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 2.B 3.C 4.A 5.B 6.C 7.D 8.A 9.D 10.D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每空1分)11.(10分)(1)混合物 (2)ab (3)H2 (4)3Fe+4H2OFe3O4+4H2 (5)①2H2O2H2↑+O2↑ ②氢氧两种元素 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6)①溶剂 ②16 kg ③烧杯、玻璃棒12.(9分)(1)①糖类 ②有机 (2)①易降解、废弃后对环境无污染、节约石油资源能源等 ②二氧化碳和水 (3)ABC(4)在50℃时,相同浸泡液中,在12h~72h的浸泡时间内,玉米淀粉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5)①一氧化碳、炭黑等 ②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增大氧气的浓度13.(11分)Ⅰ.(1)①2KMnO4K2MnO4+MnO2+O2↑ ②收集的氧气不纯(2)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B ③密度比空气大 (3)>Ⅱ.(1)①不活泼 ②大 ③ACD(2)①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②C14.(10分)(1)①分解反应 ②CaO+H2O=Ca(OH)2(2)步骤一中的碳酸钙可能未完全反应(3)①混合液的pH逐渐增大,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则可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②单独的氢氧化钾溶液的pH(4)①氢氧化钾 ②氢氧化钙或碳酸钾 ③7(5)①酸碱中和反应放热,盐酸受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②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化学部分(本试卷共14道题,满分5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B是指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 B.石墨用于制铅笔芯C.酒精用作燃料 D.氮气用作保护气3.老年人患骨质疏松是因为缺少A.锌元素 B.铁元素 C.钙元素 D.碘元素4.某荔枝园旁边的水稻叶子发黄,并倒下了一片,应该向稻田施用的复合肥是A. B. C. D.5.刘敞所著的《爆竹》中有这样的诗句:“烈火琅玕碎,深堂霹雳鸣。”火药能产生“霹雳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A. B. C. D.6.正确的实验操作不仅可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性,还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7.2024年春运期间,4架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C919大飞机首次服务春运。制造C919大飞机用到很多钛合金材料。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钛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2 B.钛属于金属元素C.钛的原子序数为22 D.钛原子中的中子数为47.878.建立物质宏观与微粒的关系,利于更好的学习化学。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 事实 微观解释A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氧气分子体积变小B 湿衣服晾干 水分子不断运动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D 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9.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硝酸钾小B.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C.将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升温至,溶质质量不变D.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10.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段时间后,只有一个集气瓶中的铁丝生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瓶中的铁丝生锈 B.对比甲和乙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需要水C.对比甲和丙的现象,可知隔绝氧气可以防止铁生锈 D.对比乙和丙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需要水和氧气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40分)11.(10分)水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人类对水的探究从未停止过。【生活直饮水】直饮水机是能够制备或给付温水、热水和冷水的器具,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可直接饮用的水”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炭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过滤 b.脱色除味 c.消毒杀菌【水组成的探究】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3)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4)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5)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在实验室中通过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得出水是由 ② 组成的结论,判断的依据是 ③ 。【水的应用】(6)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 ① 。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② 。在实验室溶解氯化钠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 ③ 。12.(9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塑料曾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也有缺点,一是塑料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用去了大量宝贵的石油资源,二是塑料需要千百年才能降解,降解后会污染土壤,影响地下水质和农作物生长,科学家经过不懈的研究,从饱含淀粉质的玉米中制取乳酸,再经过聚合反应生产出颗粒状高分子材料聚乳酸,来替代盟料,被称为玉米塑料,如图1玉米塑料制品废弃后可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完全分解,成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组成部分。