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拒绝校园欺凌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会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拒绝校园欺凌 素材

资源简介

《拒绝校园欺凌》教学设计
关注时事:
3·10邯郸初中生杀害掩埋同学案: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将同学王某某(殁年13岁)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的案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和危害。
2. 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尊重和同理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教授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4.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面对欺凌时的正确应对能力,避免二次伤害。
三、教学内容
调查问卷:
1. 你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2. 你是否曾经遭受过校园欺凌?
A. 是
B. 否
3. 如果你遭受过校园欺凌,欺凌的形式是?(可多选)
A. 言语欺凌
B. 身体欺凌
C. 网络欺凌
D. 其他
4. 你是否曾经目睹过校园欺凌事件?
A. 是
B. 否
5. 如果你目睹过校园欺凌,你采取了什么行动?(可多选)
A. 制止
B. 告诉老师或家长
C. 其他
6. 你认为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影响有哪些?(可多选)
A. 身体伤害
B. 心理创伤
C. 学习成绩下降
D. 社交能力受损
E. 其他
7. 你认为校园欺凌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A. 个人性格因素
B. 家庭教育问题
C. 学校管理不善
D. 社会环境影响
E. 其他
8. 你认为应该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可多选)
A. 加强学校管理
B.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C.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D. 加强家庭教育
E. 改善社会环境
F. 其他
9. 对于校园欺凌,你还有什么其他的看法或建议?
(一)校园欺凌的定义
. 解释什么是校园欺凌,包括言语、身体、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欺凌。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以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攻击性行为,它既包括直接欺凌也包括间接欺凌。校园欺凌不等同于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包含校园欺凌,而校园欺凌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的主要行为有:
(1)殴打、脚踢、掌掴、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体或者恐吓威胁的行为。
(2)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
(3)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4)恶意排斥、恐吓、威胁、逼迫、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
校园欺凌的类型:
1. 言语欺凌: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欺凌方式,包括辱骂、嘲笑、威胁、诽谤等。特征是通过语言伤害他人,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压力。
2. 身体欺凌:包括推搡、殴打、抢夺财物等。这种欺凌通常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伤害。
3. 社交欺凌:指的是孤立、排挤、散布谣言等行为。社交欺凌会让受害者感到被边缘化,影响他们的社交生活。
4. 网络欺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欺凌也越来越多。它包括通过网络平台发送恶意信息、曝光隐私等。网络欺凌的影响范围更广,可能对受害者造成长期的伤害。
5.性欺凌:涉及性方面的言语或行为攻击,如性骚扰、性侵犯等。
6.财务欺凌:主要表现为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校园欺凌高发时段和高发区域:
校园欺凌事件多发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午休时间、没有老师看管的活动课时间、上下学途中等。校园欺凌多发的地点为:学校厕所、操场、学生宿舍、学校门口及周边、楼道、教室等。
(二)校园欺凌的危害
.分析校园欺凌对受害者个体和整体的危害,包括心理、学习和社交等方面。
校园欺凌的危害:
(1)对于欺凌者来说,遭受欺凌后可能导致欺凌者出现恃强凌弱、自以为是等情况,形成自私、暴力等人格特征,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一个孩子被长期欺凌,不仅在躯体上受到伤害,还会导致心理上的创伤。尤其是在得不到心理支持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发生以下的问题:
①难以适应学校生活
被欺凌之后,孩子内心里会产生恐惧、羞辱、委屈感,也会在一段时间里处于“应激状态”而无法放松,以至于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不自信、孤独,有的还可能为了逃避欺凌而厌学、逃学。
②出现行为上的退缩
孩子由于遭受欺凌而处于极度恐惧当中,会变得远离人群、胆小怕事,不愿意与人交流。一些孩子受到欺凌之后,往往不愿意和家人、老师提起这个事情,怕被报复、怕被责怪,而一味隐忍,出现退缩行为。
③情绪及人格出现问题
长期被欺凌的孩子会更容易患上抑郁症,有些被欺凌的孩子可能会因此对家庭、学校甚至社会充满怨恨,而产生极端行为。
(2)校园欺凌对欺凌者的影响及危害:
①形成错误认知,性格的畸形发展,因惯性走向犯罪。成年后其犯罪概率高于平均水平。
