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专题★★2024年 高考作文考向应用写作、思辨写作2024年九省联考四道作文题有三道都是旨在考查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比如——江西、新疆卷作文“专业选择”广西、吉林卷作文“赠送礼物还是现金”安徽、贵州卷作文“文化遗产”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写作,我们称之为应用写作。2024年九省联考四道作文题有三道都是旨在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广西、吉林卷作文“赠送礼物还是现金”河南、黑龙江、甘肃卷作文“交错带”江西、新疆卷作文“专业选择”我们不难看出,作文思辨走向隐性的,注重现实性思辨、生活化思辨,而非以往那种显性思辨、抽象思辨。无作文不思辨。思辨是作文的内核、作文的灵魂。只有思辨,才能体现思想的深度,只有思辨,才能获得高分。最新各地模拟题 也印证这种倾向2024年唐山一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提到,安全韧性城市是指在逆变环境中具备耐受、适应和迅速恢复能力的城市,其实个人、团体、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很多事物都需要应对各种内外冲击和压力的“安全韧性”。请以“安全韧性”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广州一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深圳一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一条河流曲折向前,不只是为了抵达大海,也是为了流经更多的土地。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石家庄一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媒介素养一般是指理解、鉴别、选择、评价以及有效利用传媒信息的自觉与能力,如批判性思维、信息筛选能力等。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然而大量信息有时也会误导我们,或给我们带来烦恼,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学校将以“涵养媒介素养,适应网上‘新集体生活’”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请你为学校公众号写一篇文章,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两种:请就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及提升媒介素养的方法,谈谈自己的认识。②讲述你与某种媒介发生的故事,来展示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表达你的思考和感受。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山西一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文。(60分)材料一:现代文阅读Ⅱ(“君不见”)一文中,主人公年轻时参加革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年老后选择捐赠了自己的财物,而不是把它们留给子女,她认为“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手”。像她这样无私贡献的革命英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材料二:当下有些青年人无视自己的责任和老人的权利,一味地“啃老”,使得老人们苦不堪言。这是现实问题,其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1)对于“君不见”的人生选择,你是怎样看待的?请作为高中生的你给“君不见”写一封信,体现你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认识与思考。(2)假设“君不见”是你家乡的一位英雄,请以现代文阅读Ⅱ《“君不见”》一文为基本素材,发挥想象,为她撰写一篇人物通讯。(3)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就“责任与权利”问题,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南昌一模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高考之前,我们要经历多次模拟、适应训练和测试,以充分的准备走向考场。那么,我们面临的未来生活是否也都能做到事事有备而来?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八省八校T8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ChatGPT横空出世,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接踵而至,很多文字从业者受到冲击,但是那些优质的原创作者依旧无法取代;Sora即便威胁影视工作者,但是无法淘汰那些有无限创意的人。所以与一般人和智能机器人相比,未来你最大的优势应在于:如果你是编剧,要能写出构思更为巧妙的剧本;如果你是模特,要有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医术精湛还要更有人文情怀;如果你是保姆,要更有情趣更懂生活……AI时代,我们当何去何从,值得每一位新青年的思考。