玉米粒中营养成分含量最多的是淀粉。玉米淀粉普遍采用的是湿法提取,浸泡是玉米淀粉提取工艺中的核心环节。在时,相同浸泡液中(水、亚硫酸钠溶液、乳酸溶液按8:1:1配比),测定浸泡时间与玉米淀粉提取率的关系如图2。现在和将来,玉米塑料还将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产品、工程、日用、农业、医疗等领域,它将变成盒子、瓶子和手机等产品,科技是多神奇啊!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玉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① 。从玉米中制取的乳酸属于 ②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2)玉米塑料制品相比塑料的优点是 ① 。玉米塑料制品最终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成的物质是 ② 。(3)玉米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循环,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A.玉米进行光合作用 B.玉米淀粉制取乳酸C.玉米塑料降解或焚烧 D.从玉米中提取出玉米淀粉(4)由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5)除了用石油为原料制塑料,石油也是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主要含有碳、氢元素,石油不充分燃烧会产生 ① 等污染物。使燃料充分燃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并减少空气污染。生篝火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将木材架空是为了 ② ,用扇子扇也会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 ③ 。13.(1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I.实验帮助我们研究物质的制法。(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造成的后果是 ②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②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其具有 ③ 的性质。(3)分子筛制氧机以空气为原料,将氧分子从空气中“筛”出去,从而获得高浓度的氧气。其原理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两种分子的大小是__________(填“>”或“<”)。II.实验帮助我们研究物质的性质。(1)金是重要的资源,对金属性质的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好的用金属资源。①“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黄金面罩经历悠久的历史仍然保存至今,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②《吕氏春秋·别类篇》载有“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表明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____________(填“大”或“小”)。③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下水命名。航母的飞行甲板,既能承受舰载机起降时产生的强烈冲击和摩擦,也能承受舰载机的尾焰炙烤,还能遭受潮湿盐雾的海洋大气环境侵蚀。由此可推知,制造飞行甲板的材料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A.耐高温 B.良好的导电性 C.耐腐蚀 D.硬度大(2)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A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 。要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必做的实验是 ② (填实验序号)。14.(10分)《礼记》等文献中记载古人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与石灰石灼烧后的固体、水混合制取氢氧化钾,用作纺织品漂洗剂。小组同学以“古法制碱”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项目一:实验室模拟古法制碱。【实验设计】制碱的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1)①步骤一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②步骤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③步骤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实施】在完成步骤一、步骤二实验后,立即进行步骤三实验,如图2所示。项目二:验证氢氧化钾生成。(2)为了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小组同学取图2烧杯静置后底部的少量固体,洗净后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固体中含有,证明步骤三反应发生。有同学提出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物质均未变质)。【分析交流】(3)同学们提出了新的思路:通过测量溶液的变化证明步骤三反应发生。经测定:常温下饱和溶液的为12.7,实验室配制的溶液为11.3。重新做步骤三实验,向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分3次加入步骤二得到的悬浊液,分别测得烧杯内混合液变化后的数据如下: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12.2 13.2 14.0小组同学通过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认为可以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依据是 ① 。为了进一步验证有生成,还应测定的数据是 ② 。项目三:处理碱性废液。(4)为了防止污染,同学们对上述实验产生的 性废液进行处理。理论上推断碱性废液中一定含有 ① ,可能含有 ② 。同学们向装有碱性废液的烧杯中,边注入稀硫酸边搅拌,当测定约等于 ③ 时停止搅拌,再将废液排放。【分析交流】(5)在处理大量碱性废液时,建议使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其原因是 ① 。