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1. 课程标准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培养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这一要求,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科技文明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维度,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能够从一个侧面充分展示出我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史的基本常识,十分有助于学生建立民族文化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
2.教材分析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本课教材内容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教材从认知到导行,层层递进,站在人类社会视角,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不仅独具特色,而且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3.学情分析本课所处的时代离我们比较久远,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对中国古代的科技有一定的兴趣和认知,但是零散的、分散的,而且本课提供的素材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生硬有限,缺乏活力,需要老师对教材资源加以重整与开发。同时,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收集整理信息等综合能力仍需有意识的培养。
4.教学目标
(1)从中医药学、天文历法、算学、技术创造等方面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成就,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
(2)在课前查找资料、课中合作探究、课后信息整理等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搜集整理信息、互相合作、参与沟通等综合能力
(3)从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和古代科技创造中感受我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中医药学、天文历法、算学、技术创造等方面了解我国古代科技的灿烂辉煌成就,感受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技术创造。
教学难点:从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和古代科技创造中感受我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前任务单 学习资源包 短视频
学生准备:图片 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衔接新闻 导入古代科技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科技巨人就像这满天的繁星,璀璨夺目,他们的科技发明创造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更是熠熠生辉,成就灿若星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古代科技的灿烂文化。
活动二:项目驱动 探寻古代科技学校的e博园
将要开园啦,这一次我们将要迎来一批来自国际学校的留学生们前来参观。前段时间学校专门发布了招募令,火热召集文化传播团队,我们班的孩子十分的积极,都填写了申报书,参与自主申报。通过e博园园长的认真审核,我们的申报全部通过啦,掌声送给自己,接下来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了。 e博苑的园长,他给我们发来了任务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e博园招募单亲爱的同学们:e博园要开园了,我们正在招募文化传播团队,希望大家踊跃参加,争做文化传播大使。
招募对象:五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组团队,每个团队5-6人。
招募内容:为e博园的游客讲解中国灿烂文化。
招募条件:熟悉中国文化,有团队合作精神,能自信表达,讲解有特色。
我是e博园的园长,祝贺你们成为e博园文化传播大使,请接受任务。本次展览主要由五年级承办,主题为骄人祖先,灿烂文化。我们班负责展示的内容是古代科学与技术创造,请同学们在中医药学、天文历法、算学、科技创造中自选主题,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为游客讲解我国古代科学与技术创造。你们都明白自己的任务了吗?
师:我们一起看一下e博园园长提前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单,请大家快速认真阅读课本74—76页内容,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来说一说(一两句话)我国古代科学都有哪些成就。
生:我在博物馆里面知道,中国的第一部数学著作是《九章算术》,
生:我上网查了我们中国第一部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生:我有亲身体验过九连环,这用的是古代的算学生:我从书中知道屠呦呦和青蒿素的一些知识。
师:同学们互相合作,互相学习,都想把自己最好的学习成果展现给大家,那接下来我们就要来为现场讲解做好准备。课前我们已经分好小组啦,老师作为你们坚强的后盾,也为你们提供一点帮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源包,在这资源包里面啊,会有一些纸质的资料,有推荐视频。还有一些相关的实物以及纸和笔,这里老师有一个温馨提示,来看下屏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温馨提示:工具利用率越高,你的展示会越丰富,在交流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交流与展示的要求。出示交流展示要求:一、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组长分配任务,组员配合,互相尊重与信任,共同决策。
二、内容丰富、个性表现:
介绍的内容丰富、真实、准确、有价值。能用多种形式把中国文化展示给游客。
三、清晰表达,自信大方:
语言表达清晰有条理,仪态大方有自信。请各小组长上来,拿好自己组研究的主题资源包他,接下来,各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活动三:情境模拟 展示古代科技过渡语:刚才老师在巡查的时候发现同学们交流的很热烈,非常棒,那接下来啊,就是我们的小组展示的时间,我相信同学们跟老师一样,也期待着大家的精彩分享。下面哪个小组率先来分享呢?古代医学小组:大家好,我们是研究古代医学的小组。
生1:同学们,你们知道最早的麻醉药是谁发明的吗?(生:是华佗吗?)