②形成骄横跋扈、恃强凌弱等不良人格特点。多表现出固执、偏执、狭隘及易怒的倾向,容易与周围人发生摩擦,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③形成暴力倾向。若欺凌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矫正,欺凌者在遭遇挫折和面临困境时往往会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
(3)校园欺凌对旁观者的影响及危害:
旁观者欺凌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群体,比如推动或引起效仿。旁观者容易迷失方向,缺乏辨别能力,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欺凌行为的频繁发生还会使学生群体中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影响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在欺凌事件中,每个参与者都会受到伤害。
(三)校园欺凌案例分享
.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和普遍性。
案例一:湖南吉首初一女生遭多人霸凌致伤,当地派出所已立案调查。被霸凌女生的父亲王磊(化名)介绍,女儿就读于吉首市第四初级中学,今年读初一,12岁。3月19日晚上11点左右,学校的校长、年级主任、老师等多人来到家中,告诉他女儿当天被其他同学打了,询问孩子的身体状况以及明天是否能够正常上学。诊断书显示,女生耳膜穿孔,同时身体有多处挫伤。抑郁自评量表显示,女生有中度抑郁症状。检查结束后,王磊陪同女儿前往乾州派出所做笔录,这时王磊才知道女儿之前已经多次被打,打人者多数是同班同学,还有初二初三的学生,被打的地方在厕所等监控死角。
案例二:福建晋江一初中生疑因被校园霸凌跳楼。3月26日中午,福建省晋江市教育局发布通报称,2024年3月24日22时许,晋江市一初中学生李某凡被发现从租住处坠楼,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当地教育局已会同公安等部门成立专门工作组,事件调查和善后处理等工作正在进行中。
案例三:2024年3月16日(周六)17时40分,接群众报警称湘南实验中学校门前发生打架事件。公安机关迅速出警赶赴现场处置。经查,在校大学生洪某旺(男,22岁)、马某超(男,22岁)等7人于3月16日下午来到湘南实验中学进行招生宣传,其间在校门外与该校学生张某(男,15岁)因言语琐事发生冲突。之后洪某旺、马某超等人持细铁棍冲进学校对张某等人进行追打,导致张某受轻微伤。目前,公安机关已将洪某旺、马某超等7名涉案人员全部抓获归案。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校园欺凌行为会触犯哪些法律欺凌者侵犯受欺凌者合法权益,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一条 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行政责任】侵害人的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以下列举校园欺凌中侵害人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刑事责任】尽管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为未成年人,但部分严重的欺凌行为仍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其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等。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则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全社会在行动:
(1)皮影表演
深圳福民小学组织了皮影戏社团进行了多场表演,通过讲述打架的故事,向孩子们普及校园欺凌。用这种有趣的形式,让严肃的话题变得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此前有不少网友表示,小时候自己被欺负过,但并没有重视这件事,甚至不知道这是不对的,而即使至今,或许也还有学生不知何为“欺凌”。为了打消这种可能性,这所小学也组织了班会进行普及介绍。
(2)防霸凌校长信箱
浙江江山市一所小学挂出了“防霸凌校长信箱”,让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去申诉和求救。信箱启用到今天已经有一周多时间,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件,校方现已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刘俊升表示,除此之外,一些定期的调查,或者匿名信的调查,都可能让校园欺凌被发现,被及时有效处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AI报警系统
成都高新大源学校在厕所、操场、学校门口及楼道等隐蔽地点设置了AI报警系统,当有学生喊出“救命”或者“打人了”一系列的敏感词汇,报警器就会立刻报警,随即校园管理人员可在后台实时收到报警信息和报警位置,以便远程语音制止后赶来现场。
早在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将学生间的欺凌和暴力行为称为“学生欺凌”,相比众所周知的“校园欺凌”一词,“学生欺凌”包含的位置范围则更广,暴力不仅隐蔽于校园中,还有可能在校园周边乃至回家的路上,防治难度仍然不小。
应对校园暴力,我们也需要法律的保护。部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法律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
(二)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三)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九)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制度。学校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完善学生欺凌发现和处置的工作流程,严格排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导致学生欺凌行为的各种隐患。
四、观看视频
观看《反校园欺凌宣传视频》
如果我们不幸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1.加强自我保护