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 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当“以变应变”,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不妨“以不变应万变”。2020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一场疫情,改变了太多,而且还将对世界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有人说,新冠疫情过后,”旧世界“不复存在”,“新世界”喜忧参半。更有学者认为,“我们正见证人类历史大转折,世界快速向中国倾斜”。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深刻的变化,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是“以变应变”,还是“以不变应万变”?是锐意“变”,还是坚守“不变”?为此,学校校刊开辟名为“指点江山”的时评专栏,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提升认识、明确使命。请结合上述内容,选取一个或几个方面,联系实际,积极撰文投稿,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上岸”是当前使用频率较高的网络用语,一般就是指终于通过了某次考试成终于完成了某项既定的目标。有人说,生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上岸”,才能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稳定的大陆。也有人说,人生若只剩下“上岸”,人就会被一个又一个的“任务”适赶,再也无法享受随机和未知带来的惊喜。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现代文阅读(三)中,迟子建笔下的鄂温克民族在向现代文明进发的同时,也告别了自由的山林、空灵的星空,辞别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否随着现代文明进程的发展,原本传统的生活就一定会消失呢?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想要摆脱焦虑,有人却说“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异想天开”常用来批评不切实际的想法;然而,有人认为,“异想天开”是激发人们改变现实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现代文阅读Ⅱ讲述了一个摆渡者的故事,他本来并不喜欢这个身份,但由于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从此以行动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摆渡者”。在这个一切都正被或将被重新定义的年代,我们又该如何定义我们自己呢?请结合你的思考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袁隆平不打算退却。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以上材料选编自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或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故宫带起博物馆文创的热潮,非遗文创走上“活化”之路,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破题点的《典籍里的中国》一经播出就迅速“火出圈”,正可谓“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同时,蜀绣、《千里江山图》等元素化身游戏形象,昆曲邂逅咖啡拉花工艺,传统文化正悄然成为创意经济的重要引擎,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符号。阅读材料,请你以“文化中国”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认识。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从语言文字运用的材料可以看出,现在很多作家都在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礼赞生命和生存。2000年时,为了强调人类在地质和生态中的核心作用,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保罗·克鲁岑提出了“人类世”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已经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人类世”虽然是地质学上的名词,但却提供了人与自然关系研究的新视角。