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第二课时)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他们为何能全部撤离且无一伤亡
防御自然灾害
应对自然灾害
防御自然灾害
01
张衡——地动仪
公元132年,东汉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能量感知地震的仪器,比欧洲早了1700多年。
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即落入蟾蜍口中,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
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防御自然灾害
01
自然灾害从古至今一直存在,是需要人类长期面对的一项课题。
自然灾害可以被预测,因此我们可以……
防御自然灾害
防灾避险自救小擂台
01
当地震发生时,立即寻找高大的建筑躲避危险。
雷雨交加时,关好门窗,切断电源;如有淋雨,立即洗个热水澡预防感冒。
山区山洪、泥石流高发期,在山区露营选择在山谷扎营。
你还知道哪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技巧,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防御自然灾害
01
说一说:你曾经听过或见过哪些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你和家人接收到信息后是怎样做的?
你有什么感受?
洪水无情人有情,科技援助不能停!任何灾难面前,都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
防御自然灾害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共同应对灾难。在抗灾救灾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画面。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约50万平方千米,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5·12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451.4亿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你感受到了中国人什么样的精神?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在你的记忆中,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抗灾救灾镜头?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2008年汶川大地震
那一年,他们用双手刨土救人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98抗洪精神
那一年,他们用生命筑起了堤坝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2008年中国雪灾
2008年1月3日起在中国发生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2008年中国雪灾
那一年,他们冒着严寒开路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这种精神不仅支撑着我们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还引领着我们有效应对人类社会的各种挑战。2020年新冠疫情再一次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灾精神。
那少年的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不屈的抗灾精神?
发扬抗震救灾精神
02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经历千年风雨,生生不息,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灾难给民族发展以考验,但也锤炼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少年强则国强,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你们必将成为中流砥柱,赓续中华精神,肩负起中华民族的使命与担当,你们义不容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