹弹奏的技巧熟练;“多深”是赞叹把曲子里蕴含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两句话赞美了演奏者高超的琴艺。盲姑娘能从琴声中猜出演奏者是贝多芬,体现了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还懂音乐。
5、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答:因为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赞叹,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被她对美好音乐的欣赏和赞叹所打动,他也为遇到知音而激动,创作激情油然而生,所以他要再弹一首。
6、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读出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两个触发点:
一是当时月光下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二是穷苦善良的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7、课文借助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月光曲》优美的意境。
皮鞋匠的联想包含了三个画面:一、月亮升起来,海面洒满银光。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微云。三、海上风起浪涌。从三个画面,我们可以体会到音乐相应的变化:起初舒缓轻柔,接着逐渐高昂,最后激越奔放。通过联想表现音乐,不仅体现了贝多芬高超的琴艺,而且更有画面感,更有意境,也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使内容更充实、更深刻。
2、拓展:
1.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他集古典音乐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欢乐颂》《月光曲》(《月光奏鸣曲》)《致爱丽丝》
2.贝多芬名言:
(1)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这点该是多么幸福。
(2)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
(3)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
3.中外著名音乐家: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贺绿汀《游击队歌》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华彦钧《二泉映月》 舒伯特《小夜曲》 肖邦《革命练习曲》
小约翰 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
4.描写音乐的诗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第23课《京剧趣谈》
1、带点字解释
戛然而止(戛:象声词。戛然: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风雨不透(透:穿通,通过)
约定俗成(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气、习惯等)
2、填空
1.《京剧趣谈》用分类别的方法介绍了京剧表演在道具使用方面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特点和在造型动作方面的独特之处。
2.《马鞭》举例介绍了京剧中的实在道具(如马鞭、鞋底、酒壶、酒杯等)和虚拟道具(如马、针线、酒水、饭菜等)。这样,以小代大,以简代繁,以虚代实,既节省了空间和人力物力,又能充分表达出要表达的意思,还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戏曲中常见的道具有一桌二椅、生活用具(烛台、扇子、文房四宝等)、交通用具(轿子、船桨等)、武器(刀枪棍棒等)
3.骑马无法在舞台上表现,京剧就使用一根小小的马鞭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解决方式无比漂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这种表演方式符合中国美学。
2、给演员表演自由。
三、马鞭本身具有装饰美。
4.《亮相》介绍了静态的亮相和动态的亮相。静态亮相更能显示武艺的高强,更能显示必胜的信心。动态亮相突显了人物的英雄气概。
3、拓展
1、中国四大国粹:中国京剧、中国武术、中国书画、中国医学
2、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梅派)、程砚秋(程派)、尚小云(尚派)、荀慧生(荀派)
3、著名京剧传统剧目:《霸王别姬》《金玉奴》《穆桂英挂帅》《玉堂春》
4、和戏曲有关的词语:行当 行头 压轴 亮相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生旦净丑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锣鼓喧天
5、和戏曲有关的俗语: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6、戏曲脸谱代表的意义:红色(忠勇)蓝色(威猛)黑色(刚直)白色(奸邪)
黄色(阴狠)绿色(强悍)紫色(耿介)
7、我国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苏轼、米芾(fú)、怀素、蔡邕(yōng)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欧体)、柳公权(柳体)、颜真卿(颜体)、赵孟頫(fǔ)(赵体)
8、与艺术有关的四字词
书法:入木三分 笔走龙蛇 龙飞凤舞 矫若惊龙 力透纸背
音乐: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曲高和寡 黄钟大吕
绘画:画龙点睛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呼之欲出 活灵活现
文学:行云流水 妙笔生花 阳春白雪 跃然纸上 妙手偶得
建筑:巧夺天工 金碧辉煌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古色古香
四、语文园地
1.积累掌握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词语:
亮相 行当 压轴 捧场 行头
跑龙套 唱白脸 花架子 对戏台 打圆场
粉墨登场 字正腔圆 曲终人散 有板有眼 科班出身
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现比喻公开露面或表演,也比喻公开表示态度,亮明观点。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现多指行业。
压轴(zhou):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需要注意的是,戏曲中的最后一出戏叫“大轴子”。
行(xíng)头:戏曲演员演出时用的服装,包括盔头、靠、衣服、靴子等。现泛指服装(含诙谐意)。
跑龙套:在戏曲中扮演随从或兵卒,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
唱白脸: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白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跟“唱红脸”相对)。
花架子:指花哨而不实用的武术动作,后比喻外表好看但缺少实用价值的东西,也指形式主义的做法。
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后多以“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与对方竞争或反对、搞垮对方。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字正腔圆:(说或唱)字音准确,腔调圆润(多用于戏曲或曲艺)。
有板有眼:“板、眼”指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有板有眼”多用来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科班出身:科班,旧时招收儿童,培养成为戏曲演员的教学组织。“科班出身”比喻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
【造句】
1.科研人员历时三年研究出来的新产品,将在展览会上正式亮相。
2.只要你脚踏实地,认真钻研,就能在这个行当中做出成绩。
3.这次联欢会,我们的节目压轴。
4.京剧中旦角的行头很漂亮。
5.他对工作毫不上心,因此只能做些“跑龙套”的事情。
6.在家里,爸爸总是“唱白脸”,妈妈总是“唱红脸”。
7.把仪式搞这么隆重,纯粹是摆花架子。
8.妹妹总是和我唱对台戏,我说东,她偏往西。
9.音乐一响起,他们就粉墨登场,演了一出好戏。
10.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说起话来字正腔圆。
11.别看他年纪小,做起事来有板有眼。
12.她主持节目时思路清晰,谈吐大方,原来是科班出身呀!
2.积累掌握有关描写“技艺高超”的词语: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天籁(lài)之音:形容声音十分悦耳动听。天籁,指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余音绕梁: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回味。
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黄钟,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指古乐十二律中六种阴律的第四律。
轻歌曼舞: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行云流水:飘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妙笔生花: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
栩栩如生: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五、考点提示
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常考查课文的背诵,以及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书戴嵩画牛》常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月光曲》常考查对第9自然段的背诵;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中情感的变化;文中三次对话描写的作用;皮鞋匠由琴声联想和想象的画面。
3.《京剧趣谈》常考查京剧表演中使用虚拟的马鞭的好处;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的好处;京剧表演有哪些特色。
4.《语文园地》常考查做课堂笔记的要点;对一些与传统戏曲有关的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如何把话写清楚,让人看明白;对高山流水、黄钟大吕等与音乐、绘画、书法、文学等艺术相关的成语的认读、书写、理解、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