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的扩展 课件(共22张PPT)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的扩展 课件(共22张PPT)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9世纪中期的意大利
(1)1859年,撒丁王国首相加富尔收复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
(2)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3)1870年收复威尼斯和罗马,实现了国家统一
2.过程:
1.背景:
一、意大利、德意志统一国家的形成
加里波第
加富尔
1 意大利的统一
①实现了国家统一;
②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
3.影响:
一、意大利、德意志统一国家的形成
1 意大利的统一
新政府统一货币,成立国民银行,降低关税,修筑铁路。到19世纪末,意大利已是欧洲六强之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地图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各邦各自为政、关卡林立,关税、货币等均不统一。
最强大的邦国
普鲁士统一德国
2 德意志的统一
一、意大利、德意志统一国家的形成
(1)背景
国家分裂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 德意志的统一
(2)过程
①起用俾斯麦: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主张“铁血政策”的俾斯麦为宰相。
②武力统一:1864-1871年,普鲁士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三次王朝战争),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
③帝国成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
一、意大利、德意志统一国家的形成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积极: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欧洲头号、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
局限: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
2 德意志的统一
一、意大利、德意志统一国家的形成
(3)影响:
二、美国南北战争
(1)背景:经济发展,南北矛盾重重,斗争激烈
①领土扩张——西进运动
20世纪
美国领土扩张
西进运动
美国独立后,在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大批移民从东部迁往西部,这一现象被称为“西进运动”。大批印第安人被屠杀或被驱赶到更远的地区。印第安人的被迫迁徙之路,被称为“血泪之路”。
西进运动
购买
吞并
抢占
19世纪初
独立初
北部:自由州
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部:蓄奴州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二、美国南北战争
(1)背景:经济发展,南北矛盾重重,斗争激烈
②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1)背景:经济发展,南北矛盾重重,斗争激烈
③南北矛盾: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美国南北战争形势图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缺工业原料
缺销售市场
要提高关税
缺自由劳动力
输出棉花、工业原料
输入工业品
要降低关税
占有大量劳动力
二、美国南北战争
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武装冲突。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也不断展开暴动。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1854年,共和党在北方成立。同年,南方奴隶主企图用武力把奴隶制扩张到堪萨斯,于是在堪萨斯爆发了西部农民与来自自由州的移民,共同反对南方奴隶主的武装斗争。
(1)背景:经济发展,南北矛盾重重,斗争激烈
③南北矛盾:南北双方在关税、西部领土建州等问题上矛盾重重,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斗争尤其尖锐。
二、美国南北战争
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2)过程:
①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第一阶段:
1861年4月-1862年
北方节节失利
1860年,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
二、美国南北战争
(2)过程:
②林肯领导的联邦政府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赢得民众支持,最终击败了南方分裂势力。
材料一 《宅地法》
(1862.5)凡是美国公民,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土地,连续耕种5年后,这块土地就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材料二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9)自1863年元旦起,废除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二、美国南北战争
(2)过程:
③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内战结束,奴隶制被废除。
1864年,北方军队攻占南部同盟首都里士满。
1865年4月14日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被刺身亡
1865年南北签订战争结束约定
二、美国南北战争
(3)评价:
①进步:
A.联邦政府的胜利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②局限:黑人仍备受歧视。
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在美国,黑人等少数民族始终是二等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问题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近年来,美国种族歧视丑闻迭起。1992年白人警察殴打黑人司机罗德尼·金引发了洛杉矶大规模的种族冲突;1995年美国百万黑人在首都华盛顿举行大游行,提出了增进黑人团结,反对种族歧视的主张;1999年黑人迪亚洛在纽约被4名白人警察枪杀再次引发了抗议浪潮。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
二、美国南北战争
扩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
1861年,沙皇政府面临空前危机。
俄国农奴制1649年形成, 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属于地主的私有财产地主可以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处于社会最低层。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2)内容
①农奴制改革: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②其他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等,还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工业发展。
材料: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农民获得人身自由,并享有一般公民权,即农民有权拥有个人的财产,他们可以自由迁徙、婚配、从事工商业活动、缔结合同、进行诉讼等,地主应承认农民的人身和人格自由,不允许买卖和交换农民。
——选编自《农民改革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
扩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3)评价
①意义: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性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材料一 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000多万农民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出现了大批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农业生产商品化、专业化,农业机器被广泛采用,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发展。
材料二 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向地主缴赎买金。农奴主分给农民的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农民须立即付20%-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农民则在49年内每年向政府还本付息。
扩展: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三、日本明治维新
佩里
不开国就开火!
1853-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其他西方国家接踵而来,由于其船体为黑色,又不断喷出漆黑的浓烟,发出轰鸣,所以日本人称作“黑船事件”。
(1)背景:
②中下级武士组成“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恢复天皇统治。
三、日本明治维新
《五条誓文》: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三、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须各遂其志,使人心不倦;
四、破历来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1868年,睦仁天皇率领公卿大臣向“天地神祇”宣誓,颁布了新任统治集团对于日本未来国运走向的“五条御誓文”:
(2)内容:
①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②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
③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宪法肯定了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
三、日本明治维新
(3)评价:
积极: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富国强兵、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但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埋下祸根。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三、日本明治维新
君主立宪制确立: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和统揽一切,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专制色彩浓厚)
三、日本明治维新
17世纪
19世纪
18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意大利统一
德国统一
1775
1783
1789
1815
1861
1881
1868
1889
1870
1871
1640
1688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沙皇专制
革命:除旧布新的良药
新制:社会发展的探索
扩展:不可阻挡的潮流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