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公民基本权利课件(共49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公民基本权利课件(共49张PPT)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一课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笔记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文化权
其他权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殊保障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财产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
住宅不受侵犯
最基本、最重要
1、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2、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有何意义?
3、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的意义
学习目标
BY YUSHEN
小云的一家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 权
妈妈当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 权
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 权
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 权
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爷爷奶奶每个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被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他们开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
受教育
被选举
劳动
物质帮助
公民的基本权利范围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政治权利
1
探究与分享
14岁的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的说:“参加选举使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听了之后很兴奋,说:“等下次再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我也参加投票可以吗?”
看材料并思考:
材料中小岩的爸爸行使了自己作为公民的什么权利?
小岩有权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吗?为什么?
(1)条件:P35
①我国公民;②年满18周岁;③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重要性(地位):
投票选举人大代表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国籍条件
年龄条件
政治条件
一、政治权利
被剥夺政治权利正在监狱服刑的李某
已经退休的张爷爷

×
×
在华旅游的外国人
在校学习的初中生
×
少数民族

外出打工的农民工

请你判断:下列哪些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
小岩看到人们通过论坛、新闻评论、微信、微博等渠道,在网上发表言论,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利益诉求。
这是一种什么权利?行使这项权利对公民而言有何重要意义?
通过出版物表达思想和见解
为了共同目的组成社会团体
为了共同目的聚集到公共场所表达意愿
通过集体抗议表达不满
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
按照自己的意愿发表言论
出版自由
结社自由
集会自由
示威自由
游行自由
言论自由
2.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1)内容:
(2)意义:
政治自由
绝对自由
言论自由,是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一、政治权利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经审理,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探究与分享
3.监督权
①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①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要合法有序,实事求是。
(1)内容:
(2)要求/注意/怎样正确行使:
不能采取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的方式。
监督对象
一、政治权利
途径1:
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途径2:
信访举报制度
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途径3:
利用新闻媒体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
途径4:
新形式新方式
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网上评议政府。
拓展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
笔记2:公民行使政治权利有何意义?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P36
人身自由
2
某日,小岩和朋友在超市内购物完毕,当小岩经过出口时,报警器响了。保安一口咬定她偷拿了物品,命令她交出,否则就要搜身。期间,还用言语对小岩进行人身攻击。他们的争吵引得众人议论纷纷。小岩尴尬之余,只能同意让其搜身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然而保安并未搜到物品,后来发现是报警器出现了故障!保安虽然道歉,但朋友觉得其行为侵害了小岩的权利。
请大家分析一下,小岩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害?
人身自由
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1)内容: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侵犯人身自由的表现:非法搜身、非法逮捕、非法拘禁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P38
人格尊严权
名誉权
荣誉权
姓名权
隐私权
肖像权
二、人身自由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3)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侮辱
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是指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追究的行为。
诽谤
诬告陷害
权利 侵权表现
名誉权 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
荣誉权 非法剥夺他人荣誉、非法侵占他人荣誉、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侵害荣誉权人获得的物质利益
肖像权 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
姓名权 干涉他人决定、使用、改变姓名,盗用、冒用他人姓名
隐私权 散布、贩卖他人信息,偷窥他人,偷看日记、信件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考考你:下列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1.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他人。
2.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3. 某同学偷阅他人信件。
4.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