处理过程中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②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选项 A C B A D A ACD ABD AD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2 分)10.大;信息; 11.做功;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2.静止;小;13.远视;凸; 14.增大;不受; 15.15;1:2;三、作图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 分)F16. 17. F=G四、实验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24 分) G18(6 分)(1)用搅拌器搅拌;(2) ;(描点 1 分,作图 1 分)(3)保持不变;(4)C;(5)适当增加冰的质量;撤掉酒精灯等(合理即可)19(6 分)(1)调整小车的释放的高度;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2)便于控制撞击后木块移动的方向;撞击木块中央;使木块沿木板长边平行方向运动;木块走直线等(合理即可)(3)1、2、3; 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大20(6 分)(1)烛焰; 使像(始终)成在光屏中央;(2)大小;(3)B;虚;(4)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合理即可){#{QQABaQSUogAAAIAAARhCQQngCAKQkBEAAAoOgAAMIAAAyANABAA=}#}21.(1)断开;右;(2)0.24;10;(3)B;(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I1-I2)R0/I2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22.(6 分)解:(1)改变力的方向———————————————————————————————————(1 分)(2)G=mg=1.5kg×10N/kg=15N————————————————————————————(1分)(3)W=Fs=Gh=15N×15m=225J———————————————————————————(1分)G 人=m 人g=60kg×10N/kg=600N——————————————————————————————(1 分)∵静止在水平面上∴F 压=G 人———————————————————————————————(1 分)2 4p=F 压/S=600N/0.06m =10 Pa————————————————————————————(1分)答:略。23.(8 分)解:(1)由图甲可知,当只闭合开关 S1和 S2时,电阻 R2单独连入电路中,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电源电压不2变,由 P=U /R 可知,此时电火锅的电功率最小,处于低温挡;(开关闭合断开状态说准确即可)———————————————————————— (1分)(2)只有 S2断开时,电阻 R1单独连入电路中,2 2P1=U /R1=(220V) /44Ω=1100W————————————————————————(1分)(3)W=E= =1/600kW——————————————————————— (1 分)t=1min=1/60h当只闭合开关 S1和 S2时,电阻 R2单独连入电路中,P2=W/t=1/600kW h/1/60h=0.1kW=100W———————————————— (1 分)(4)Q 吸=cm△t=4.2×103J/(kg ℃)×2kg×10℃)=8.4×104J———————————— (1 分)当闭合开关 S1、S2、S3都闭合时,电阻 R1、R2并联连入电路中,总功率最大,处于高温档;P=P1+P2=1100W+100W=1200W———————————————————————————— (1分)5Q 放=W=Pt=1200W×100s=1.2×10 J———————————————————————— (1分)η=Q 吸/Q 放=8.4×104J/1.2×105J=70% —————————————————————— (1 分)答:略。24.(8 分)(1)①省力; ②增大; ③增大;(2)①1.7; ②300;6; ③0.1;(3)增加 A 点力臂:托盘远离支点;减小 B 点力臂:触电(B 点)靠近支点;增大 A 点力臂与 B 点力臂比值等适当增大电源电压适当增大 R0的阻值(答案合理即可){#{QQABaQSUogAAAIAAARhCQQngCAKQkBEAAAoOgAAMIAAAyANABAA=}#}初三练习卷 物理、化学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 2 分;第 7~9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在二千多年前,《墨子·经下》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图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A.日晷计时 B.水中倒影 C.筷子弯折 D.雨后彩虹盛夏,从冰箱中取出一瓶矿泉水,一段时间后瓶外壁上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形成过程属于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3.2023 年 8 月 6 日,在成都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跳远决赛中,中国选手张景强荣获金牌。他经过助跑、起跳、上升到空中最高点和下落过程四个阶段的简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3 题图助跑时,速度越大,受到的惯性越大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上升到空中最高点时,受到平衡力D.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北方冬季,利用家中安装的暖气片,进行水暖供热,有效解决了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 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暖气中选择水作为介质主要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的特性 B.暖气给室内供热是利用了做功的方式增加了空气的内能C.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是因为暖气周围的空气的温度升高密度变大 D.锅炉燃烧使用的煤炭属于二次能源“安全用电,警钟长鸣”,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线和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后仍继续使用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接在一个插线板上同时使用 C.家用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扑灭D.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要先断开电源开关如图所示,大人和小孩分别坐在跷跷板的两侧,当两人双脚离地后最有可能让跷跷板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的是A B C D第 6 题图科技强国,成就中国梦。