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学路上》课题 《上学路上》 课型 律动课 课时 1课时教学内容 1、复习《快乐的音乐娃》 2、在《上学路上》音乐中边唱边律动(行走、问好) 3、学习音符“sol”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二拍子音乐的风格特点,乐于和同伴交流合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等方式感受二拍子音乐的律动 知识与技能:能感受音乐的恒拍并做出相应的律动与舞蹈教学重点 在《上学路上》做律动 听辨并模唱音符sol 教学难点 律动接龙教 学 过 程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组织教学 1、组织上课 2、师生问好 与老师问好 常规训练复习《快乐的音乐娃》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位音乐娃娃,她们分别是:唱唱、听听、动动、奏奏。其中,“唱唱”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歌曲叫做《快乐的音乐娃》,让我们复习一遍。 师弹钢伴,集体演唱,加声势(拍手、跺脚) 复习演唱《快乐的音乐娃》,并加声势动作 复习上节课所学,将歌唱与声势融合,为课律动做铺垫学习《上学路上》律动 师:今天另一个音乐娃娃“动动”说她想给我们表演一下,请你们仔细聆听和观察,她是怎么动的呢、又唱了些什么呢? 播放《上学路上》音乐 示范动作:(共三段反复)每段前八小节跟节奏行走(一拍一步),后四小节先右手后左手轮流摇手打招呼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动作? 你听到了什么? 师讲解动作并弹钢琴带学生分步练习 双手叉腰踏步走(恒拍) 打招呼:右手摇、左手叉腰,左手摇、右手叉腰(时机) 仔细聆听歌曲,并观察老师动作 答:行走、打招呼 “你好!你好!老师、同学你好!” 分步骤跟音乐学习律动的动作 由“唱唱”引申到“动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示范动作便于学生掌握二拍子音乐的律动恒拍,让学生主动观察学习 分步在音乐中学习动作,熟悉音乐与动作,为最后的接龙做铺垫,并掌握音乐的恒拍学唱《上学路上》 1、【出示歌谱】 揭示课题——《上学路上》 2、朗读第三句节奏和歌词 提示:第三小节titi titi要快 3、学习第三句旋律 (1)师范唱旋律→寻找新音符 (2)用柯尔文手势学习音符sol 提示:可先练习吸气、呼气 4、★“听辨游戏” 要求:随机打乱do、re、mi、sol,让学生听辨音符,并加手势唱出来 5、加入歌词演唱第三句(动作) 学习最后一句 学习音符“sol” 听辨四个音符并加手势唱出来 节奏-歌词-旋律-演唱的学习循序渐进,让学生熟练掌握歌词和音准 听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习的四个音的音程关系,为日后演唱打基础律动 ★“律动接龙” 邀请四位同学,和老师同台表演 要求:行走是随意行走,可以走到座位中间,到第三句时和最近的同学两两面对打招呼,被打招呼的同学起立自由行走,原学生继续行走(若所有人都已参与队伍中,到点和身边最近行走的人打招呼,直至歌曲结束) 提示:结束时安静回座位 边唱边律动接龙 由学生主动邀请同学加入队伍,增进了彼此感情,增强合作关系。且接龙参与的人数成倍数增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感受音乐的美感总结 小结:“律动”的含义 组织下课 下课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