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中国近代史 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历史与社会中考复习——中国近代史 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考复习——中国近代史
一、单选题
1.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如下图)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座纪念塔位于(  )
A.南昌 B.南京 C.武汉 D.北京
2.一位老八路军说:“当我们听说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时,我们立时呆呆地立在那儿,没有眼泪,它早干了……想笑,因为我们胜利,想哭,那是为我多难的祖国母亲,我们只说了一句话‘我们胜利了’……今天是我们子孙应该时刻铭记的日子。”“今天”是(  )
A.1945年8月5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5年9月2日 D.1945年9月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虎门销烟 D.收缴鸦片
4.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5.1937年底,六周之内,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
A.天津 B.武汉 C.南京 D.徐州
6.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你认为他可能被人们称呼为(  )
A.老爷 B.大人 C.先生 D.陛下
7.如图是《清帝退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  )
A.资本主义 B.封建帝制 C.封建制度 D.帝国主义
8.以下能达到右图效果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9.“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①南昌起义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0.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反映出(  )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1.近代中国人民一直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以下斗争没有促使中国政权更替的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1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13.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
①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部条件”主要有(  )
①共产国际努力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抗日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合作的步伐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后来,孙中山将其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学说,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共产党认为应该联合全国各革命党派,组成民主联合战线。
(1)材料一革命纲领中反映“民生”思想的内容是什么?而真正实现这一“民生”愿望的历史事件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概括当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怎样的民主革命任务,并由此开辟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
(3)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30年代是如何联合其他党派逐步推进民主革命进程的?她领导中国走向光明的史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7.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首来时路,波澜壮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湖有幸载红船。举锤镰、立宣言、震撼九州,志破九重天……井冈山、大别山、万里长征、胜利到延……”——姚俊明 《江城子·忆昔》
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党员数量及成分构成变化
  总人数 工人 知识分子 农民 其他
1927年 1万多 53.8% 19.1% 18.7% 8.4%
1928年 12万左右 10.9% 7.2% 76.6% 5.3%
材料三:
(1)指出诗歌中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2)你可以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信息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三、综合题
18.九年级某班开展“追寻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专题探究活动。请你根据他们搜集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有何进步之处?
(2)在“八七”会议方针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用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七大后,为“争取光明的前途”所作出的努力。其结果如何?
(4)请说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
19.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十分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自己,带领中国人民
不断取得胜利。据此回答:
(1)中国共产党是勇于自我纠错的政党。请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列举两例说明中国共产党 勇于纠错,不断推动中国革命进程。
(2)中国共产党是敢于开拓创新的政党。请问 20 世纪 20-30 年代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创新成 果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是善于团结合作的政党,合作中产生了巨大力量。请问哪些史实能说明以 上观点。
20.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不朽功勋,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阐明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郑重重申了维护祖国统一的严正立场和坚定决心。
(1)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用民国纪年法,表示为(  )
A.民国107年 B.民国105年 C.民国103年 D.民国104年
(2)共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现实意义?
(3)孙中山革命生涯对我们的启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指挥发动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因此“军旗升起的地方”是指南昌,在这里创建了人民军队。本题的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南昌起义的相关知识。
2.【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中老八路的话主要反映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据所学知,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题中的“今天”是1945年8月15日。
AC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项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
3.【答案】C
【解析】【分析】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被誉为是“中国禁烟第一人”。故“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虎门销烟。
ABD三项都不是“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C项虎门销烟是“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虎门销烟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知道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4.【答案】D
5.【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937年底,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可知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是1937年12月底日本发动的南京大屠杀,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国时期称谓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称谓方面取消“老爷”“大人”之类 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因此身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可能被称呼为“先生”或者“君”。故答案选C。
【点评】知道中国称呼变化的过程。
7.【答案】B
【解析】【分析】A.资本主义,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清朝皇帝退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表明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封建制度,不符合题意;
D.帝国主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理解回答,注意看懂题干信息分析理解。
8.【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图片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被推翻,能达到如图效果的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故本题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分析】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①④不符合题意。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成立了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是国共两党第一次精诚团结合作的结果。②③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10.【答案】B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国民党一大上,中国共产党党员也加入了国民党委员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不符合题意;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不符合题意;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11.【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没有促使中国政权更替;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建立南京国民政府,解放战争胜利后,建立了新中国,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能力。
12.【答案】A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相关知识。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 和山东) "他的胸膛"是指中原地区。1947年6月,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被形象的成为"插上一刀",揭开了解放战争的战略反攻。故答案选A.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扭转了全国战局,是人 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BCD项都是解放战争后期的战争,与材料体现的解放战争的有国民党重点进攻到我军战略反攻的时间阶段不符。
【点评】要求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发生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当时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北洋军阀成为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中国人民的最主要敌人,两党都把反帝反封建作为其革命目标。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①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控制与侵略不是原因,与题目无关;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发生时,孙中山已经逝世。
D项②④是题干材料里的“内部条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及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 “内部条件”的解题关键 。
14.【答案】D
【解析】【分析】①共产国际努力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外部因素,不符合题意;
