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观花草树木 悟人生之理——七下第五单元《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教学设计【群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主题】观花草树木 悟人生之理【学习目标】1.积累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语气,读出感情;2.抓住关键语句,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课文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4.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核心任务】学校将举行艺术节游园会,届时会送上校园文创产品作伴手礼。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定制校园明信片作为文创产品,以图、文的形式,多维呈现校园独特的景、人、事。七年级学生的任务是制作“最美校园”明信片。【关键词】朗读;品味语言;托物言志;比较阅读【学习资源】《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第一课段 初读·闻香识草木主要任务:积累生字词,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展示紫藤萝、小桃树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二、掌握字词,预习检测分类归纳整理字词。提示:写花、写物、抒情等进行分类。三、读熟课文,感知内容学生对本单元中的《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两篇课文进行自读。要求:1.朗读文章,掌握课文主要内容。2.理清思路,感悟作者传递的思想情感。3.勾画出你喜欢的词句,并读给同桌听。四、明确目标,自主探究通过朗读,你发现《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两篇课文都具有哪些共同特点?并以课文中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举例分析。五、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思考:针对《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两篇课文,我认为令人感触最深的是哪一篇?为什么?五、布置作业:1.积累字词;2.摘抄文中优美的语句并尝试背诵。六、课时安排:1课时第二课段 精读·解密“花之语”主要任务: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一、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小组合作对比阅读,找出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小组讨论整合,每组写出不少于五点。各小组组长将本组整合的相同点板书在黑板上。并请每组派出1至2名学生对本组的整合点进行阐述。将各小组的整合点进行再整合,生成问题,分出类型,整合相同点。二、对比阅读,深入理解1.整合不同点,问题呈现:① 所托之物不同② 写作背景不同③ 叙事线索不同④ 语言风格不同⑤ 对比对象不同⑥ 情感变化不同2.体会作者的振奋和乐观之情,学生朗读精彩语句、段落。3.说说两篇文章给你什么样的生命感悟?方法归纳:1、明确概念,融情入旨2、选好对象,融情入景3、以小见大,以大化小4、构思情感,升华题旨课堂小结:“物”与“志”之间是有相似点的,只有这样,才能由物及人,托物言志。四、拓展延伸,感悟人生两篇文章都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展示了积极向上的力量,正如《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借文中主人公之口说:“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还有很多名言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对生命的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生命企图竖起自己的云梯,它渴求眺望到遥远的地方,渴望着最醉心的美丽,因为它要求向上!——尼采总结:美好的生命是用来奋斗的!它顽强不屈,就如白居易眼中的野草!它永远向上,就像尼采生命中的云梯!梦想不管多么遥远,只要心中有一朵花苞,就有绽放的时候。“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更珍惜生活、珍爱生命。五、作业布置:1.在上个单元的课文里,也有不少文章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请按照所托之物、所言之志、相似点进行归纳。2.生活中一朵小花,一棵小草,一丝细雨,一缕春风都会不经意地拨动你的心弦,使你有所感悟。如果你用心倾听,大自然中的一切都会对你说话。请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一种感情,200字左右。六、课时安排:2课时第三课段 品读·赏味花之韵主要任务:品味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一、寻美之旅1.紫藤萝,繁盛又美丽。找出文中描摹紫藤萝的精彩语句,进行品析,体会它的神采风韵。(1)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品析,体会紫藤萝的神采风韵,并做批注。提示:教师在介绍修辞手法时,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通感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生阅读、勾画相关语句,并做批注,交流讨论,师指导明确)(2)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紫藤萝的美,表现了它怎样的内在神韵?预设 紫藤萝不仅繁盛美丽,而且充满生机活力,顽强不屈,笑对苦难,表现出一种美好、饱满、蓬勃、强大的生命力。(3)体会情感美。作者对紫藤萝的描摹精彩传神,课文第3—5段描摹花开时的热闹情景,充满童趣,表达了对紫藤萝的美好、旺盛生命力的赞美之情。朗读这一部分,根据提示注意重音、延长语音,读出作者的喜悦、赞美之情。预设 ①读出自由、快乐、自豪、无拘无束的语气、语调。②重读“挨着、接着、推着挤着、笑、嚷嚷”,或延长语音,来表现作者对紫藤萝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③A.重读“我”,表明“我”这个个体生命虽渺小,但依然很重要。B.重读“开花”,表明紫藤萝在做最有生命意义的事情——成为怒放的生命。C.重读“在”,表明紫藤萝正在开花,不能等待、浪费光阴。D.第二个“我在开花”语气加重、语音延长,表现紫藤萝花竞相开放的勃勃生机。2.贾平凹的散文语言平实无华,让人感到亲切温暖。从《一颗小桃树》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并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内容思想等角度进行品析。(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师适时指导、点评)3.试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补写小诗,表达紫藤萝的心语。学生自由交流。你是否记得这样_______的紫藤萝,横遭指责,孤独凋零;你是否记得这样______的紫藤萝,苦难过后,含笑归来,把天地装扮成辉煌的淡紫色;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凑上去,真想_________________。其实,我就是那株__________的紫藤萝,昂首绽放生命的颜色,就算遭遇不幸,就算心酸苦涩,我也一定______!你是否也愿如我一般,做一株________的紫藤萝,扬起生命的___________,前行在无尽的生命长河!三、总结深化宗璞笔下的“花”绝非出身名门,二月兰、玉簪花、木槿花等等都是平凡而普通的,她将自然界中的花“人格化”,在她笔下这些普通的花朵呈现出顽强不屈的生命力。以花喻人,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花朵所饱含的精神品格,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精神实质。——《宗璞作品中的“花”之表达》总结:在一颗沙粒中见一个世界,在一朵鲜花中见一片天空,也许只是一棵树、一片叶、一朵花……就能给我们带来慰藉,让我们发现生命的意义。生活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走向远方,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四、布置作业:制作校园明信片提示:(1) 画面可手绘、拍照;(2) 文字描写画面,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五、课时安排:1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