读了以上材料,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高考作文方向联考作文精准分析及高品质范文2024年九省联考透露着极为重要的信息其对2024备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联考透视·考向 I与预测、对策联考透视·考向II与预测、对策联考透视·考向Ⅲ与预测、对策联考透视·考向Ⅳ与预测、对策时代之声 成长之思 文化之味 生活之感2024联考·高品质范文集每一篇范文都有思想高度,符合时代之精神每一篇范文都具思维深度,凸显理性之思辨每一篇范文都是逻辑严密,体现结构之严谨每一篇范文都堪称典藏级佳作熟读、常读,借鉴、模写,必见奇效四省联考·安徽、云南作文之天花板范文百年中国之美,美在崛起的故事时代碰撞,造就一个大美中国九省联考·河南、黑龙江、甘肃作文之天花板范文于时代的交错带,激荡复兴的春潮千年变局,青年当与祖国同频2024年T8联考·“新闻写作经验”作文之天花板范文立心立命力创,千秋作卷,山河为答九省联考·江西、新疆作文之天花板范文航空航天,志所趋、爱所向源自梦想、出于挑战、应乎情怀名校联考·“互联网与世界的远近”作文之天花板范文远与近,取决于独立、清醒的内心2022年新高考Ⅱ卷作文之天花板范文忠于选择,在创造中成就未来九省联考·广西、吉林作文之天花板范文传心灵之情、赴文化之约坚守文化传统,摒弃金钱思想九省联考·安徽、贵州作文之天花板范文敦煌莫高窟,文化艺术的圣殿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与时代脉动遇见剪纸——指尖跃动的中华符号2020年新高考Ⅱ卷作文之天花板范文带你走近海南儋州2024年四川部分地区联考作文范文现代文明,是继承与创新的融通2024年深圳一模作文范文当像河流一样去梦想、塑造、润泽2024年浙江三地一模作文范文在构筑与突破中书写青春华章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之天花板范文以青春之我,报青春之国——5月4日学生集会上的演讲滚烫的土地,火热的青春——10月1日晚写给父母的信追寻知识光芒,绽放青春之光——9月15日写给同学的信亲炙五四精神,担当复兴重任——观“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有感2015年新课标Ⅰ卷作文之天花板范文执法,应有社会的温度——致办案警察的一封信您必当知爱、守规、敬法——致陈先生的一封信君之举措,着实让人钦佩——致小陈的一封信筑梦未来,梦飨青衿。以上60篇天花板级范文由微信zgcy156整理上传。每一篇都有清晰、可感、可学的行文脉络。熟读、常读,借鉴、模写,学生或必学会如何定向开篇,如何思辨行文、如何联系现实,如何收束扣题,从而能够轻松建构出具有思辨色彩的考场佳作。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范文故事赋能青春,青春赋能中国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范文无远弗届,穷山距海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范文不以强喜,不以弱悲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范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2023年名校模拟作文范文秉速度,持跨度,赴未来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范文拒作时间之奴,理性主宰青春2023年天津卷作文范文共道、实践,担时代使命2022年新高考Ⅱ卷作文范文不负选择,勇于创造,成就未来2022年浙江卷作文范文走创新之路,做鲲鹏青年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范文处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2021年北京卷作文范文论生逢其时2023年新课标Ⅱ卷作文范文辟一方空间,让青春蝶变升华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范文筑本手之基,抵妙手之境2021年全国乙卷作文范文青春启航,需修身明义笃行2020年全国Ⅲ卷作文范文设计人生,与国家同频共振2022年天津卷作文范文寻常烟火,需青春的守护与奉献2020年全国Ⅱ卷作文范文以青春之名,共创美好未来2020年浙江卷作文范文找准定位,不负青春与家国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范文一屋不扫,何扫天下2020年江苏卷作文范文塑造自己正确的未来模样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范文推进绿色发展,共筑生态长城2022年名校模考作文范文用“微光”照亮时代、改变中国2013年江苏卷作文范文莫惊扰,让生命安宁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范文继承发展创新,成长三境界2023年名校高三特训作文范文培养科创意识,担当时代使命2023年名校联考作文范文博采以筑基,创新以致远2023年名校模考作文范文创新让传统文化“活起来”2019年上海卷作文范文于碰撞中听回响2017年全国Ⅱ卷作文范文自信图强,家国天下2019年北京卷(选)作文范文文明的韧性2022年高考模拟作文范文青年当以三气,筑梦青春中国2022年名校二模作文范文守界者坚,跨界者勇2022年上海卷作文范文看重结论,更要敢于发问2023年名校联考作文范文知进能退,成就通达青春2022年名校模考作文范文前行中的终点与起点2023年名校模拟作文范文美育之旨,在于育化、更在于创造2023年名校联考作文范文让美感驻进灵魂深处2022年名校期末作文范文美育是教育的刚需2016年全国Ⅱ卷作文范文三管齐下,全面提升语文素养2023年名校期中作文范文以理论引路,以实践笃行2023年全国乙卷作文范文携手同进,共襄赴远2020年北京卷作文范文让青春与时代芳华共振2022年名校联考作文范文萤火点亮青春,炬火照亮中国2023年名校联考作文范文我因团队而存,团队因我而在2021年新高考Ⅱ卷作文范文运笔承其道,撇捺筑青春2018年全国Ⅱ卷作文范文突破桎梏,认清本质2016年全国Ⅰ卷作文范文教育之道,不可任性2015年安徽卷作文范文探索,让你认清本质2023年高考模拟作文不懈怠于过程,不执着于结果2023年名校模拟作文范文秉立身,守行道,莫求功名天地间2023年名校联考作文范文享受过程,收获美好2023年名校模考作文范文脱掉“长衫”,用奋斗实现青春价值2023年高三质检作文范文以定力、活力,缔造青春魅力2022年名校期末作文范文以有为之我,创可为之境2023年名校联考作文范文德与才兼备,青春方能致远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范文海纳百川,行稳致远2016年全国Ⅲ卷作文范文让创新与责任同行筑梦未来,梦飨青衿。