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学年 学期课时类型 2;复习 任课教师 年级班级 七年级61班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及跳跃的素质练习教学重点 完整技术动作 教学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增强下肢力量和爆发力教学目的 和任务 1.运动能力:通过学习使大多数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形成积极的体育态度。 2.健康行为: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 3.体育品德: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能够互帮互组、团结合作;在学练过程中能自觉地主动参与; 通过中高强度的素质练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的拼搏精神。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组织形式 次数 构想与 意图开 始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出席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课内容。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简述教学过程、目标及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强调安全。 2分钟 一、体委整队,向老师报告。 二、向学生问好。 三、要求学生上课认真练习,注意安全。 一、集合要快、静、齐。 二、精神饱满,精力集中。 三、学生服装要求整洁,利于运动。 三、见习生随堂观摩,并协助老师进行教学。 学生按教师口令统一行动,听老师口令指挥。(通过追捕者的追捕让所有鱼都动起来)二、认真听老师讲解并积极模仿拉伸 (集合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游戏队形) (拉伸队形)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 1 2 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兴奋性。 激发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游戏时注意安全,充分做好热身,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准备。准备部分 游戏热身 (拉渔网) 规定区域内有3名为追捕者,余下为鱼,追捕者必须手拉手捕鱼,用手拍到则变为追捕者,直至捕捉到所有鱼。 最伟大拉伸 8分钟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提出要求。 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场外指导。 教师在前引领并语言提示学生进行拉伸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组织形式 次数 构想与 意图基 本 部 分 复习导入 口诀: 提踵前摆,屈腿后摆 快速蹬地展身体, 收腹提膝伸小腿, 平稳落地向前走。 二、分解动作练习 原地提踵练习 原地展体跳练习 原地收腹跳练习 收腹跳后伸小腿 完整动作练习 30分钟 教师抽查学生上节课所学内容(立定跳远完整技术动作) 学生展示后做评价并结合口诀示范一次。 教师示范1—2次练习方法。 练习时教师做语言提示。 仔细观察同学们的动作,以便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 根据掌握程度增加或减少练习次数。 抽到的学生进行展示。 结合口诀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可在脑中建立动作表象。 二、认真听教师讲解,并仔细观察示范动作(思考与自己所做所想有何不同) 练习时听教师哨声(一令一动) 认真练习, 动作到位 (抽查复习)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完整动作) (分解动作练习)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2 5 通过复习完整技术动作,让学生加深对立定跳远动作的理解,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把完整动作分解,让学生把每个分解动作都做到位,能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完整技术动作。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组织形式 次数 构想与 要求基 本 部 分 三、素质练习 1.单足跳 2.原地直腿跳 3.跪跳起 4.蹲跳起 5.连续蛙跳 四、比赛快快跳起来 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 ,各队成一路纵队,间隔“2-3”米,前后距离“1”米;各队第一、二队持绳各一端,面对本队队员站在队前。 教师发令后,各队持绳队员共同持绳向队尾跑去,每个队员依次迅速跳起来,使绳从脚下通过;持绳队员跑到排尾后,第一人留下站在队尾,第二人则持绳跑回排壮头与第三人共同持绳继续向排尾跑去。如此依次进行,每个人都做过持绳队员,最后以先跳完的队为胜。 30分钟 三、鼓励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教师巡回指导,集中纠正存在的问题。 游戏规则: 1.发令后方能开始比赛,必须按规定的动作跳起、过绳; 2.持绳队员必须各持绳端共同跑,如途中有一端脱手,必须从脱手地点重新拉好再继续跑; 3.短绳必须保持一定高度,不得过高或过低。 三、按动作要领认真练习,并互相鼓励。 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继续认真练习。 四、积极认真的参与到游戏当中,并注意安全。 (素质练习)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单足跳) (蹲跳起) (连续蛙跳) (游戏) 5 | 10 1 锻炼学生下肢力量、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增强学生核心力量。 发展弹跳能力;发展协同配合能力。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组织形式 次数 构想与 要求结 束 部 分 一、整理放松 二、教学评价 1.本课任务完成情况。 2.课堂纪律情况。 三、布置作业 四、布置下节课内容 五、回收器材 六、师生再见 5分钟 一、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练习。 二、教师情感投入,语言生动。 三、整队,总结本课情况,提出要求,布置课后练习内容。 四、布置学生收拾器械。 一、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做动作。 二、跟随老师调整呼吸与身心。 三、全体整队,聆听教师总结本课情况,交流体会。 四、送还器械。 (放松练习) 自由站立 2-4 1 使紧张的肌肉和心理松弛下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进行美育教育。场地 器械 田径场、两根跳绳运动负荷曲线设计: 练习密度预计: ■教师讲解 35—40% ■学生练习50—55% ■其它10%课 后 反 思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最高心率可达到150次/分,平均心率为115次/分,练习密度为50%。通过课的周密计划,采用合理的教法和手段。学生的参与度为100%,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愉悦度:愉悦; 兴奋度:兴奋; 协作性:良好; 互动性: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