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萎缩、化生、变性、坏死、坏疽、再生、肉芽组织的概念,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坏死、坏疽的类型,坏死的结局及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熟悉萎缩、玻璃样变性、细胞再生能力的分类,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的病理变化,肉芽组织与瘢痕组织,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区别,骨折愈合过程。
能力目标
1.能举例说明常见病理性萎缩的类型;
2.具有识别干酪样坏死、坏疽、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能力;
3.能运用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的知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思政目标
1.具备爱护病人,防治创伤的职业素养;
2.养成勇于探索、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
03
损伤的修复
目录/Contents
01
再生
02
纤维性修复
03
创伤愈合
04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损伤的修复
教学目标
重点
1.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各种类型细胞的再生能力
难点
1.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区别
2.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区别
一、再生
概念:是由健康的同种细胞分裂增生进行修复。
类型:生理性再生、病理性再生
1.不稳定细胞 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淋巴及造血细胞等。
2.稳定细胞 具有潜在较强再生能力的细胞,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肝、胰、内分泌腺,还包括原始间叶细胞及其分化的各种细胞。
3.永久性细胞 再生能力非常弱或基本无再生能力的细胞,一旦遭受破坏则永久缺失,如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
(一)各种类型细胞的再生能力
一、再生
1.被覆上皮的再生
2.腺上皮的再生
3.血管的再生
4.纤维组织的再生
5.神经组织的再生
毛细血管形成示意图
(二)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二、纤维性修复
肉眼观: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无痛觉,形似鲜嫩的肉芽。
概念:是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可伴炎细胞浸润。
1.形态特点
健康肉芽组织
(一)肉芽组织
镜下观:
①新生的毛细血管由伤口底部和边缘向创面
垂直生长,接近创面时相互吻合形成弓形突起;
②在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
③在毛细血管周围有数量不等的炎细胞浸润,
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
及淋巴细胞。
二、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示意图
(一)肉芽组织
2.功能
(1)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作用,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及其他异物。
3.结局
1~2周后,肉芽组织逐渐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随后,胶原纤维增多,发生玻璃样变,最终转化为瘢痕组织。
二、纤维性修复
(一)肉芽组织
概念: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肉眼观: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地坚韧缺乏弹性。
镜下观:主要由均质红染的胶原纤维束(玻璃样变)构成,纤维细胞少,血管少。
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保持组织器官的完整性;保持组织器官坚固性。
不利:瘢痕收缩与瘢痕性粘连;瘢痕疙瘩。
二、纤维性修复
(二)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
三、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是指由外力引起损伤的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修复过程,包括细胞再生、肉芽组织和瘢痕形成。
(一)皮肤和软组织创伤愈合
1.愈合的基本过程
(1)伤口早期变化 组织坏死、出血、炎症反应、结痂等。
(2)伤口收缩 2~3d后,伤口边缘新生的肌成纤维细胞牵拉,使伤口缩小。
(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 第3天开始肉芽组织增生;5~6天起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纤维;伤后约1个月瘢痕完全形成。
(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三、创伤愈合
一期愈合 二期愈合
伤口状态 缺损小,无感染 缺损大或伴有感染
创缘情况 可缝合,创缘整齐、对合严密 不能缝合,创缘无法整齐对合、哆开
炎症反应 轻,再生与炎症反应同步 重,感染控制、坏死清除后开始再生
再生顺序 先上皮覆盖,再肉芽组织生长 先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再上皮覆盖
愈合特点 愈合时间短,瘢痕小 愈合时间长,瘢痕大
2.愈合的类型
三、创伤愈合
单纯性外伤性骨折,经过良好的复位、固定后,几个月内便可完全愈合。
骨折愈合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
1.血肿形成
2.纤维性骨痂形成
3.骨性骨痂形成
4.骨痂改建
骨折愈合过程模式图
(二)骨折愈合
四、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感染
异物
局部血液循环
神经支配
电离辐射
(一)全身因素
(二)局部因素
年龄
营养
药物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损伤与修复
损伤
适应
修复
小结
萎缩
肥大
增生
化生
可逆性损伤
(变性)
不可逆性损伤
(细胞死亡)
凋亡
坏死
细胞水肿
脂肪变性
玻璃样变
病理性色素沉着:含铁血黄素、黑色素、脂褐素
黏液样变
淀粉样变
钙化
凝固性坏死 特殊类型:干酪样坏死
液化性坏死 特殊类型:脂肪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
坏疽
再生
纤维性修复
创伤愈合
肉芽组织
瘢痕组织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
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和钙化
类型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