以上60篇天花板级范文由微信zgcy156整理上传。每一篇都有清晰、可感、可学的行文脉络。熟读、常读,借鉴、模写,学生或必学会如何定向开篇,如何思辨行文、如何联系现实,如何收束扣题,从而能够轻松建构出具有思辨色彩的考场佳作。常读、熟读思想性、思辨性、逻辑性强的范文可以快速提升作文分数因为常读、熟读,学生可以快速学到如下建构佳作的方法:如何让立意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符合时代精神;如何设置凝练鲜明的标题,且契合主题;如何依托材料定向开篇落笔,顺势提出中心论点;如何以思辨视角设置递进式、并列式、对照式分论点;如何使用厚重感、时代感的论据及名人名言;如何紧扣思辨主题采用多种论证方法严谨论述、透彻说理;如何巧妙运用技法包括关联词进行层与层之间的过渡;如何联系社会现实,关照当代青年;如何简洁收束,强化中心论点,彰显写作的时代意义等。一言以蔽之,熟读、常读经典范文,比学习具体章法更有效。附:2024年武汉二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写作。(60分)2013年至2023年,习主席10年10篇新年贺词,宛若一本“国家相册”。这本“国家相册”,定格了许多“中国瞬间”。这些“中国瞬间”由普通人创造;积微光聚烛照,累瞬间成永恒。“中国瞬间”给正在成长的我们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范文引领平凡微光,照亮中国的大江大河文|考生十年新年贺词宛若一本“国家相册”,记录了十年闪光的“中国瞬间”。其中的许多帧皆由普通人创造。这由普通人散发出的一束束平凡微光,簇拥汇聚成炬火,已然照亮时代中国的大江大河。这十年,我们讴歌伟大,但我们更关注平凡。我们将永远铭记袁隆平、屠呦呦、南仁东、樊锦诗等等这些璀璨的名字。同时,我们更应将最深情的目光,投向那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国家相册”里有无数的非凡瞬间:“曦和”逐日、“嫦娥”揽月、“蛟龙”探海、“复兴”飞驰……一束束微光照亮了惊艳世界的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速度。我们致敬这无数平凡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同样致敬十年间这样的平凡者:用生命书写“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戍边战士,把嵌入皮肤的深痕称为“天使印痕”的抗疫医护人员,手脚磨出血泡却依然笑说这是“勋章”的抗洪勇士们……这无数平凡者都在时代的赛道上散发着微光,束束微光照亮了祖国的山河!我们也要致敬十年间这样的普通人:心有百姓、脚沾泥土,用短暂而精彩的一生谱写赤城之歌的大学生,苦苦求学走出大山后又毅然回乡行医的“溜索女孩”,纵身跳江救人、后又将获得的爱心款捐赠给家乡贫困学子的外卖骑手……这无数普通人都在寻常烟火里,散发着青春激扬的光。这一束束平凡的微光,已然汇聚成炬火,照亮了时代中国的大江大河。由此上溯,中国革命时期、中国建设时期、中国改革开放时期许多精彩的历史瞬间,皆是有赖于千千万万平凡人的奉献与创造。正是千千万万的凡人微光,才汇聚成灿烂炬火,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大江大河。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瞬间都蕴含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时代的瞬间、历史的瞬间所蕴含的永恒价值,正是激励我们勇敢筑梦的强大动力。青年怎样,中国便怎样。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吾辈青年,应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起来,从这些缔造“中国瞬间”的建设者、创新者、奋斗者的身上汲取前行的精神力量,接续创造“新的中国瞬间”。也许我们的工作微不足道,也许我们的成绩不尽如人意,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躺平摆烂,而要在大有可为的时代积极作为,因为伏尔泰曾言“我所做的一切,是何等微不足道;但我去做这一切,却是何等重要”。在蓬勃向上的中国大地,时代青年当以坚实的行动回答“强国有我”!请相信:每一声回答所蕴含的平凡微光,必能筑成鲜亮而永恒的中国瞬间,束束微光聚合簇拥而成的中国炬火,必会接续照亮未来中国的大江大河。高分借鉴:立意不凡,标题鲜亮且契合题意。开篇简引材料提出联想和思考,而后从三个层次以递进式展开论述。第一层,立足当下,许多“中国瞬间”由普通人创造,这一束束平凡的微光,已然汇聚成炬火,照亮了时代中国的大江大河,此处关涉题旨,故做了重点论述;第二层,视角延伸追溯历史,谈及诸多历史瞬间皆由平凡者创造,正是千千万万的凡人微光,才汇聚成灿烂炬火,照亮了中国历史的大江大河,此处为拓展深化,故做简略阐释;第二层,聚焦时代青年,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吾辈青年,当接续创造“新的中国瞬间”。展望未来,相信束束微光聚合簇拥而成的中国炬火,必会接续照亮未来中国的大江大河。整篇思路流畅、文脉清晰、结构严谨,论据时代感强。全文立意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彰显出“薄积与厚发”“量变与质变”“瞬间与永恒”“青春·国家·时代”“历史·当下·未来”等多元思辨,强调了国家发展与普通人努力之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出习作者全面而辩证的思考。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