如果可以的话
尽量避免单独行动
并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社会资源
如家附近的社区组织
当地志愿者组织
或当地心理热线等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如果我们不幸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2.不要以暴制暴
尽管可能非常难受
但最好的方式是尽量不要暴力反击
暴力反击可能会更加激怒施暴者
伤害到自己
甚至可能导致法律责任
5.不要自责
被校园霸凌后
受害者会因为施暴者和旁观者的一些言论而感到自责
认为"为什么他们不欺负别人
一定是我有问题"
或是责怪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种虐待行为
请相信,被欺负一定不是自身的原因
而是施暴者的不当行为导致了校园霸凌的发生。
向校园欺凌说“不”
我是一名学生,我可以这样做:
01.保持镇定,懂得求救:尽可能拖延时间,争取有机会求救,可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02, 主动避险:远离无人监管的地带,在校内外尽量结伴而行,避免单独一人行走。
03.保证人身安全:一定要以自身安全为先,冷静判断危险性,尽可能拖延或先满足其要求,事后再向老师或家长报告。注意不要去激怒对方;不要向一群欺凌者挑战;发现欺凌者有凶器,应立即远离并告诉最近的大人。
04.及时报告:不要害怕或觉得告诉老师或家长是懦弱的表现,就像遇到坏人要报警一样,遭遇校园欺凌也要报告给大人,不要自己承受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05.在学校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交朋友,开发兴趣的同时收获友谊,还能保护自己。
06,锻炼身体与心理承受力。
07,看到了欺凌事件,想办法去帮助受欺凌者,或者报告给老师。
拒绝成为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1.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2.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3.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4.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如果你是旁观者,你会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1)拒绝加入欺凌者
的队伍。这可能会让欺凌的目标转向你,但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
前提下尽量坚持。
(2)驱散人群。比如"我好像看到班主任走过来了",或"马上要上课了,我们快走吧"。这或许是权宜之计,但也为受害者争取了求救的时间。
(3)转移话题。有时候公开支持受欺凌者或反抗欺凌者可能会导致受害者变成自己,于是很多人缺乏勇气。其实这时可以装作漫不经心地转移话题"下周数学考试考到哪里呀",或者对欺凌者说"你鞋子挺好看,哪买的?"
(4)事后/私下伸出援手。如果在欺凌发生的现场缺乏勇气,可以偷偷地在之后给受害者提供支持,准备紧急求救渠道,表达"你没错,我对发生在你身上的这些事真的感到很抱歉"。
如何帮助遭受校园欺凌的学生走出阴影?
1. 倾听和支持:给予学生充分的倾听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关心。
2. 建立信任关系:与学生建立信任,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3. 提供安全环境:确保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感到安全。
4. 帮助认知情绪: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负面情绪。
5. 提供心理辅导: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6. 培养自信: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和自尊。
7. 教育和培训: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如社交技能、冲突解决等。
8. 重建社交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拓展社交圈子。
9. 鼓励积极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转移注意力,提升自我价值感。
10. 持续关注:长期关注学生的状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家长沟通与合作
. 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传达预防校园欺凌的重要性,分享家庭教育的建议和方法。
.邀请家长参与班会活动,共同关注和防范校园欺凌现象。
. 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成长。
六、共同倡议
发起校园反欺凌行动倡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反欺凌活动,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呼吁学生成为反欺凌的宣传者和倡导者,将所学知识传递给更多人。
《校园反欺凌行动倡议》
1.爱惜自己,礼貌待人。同学之间要冷静、理智地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学会和同学和谐相处,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学会宽以待人。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诱惑,做一名有文化、有修养、有智慧的学生。
2.与人友善,尊重他人。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用“与人友善”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他人,一切自私鲁莽的行为将无处藏身,我们的校园和生活就会充满阳光。
3.巧借外力,勇敢拒绝。受到或发现校园欺凌时,要勇敢地拒绝;如果无法控制或者对方太强势,可以及时、主动地向老师、家长、警察寻求帮助,用正确的方法使校园欺凌得到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