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深深浅浅话友谊》教学设计
1. 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本单元《友谊的天空》,从学生与朋友交往方面使学生体会相互依存的生命关系:一方面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体验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从而获得意义感和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认识到自己也需要他人的认可、关心和支持,从而体悟到人人需要接纳、支持和帮助,这有助于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
2. 单元目标与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的落实,设计单元学习目标,明确重点和难点)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自己的交友状况、友谊的重要性及友谊带给我们的温暖。
科学精神:知道友谊的特质,能够澄清友谊的误区。
法制意识:学会交友的艺术。
公共参与,健全人格:能够说出网络交友的特点及智慧。
重点:
①友谊的重要作用
②网络交友的智慧
难点:
①友谊具有双重性
②友谊需要澄清的问题
3.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等)
课题《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①地位上: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节。就初中生而言,逐步离开父母的怀抱,与同龄人发生深刻的联结,建立真挚的友谊对学生成长的意义重大,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对学生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②内容上:本节对学生如何建立友谊和如何呵护友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本节在第四课属于重点内容。
2.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①知识储备:七年级学生思维行动活跃,已经体会到友谊对成长的意义,但依旧缺乏处理友谊问题的方法。
②生活经验储备:七年级的学生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学会积极与他人交往,但不能良好处理友谊中的问题,易产生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
③能力储备: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思维不严谨,语言表达不规范。
3. 目标确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依据对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一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使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力求做到以下目标:
①健全人格,公共参与:正确认识友谊,珍视友谊,体会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以积极的态度交友。
②法制意识,科学精神: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③政治认同:了解友谊的特质,深刻理解友谊,学会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更好把握友谊。
4. 学习重点难点
①重点:了解友谊的特质;深刻理解友谊,从而更好把握自己的友谊。
②难点:走出友谊理解误区,正确认识友谊,把握友谊。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视频导入
教师活动 设问: 1、视频中的哪个画面最能够打动你呢? 2、你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怎样的呢? 学生活动 信任 陪伴 忠诚 理解 亲密无间.....
设计意图: 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视频入手,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思考,引导学生分享对真正朋友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既引出本课主题——深深浅浅话友谊,和谐了师生关系,为本节课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
环节二:合作探究(何以解忧)
教师活动 1、给学生在 PPT上出示“我与他”交往的情景,并提出问题。 2、小组合作交流,探讨经验。(6分钟) 3、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师生总结 学生活动 情景一: 情景二: 情景三: 情景四:
设计意图 此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总结归纳交友中的态度,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增强学生自信心。
环节三:活动引领 活动 1:分道扬镳&志同道合
教师活动 1、给学生在 PPT上出示两个观点 2、学生讨论,选择代表发言。(6分钟) 3、教师进行点评,并师生总结。 学生活动论点一:分道扬镳...论点二:志同道合...
设计意图: 通过对“学生的举例、辩论,让学生明白友谊的特质,以及澄清对友谊的认识,从而突破重难点,且渗透同学们的竞争,加强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 2:扬帆起航
教师活动:请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交友 tips”!将本节课收获整理为“交友守则”,每个小组整理 2条,时间 3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代表展示分享
设计意图: 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后,指导学生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从他人向自我的内化,提升境界,公民意识进一步深化。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学生在范式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学科所要达到的核心素养。
环节四:总结升华
真正的友谊,犹如一缕轻风,拂去我们心头的惆怅; 真正的友谊,犹如一丝春雨,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 真正的友谊,犹如一束阳光,照亮我们心灵的阴暗。 在友谊面前,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亦如此,犹如星与星之间,不是彼此妨碍,而是互相照耀。 “人心齐,泰山移”;“千里同好,坚于金石”;“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抗疫期间,这些写在中方对外援助物资上的寄语,简短真挚,过目难忘。 同学们,请记住有一种友情,叫守望相助,有- -种温暖,就叫“中国"!让我们牢记习书记的讲话“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愿你收获真正的友谊,成就幸福快乐的人生!
设计意图:引用富有青春气息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友谊、了解真谛,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等思想道德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 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设计意图: 将本节课内容的关键词提取出来进行板书,能比较清晰地显示整节课教学内容的轮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完整的印象,并领会其脉络,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6.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完成相应的同步学习,背诵相关知识点
7.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利用视频、课件生动形象地展开教学,贴近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友谊。
8. 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结构合理,衔接自然紧凑,符合学段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教学过程设计较祥,采用了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和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但在教学过程中,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方面仍需改进,培养学生大胆讨论,回答问题不够积极响亮。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努力备学生,因材施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
9. 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本节课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活动教学模式,在活动、讨论中及时启发,以保护学生的灵感,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敢于探究问题,能大胆进行自主性和协作性的交叉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实现教学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使学生正确认识友谊,珍视友谊,体会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以积极的态度交友。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等思想道德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