5. 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奖,小明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
名誉权
肖像权
隐私权
姓名权
荣誉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P38
3.住宅不受侵犯
二、人身自由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条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P38
二、人身自由
笔记3.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意义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P37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3
一天,警察小郑在执勤时听到有个女士高喊:“快抓住那个人!他抢了我的皮包。”只见前方一个男子抱着一个皮包在街头飞奔。为了尽快追上那个男子,小郑拦下一辆摩托车,出示警察证件,说:”您好!我是警察,前面有人抢劫,我想借用您的车追人,可以吗?谢谢配合!”车主二话没说把车和头盔给了小郑,小郑戴好头盔,飞身上车,追了上去,很快抓获那个男子,并把他带回公安局。处理完公务后,小郑把摩托车还给车主,向他表示感谢,并告知车主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向公安机关申请相应补偿。
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财 产 权
财 产 权 P39
意义: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三、社会经济权
内容 含义 表现
占有权 指的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 拥有自己的财务;拥有自己的专利等
使用权 指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 购买的房屋用于居住、开超市
收益权 指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 如出租自己的房屋、汽车获得的租金
处分权 指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 事实上的处分(如吃掉、用掉)和法律上的处分(如财产赠给、送给、卖给他人)
拓展延伸
最近小岩的爸爸买了一辆小车,小岩的爸爸就是这辆车的主人。
占有权
下雨天,小岩的爸爸有时会开车接送小岩上学放学。
使用权
小岩的爸爸注册了“滴滴打车”,经常接单载客赚钱。
收益权
最近小岩爸爸买房缺钱,决定把车卖掉,最终5万元卖给他人。
处分权
以案释法
毕业之后,小美在求职上遇到了难题,虽然自己拿着211高校的毕业证,求职时学历上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但有很多公司,却因为小美是一个女生,而没能将她录取。期间在面试一家外企时,面试官当场就明确对小美说,对不起,27岁以上单身女性不招。
该公司侵犯了小美的什么权利?
劳动权
劳 动 权
意义:①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三、社会经济权
以下图片反映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基本养老金上调
大病医保
低保
物质保障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内容
形式
三、社会经济权
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字典。
思考:1.国家为什么要做这些举措?有何意义?
内容: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保障措施: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1.受教育权 P40
四、文化教育权
公民进行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属于公民的什么权利?
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内容
国家举措
2.文化权
四、文化教育权
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其 他 权 利
其 他 权 利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课堂小结
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等)
(批评、建议 、申诉、控告、检举)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文化权
其他权利
平等权
宗教信仰自由
特殊保障
劳动权
物质帮助权
受教育权
财产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
住宅不受侵犯
随堂练习
5
牛刀小试:思考下列行为体现了公民的什么基本权利?
SMALL TEST: WHAT BASIC RIGHTS DO THE FOLLOWING BEHAVIORS REFLECT
1.小玲将自己的压岁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女童。
财产权
2.小张在大年初一至初三在单位值班,可以拿到三倍工资。
劳动权
3.清源村的张爷爷因为残疾、年迈领取低保金。
物质
帮助权
牛刀小试:思考下列行为体现了公民的什么基本权利?
SMALL TEST: WHAT BASIC RIGHTS DO THE FOLLOWING BEHAVIORS REFLECT
4. “希望工程”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受教
育权
5.春节期间,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
活动庆祝春节。
文化
权利
BY YUSHEN
随堂练习
04
1
一张选票,份量不小,珍惜权利,投好这票。宪法规定,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是(  )
A、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B、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可以享有
C、是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D、凡在我国居住的人都享有这项权利
A
BY YUSHEN
随堂练习
04
3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
①监督权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BY YUSHEN
随堂练习
04
4
为使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纠正不正之风,克服官僚主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  )
A、多种多样的权利
B、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的权利
C、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权利
D、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B
BY YUSHEN
随堂练习
04
5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有( )
C
A.①②
C.②③
B.①③
D.③④
①小军年满18周岁报名应征入伍
②小林的妈妈参加当地的人大代表选举
③小芳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
④小明的爸爸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
BY YUSHEN
随堂练习
04
6
张某的超市失窃后,怀疑是王某所为,于是向王某询问,王某拒不承认,随后张某便将王某关进自家仓库。张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
A
A.人身自由
C.劳动权利
B.政治自由
D.物质帮助权
BY YUSHEN
随堂练习
04
7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包括(  )
①平等权
②人身权利、政治权利
③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
④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