以下是我国近年来自主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其中涉及的物理 知识说法正确的是华为麒麟 9000S 芯片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中国人造太阳——核聚变装置“东方超环”的反应原理与氢弹相同发射“天舟一号”的火箭主要用液态氢作为燃料,选择该燃料的原因是它的热值大如图甲所示是“磁浮地球仪”。在地球仪中装入条形磁铁,底座中的电磁铁就可将其“悬 浮”在空中,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第 8 题图A.其工作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B.电磁铁的上端为 S 极电源的左端为负极滑片 P 向右移动可增加地球仪“漂浮”的高度物理课上。老师将整个橙子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将其切成大小两块,再 次投入水中(杯中水量不变)。发现大块仍漂浮、小块缓慢沉入水底,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大块橙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小块橙子缓慢沉入水底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 C.两块橙子受到浮力之和等于整个橙子受到的浮力D.甲图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大于乙图中杯底所受水的压强第 9 题图二、填空题(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更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既能说明固体传声要比气体传声速度更 ,又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在学校科技节活动中,小明用饮料瓶自制了火箭模型,如图所示,他在瓶子的内侧壁安装了一个遥控电火花发生器(按下按钮会产生电火花)。演示时从瓶口喷入雾状酒精并盖上锥形纸筒,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纸筒立即飞出,燃气推动纸筒飞出的过程相当于内燃机的 冲程,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 。第 11 题图 第 12 题图12.2023 年 5 月 28 日,国产大飞机 C919 成功实现商业首飞,如图所示,以机窗为参照物飞机机翼是 的(填“静止”或“运动”),飞机机翼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流速越大 的位置,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13.小明发现爷爷最近一段时间看不清近处的小字,但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学习了有关透镜知识后,判断爷爷可能患上了 (填“近视”或“远视”)眼病,需要配戴 透镜矫正(填“凹”或“凸”)。14.2022 年 4 月 21 日上午,大连地铁五号线 04 标盾构隧道全面贯通,其中使用到的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是基建的核心装备,如图所示,盾构机前端安装了锋利的刀盘,是为了 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击碎后的石料由传送带运输,当石料与传送带一起匀速水平前进时,石料 (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9V,灯泡 L 和定值电阻 R 的 I-U 图像如图乙所示, 定值电阻 R 的电阻为 Ω,闭合开关 S,灯泡 L 和 R 消耗的功率之比 P1:P2=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三、作图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一束光线斜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甲 乙第 16 题图 第 17 题图如图甲所示,是辽宁省博物馆馆徽原型玉猪龙。请你在图乙中重心 O 点画出它静止在展台上时的受力情况。四、实验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24 分)18.(6 分)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环境温度大于 0℃。第 18 题图实验中,为了使试管中碎冰的各处温度趋于一致,应该 (选填“用搅拌器搅拌”或“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 t/min 0 1 2 3 4 5 6 7 8 9温度 t/℃ ﹣6 ﹣3 ﹣1 0 0 0 0 0.5 1.5 3.5状态 固态 固液同存 液态根据表格中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得出:冰熔化时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 。实验中,0~2 min 冰的温度由-6℃升高到-1℃,7~9 min 水的温度由 0.5℃升高到3.5℃。在这两个时段加热时间都是 2 min,但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却不同,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水由于蒸发质量变小了 B.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减小了C.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D.冰吸收的热量比水多某小组做实验时发现冰熔化时间太短,为了增长时间,可采取的做法是 。19.(6 分)小明在查找相关资料时发现,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因为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基于此小明猜想物体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速度有关,要进一步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 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通过 控制小车的初速度,通过 间接反应小车动能的大小。第 19 题图本实验使用小车相比使用小球的优点是: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第 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分析第 1、4、5 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实验次数 1 2 3 4 5小车的质量 m/g 10 20 30 10 10小车释放的高度 h/cm 5 5 5 10 15木块移动的距离 s/cm 10 18 29 38 86由结论可知,高速公路上小汽车限制的最高速度比大卡车限制的最高速度(填“大”或“小”)。20.(6 分)小明发现用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像;而用该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能看见正立、放大的像。