②“打倒列强,消灭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部条件”,符合题意;
③抗日战争的爆发加速了合作的步伐不符合史实,抗日战争的爆发加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步伐,不符合题意;
④五四运动使孙中山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决定改组国民党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部条件”,符合题意,因为从中国国内的条件来看,当时国共合作是适应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要求,结合大革命的过程可以看出,当时打倒列强,除军阀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D项②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内部条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15.【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变革人心”是指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西方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中国的这一性质的运动是新文化运动;“改变政令”是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这一性质的运动是政治革命;“有形的物质”是指西方的工业革命,中国的这一性质的运动是洋务运动;由此可知,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D项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是按照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的说法,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中国近代化进程及学生通过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得到所学知识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变革人心”“改变政令”“有形的物质”分别在中国的表现形式,然后得出答案。
16.【答案】(1)平均地权。土地改革。
(2)反帝反封建,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力量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材料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其中“平均地权”反映了“三民主义”当中的民生思想,主张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但是这一思想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成功地实施;直到新中国成立,实行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打破了几千年来封建土地制度,广大农民真正地实现了解放。
(2)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承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为了摆脱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扼杀,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农村开展革命,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口号。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革命。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摒弃前嫌,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提议联合一切党派建立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促使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本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平均地权。土地改革。
(2)反帝反封建,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一切力量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学生的归纳能力。 掌握三民主义和土地改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关知识。
17.【答案】(1)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红军长征(三例即可)
(2)从1927年到1928年,党员的数量大大增加;从1927年到1928年,党员主体成分由工人阶级变成农民阶级。
因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共产党,所以共产党员成分构成发生了变化,农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图1: 国统区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通货膨胀:图2: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图3: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战略方针得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中共一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红军长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南湖有幸载红船”可以得出中共一大的召开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根据“井冈山”可以得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根据“万里长征、胜利到延安”可以得出红军长征。
(2)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表格信息。第一小问信息,根据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党员数量及成分构成变化”表格可知,从1927年到1928年,党员的数量大大增加;从1927年到1928年,党员主体成分由工人阶级变成农民阶级。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共产党,所以共产党员成分构成发生了变化,农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图片信息。图1国统区“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反映了国统区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通货膨胀,图2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图3毛泽东转战陕北说明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战略方针得当。
故答案为:(1)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红军长征(三例即可)。
(2)从1927年到1928年,党员的数量大大增加;从1927年到1928年,党员主体成分由工人阶级变成农民阶级。
因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共产党,所以共产党员成分构成发生了变化,农民的比例大幅度增加。
(3)图1: 国统区经济上陷入崩溃的境地,通货膨胀:图2: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图3: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战略方针得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一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红军长征,工农武装割据,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18.【答案】(1)192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3)参加重庆谈判;为反抗国民党专制独裁而进行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建立了新中国。
(4)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从幼稚走向成熟。
【解析】【分析】(1)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由中共一大制定的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共二制定的党的奋斗目标可以看出,中国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1927年,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率部进军井冈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3)中共七大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光明的前途”所作出的努力有参加重庆谈判;为反抗国民党专制独裁而进行解放战争;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结果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4)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从幼稚走向成熟。
故答案为:
(1)192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3)参加重庆谈判;为反抗国民党专制独裁而进行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建立了新中国。
(4)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从幼稚走向成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解决问题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19.【答案】(1)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参加这次会议的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打击了列强和军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 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解析】【分析】(1)1927年八七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使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1935年遵义会议,会议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遵义会议结束了“左” 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 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20世纪30年代,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创了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
(3)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等。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故答案为:(1)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确立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参加这次会议的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断;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2)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3)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创办黄埔军校,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战争,打击了列强和军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 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战胜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0.【答案】(1)B
(2)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团结海内外华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要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民国纪年法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元年是1912年,所以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是民国105(2016-1912+1)年。故选B。
(2)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现实意义。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团结海内外华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要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要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民国纪年法、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