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5张PPT。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经济遭到沉重打击。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历史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根本原因:“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夜。地点:中国东北沈阳。侵略者:日本关东军。经过:?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按照预谋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一段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日本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并炮击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侵略军的突然袭击,东北军奉命不抵抗,不战而溃。次日,日军占领沈阳。?此后,日军长驱直入,不到半年时间,占领了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地理上离日本较近,自然资源丰富。对于自然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从这里下手可以更多更快地掠夺资源,用于战争。同时,也可以此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基地等。 根据歌词和下图,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角度,归纳一下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各种因素。阅读下面材料,回顾并思考资料:1931年7月9日,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7月12日,蒋介石致电张学良:“现非对日作战之时,以平定内乱为第一。”8月16日的电报中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巡查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1)当日军不断制造事端,挑衅中国军队时,国民党政府正忙于何事?(2)面对日军的挑衅,国民党政府是如何应付的?(3)你能否根据日本侵占东北三省的因素,说一说东北沦陷会给中国造成什么影响。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想一想:日本侵占东北后,华北面临着什么样的形势?你知道日本的野心是什么吗?东北华北军队:1、组织东北抗日义勇军 2、十九军在上海英勇抗日(一二.八事变)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1、广大青年学生掀起了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一二.九运动2、《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了抗日战争的进军号角结合教材,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军民是如何应对的?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1)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2)“一二?九”运动的爆发表达了人们怎样的主张?(3)从学生的游行口号中,你能感受到人们对国民党政府不抵抗政策是什么的态度?你如何理解这次学生运动?阅读教材,并结合图3-5和文字说明,思考下列问题:三、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请根据P72阅读卡资料,说说这首歌曲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为什么这首歌曲能迅速传播开来?它表达了人们怎样的一种情感?倾听一曲《义勇军进行曲》启示: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仅靠民众情绪的激昂是不够的。只有国共两党紧密合作,一致对外,才有可能形成全民族的抗战,拯救国家和民族危机。补充资料: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1、“九一八”事变的第三天(20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驱逐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陆海空军滚出中国!”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指出“加紧领导和发动群众的反帝运动,武装群众,进行革命的民族战争,打击日本帝国主义”。2、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对日战争宣言》,表示“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3、1933年1月7日,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为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山海关和进攻华北告全国民众书》,提出“建立群众的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4、1935年7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指出“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际”,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首先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办法。号召全国军队和人民团结起来,进行抗日反蒋斗争。5、1936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致书国民党,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四、西安事变起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张学良、杨虎城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张学良和杨虎城西安事变的时间:蒋介石地点:人物:起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辱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同胞书》1936年12月16日)(1)阅读声明,说一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初衷。(2)西安事变的结果如何?(3)你认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中国有什么样的意义?议一议(1)对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有一种观点认为,蒋介石在十年内乱中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后应把他押上法庭,让人民公审。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为什么?(2)毛泽东曾说,“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周恩来则说,张学良和杨虎城都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评价如此之高? 西安事变吧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它顺应了抗日形式的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毛泽东因此称赞“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 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杨虎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所以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他们的评价很高。勿忘国耻 牢记九一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义勇军进行曲——《风云儿女》主题歌.mp3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ppt 松花江上.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