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和倒正可能与物距有关。为了验证此猜想他找来一些器材:带刻度尺的光具座、焦距为 15cm 的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等。实验前,小明调节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 的是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从 0cm 刻度线处逐渐移动至 35cm 处过程中时,发现在光屏上成的像由倒立缩小变为倒立放大,则说明凸透镜成像的 与物距有关;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继续向右移动蜡烛,发现光屏上出现一个大小变化的圆形光斑,且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在光屏上看不到烛焰的像,如图所示,则需要进一步在(填“A”或“B”)处观察到是否有烛焰的像;接着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眼 睛直视光屏看不到像,则说明此时成的是 像,进一步说明凸透镜成像的虚实与物距有关;通过上述探究过程,小明终于明白了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和倒正与物距有关。第 20 题图同组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是否正确 。21.(6 分)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定值电阻 Rx 的阻值。第 21 题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动到最 (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2.4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A,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实验中通过移动滑片位置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计算出 Rx 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填字母)。A.寻找普遍规律 B.减小误差上述实验完成后,他们想测量铭牌模糊不清的滑动变阻器 Rx 的最大阻值,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但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R0),请将他们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I1;②闭合开关 S,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I2;③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Rx= (用 I1、I2 和 R0 表示)。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22 分)22.(6 分)周一清晨,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护旗手小明将五星红旗升到 15m 高的旗杆顶端。如图所示,小明注意到在旗杆顶部装置有一个定滑轮,已知学校国旗总质量为 1.5kg(g取 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求:定滑轮的作用是什么?国旗所受重力?国旗匀速上升 15m 过程中,拉力对国旗做的功?;升旗手在向国旗行注目礼,已知他的质量为 60kg,站立时与地面的接触的面积为 0.06m2,则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第 22 题图23.(8 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家用电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多档位电火锅,有高温、中温和低温三个挡位,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 和 R2 均为阻值一定的电热丝,其中 R1=44Ω,并且 R1<R2。(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分析说明当电火锅处于低温挡时,各开关处于怎样的状态?只有 S2 断开时,该电火锅是中温档,则此时的功率是多少?若小明关闭其他用电器,只让电火锅在低温挡单独工作 1min,他发现家里图乙所示的电能表转动了 5r,则此时电火锅低温档的功率是多少?小明发现:高温档正常工作 100s,可使锅内 2kg 的水升高 10℃,则该电火锅的加热效率是多少?第 23 题图24.(8 分)某物理实践小组设计了一种质量测量装置(电子秤),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下面是该小组同学交流的实践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内容。[项目分解]制作质量测量装置;应用质量测量装置。[项目实施](1)制作质量测量装置:经过课堂学习,某物理实践小组设计了一种质量测量装置,其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6V,电阻 R0 为 120Ω,电压表量程为 0~3V(可显示质量大小),R1 是力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O 点是杠杆 ABO 的支点,托盘固定在 A 点,AO: BO=5:1。托盘及杠杆组件的质量忽略不计,g 取 10N/kg。请回答下列问题:第 23 题图①托盘中加入物体时产生的力作为动力,该杠杆 OBA 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 “费力”或“等臂”)。②由图像乙可知,力敏电阻 R1 的阻值随着压力的减小而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当托盘所受压力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应用质量测量装置:①检托盘不受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V。(保留一位小数)②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力敏电阻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N,电子秤能称量的最大质量是 kg。③托盘中放 2kg 物体时,电路消耗总功率是 W。[项目优化](3)优化:为了提高质量测量精确度,再次设计测量装置时,可以通过方法实现。(写一种方法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4月大连市中山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答案.docx 2024年4月大连市中山区九年级一模物理试卷答案.pdf 化学部分.docx 物理部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