生1:对,华佗在给病人诊断时,发现病人的脾脏部分坏死,它给病人服用“麻沸散“进行剖腹手术,将脾的坏死部分切除,然后缝合,敷上药,不久病人就痊愈了,后来华佗被人们誉为神医,人们也把那些医术高明的人都称为华佗再世。
生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我知道这是屠呦呦)
生2:没错,屠呦呦是我国首位拿到诺贝尔医学奖的女科学家。这是青蒿素,是屠呦呦和他的团队从古代医学文献中获得灵感,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研制出对抗疟疾的青蒿素。
生3:大家看,这是什么?(火罐,这是针灸)他们都是中国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他们都对调理身体有着很明显的效果呢。
生4:去年冬天,我一直咳嗽,久治不愈。后来妈妈带我看了中医,医生给我号了脉,之后贴了一个疗程的中药贴就好了。我感受到我国的中医药学太神奇啦。
师:这位同学提到的看舌苔和号脉就是我们中医独特的诊疗方法,望、闻、问、切。医生通过观气色、听声息、询问症状、摸脉象等进行对症下药。所以我们经常说中医治标又治本,连外国人都喜欢上了我们的中医。
生5:我听爸爸说,在里约奥运会上,美国、白俄罗斯等国运动员纷纷选择拔火罐疗法来调节身体状况,足以说明我国古老中医疗法的奇妙。
生6: 我还知道我们每天在学校做的眼保健操(图片),改善眼睛的疲劳,预防近视。就是中医按摩穴位的疗法。中药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也是有独特疗效的,大家看:(播放中医对新冠肺炎的治疗作用视频)师:谢谢这个小组的精彩分享,掌声送给他们。这个小组呀,很有宣传员的风范,他还跟观众互动交流,真不错。刚刚这个小组提到了屠呦呦和青蒿素,老师这里,也收集到了一些相关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视频屠呦呦和青蒿素)
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一个叫什么的东西,一起说:(青蒿素)。为什么青蒿素能让她获得这一奖项呢?
生:因为它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师:对,获得诺贝尔奖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对人类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屠呦呦正是因为研制出了青蒿素,能让她获得这一殊荣。同学们,在我们课本中75页中阅读角也提到了青蒿素的来源,青蒿素主要是来源于我国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青蒿,可见我国的中医药对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凭借着对青蒿素研究的突出贡献,屠呦呦获得了很多大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师:同学们,屠呦呦了不起,青蒿素了不起。正如屠呦呦博士所说,我国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保护,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过渡语:除了我国的中医药学之外,我国的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总结出了丰富的农业经验。在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方面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就请出天文历法小组的代表团们,是哪个小组呀?举手示意一下。掌声欢迎他们。天文历法小组:大家好,我们是天文历法小组,
生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4节气歌吗?跟我一起来拍起手(齐说24节气歌)
生2:我们组还制作了24节气思维导图,一年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共12个月,每个月两个节气,所以一年共有24节气,24节气可厉害啦,它是我们古代农耕社会的重要的农耕依据。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天气,一年时间的更替和气候的变化,逐渐形成了24节气。
生3: 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为小雪节气,小雪是初雪降临的时节,此时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步降到零度以下,华北地区将会出现降雪,但雪量较小,虽然不会造成困扰,但大家还是要注意保暖。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小雪时节降雪可以消除田地里的病菌和害虫,减轻来年病虫害防治。小雪时节适宜吃温补食品,例如。北方地区爱吃肉的人通常会吃涮羊肉。此外,民间部分地区还会腌制腊肉,南方的一些地方还有吃糍粑的习俗,而台湾中南部的渔民也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师:非常棒,掌声送给他们。刚刚这个小组他们的分享让我们觉得24节气真是神奇至极。24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特创造,如今在国际上24节气还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见它对我们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过渡语:同学们,在古代我国的科学家也十分注重数学的研究,下面我们就请出古代算学的代表团。
古代算学小组:大家好,我们是算学小组。
生1:在古代数学称为算术或算学。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祖冲之,知道他把圆周率精确推算到了小数点后的第七位,可真厉害。大家知道这个是什么吗?(答:这是九章算术)对,这是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里面有200多个算术例题,这些算术例题和古代人民生产生活有紧密的联系。
生2:这个篮子里面装着有许多跟算学有关的游戏工具,这些是鲁班锁。这是九连环。还有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七巧板,据了解,七巧板在汉武帝时候就有,后来到了清朝才发展成为了这个样子。它涉及到许多跟数学有关的知识,如认识图形和角,计算图形的面积等,大家下课以后,可以玩一玩这些和算学有关的游戏工具,体验一把算学的精妙之处。
生3: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算盘)
生3:是的,这是算盘,说起算盘呀,其实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啦,他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算盘发明后传播到了朝鲜、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计算器发明之前,我们的计算工具主要就是算盘。
师:听了这组同学的介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有谁知道算盘和两弹一星有什么关系?”(播放视频算盘与两弹一星关系)师:在五六十年代,我国没有计算器,更没有大型的计算仪器,当“两弹一星“研制需要进行数学模型推演的时候,我们祖先发明的算盘就派上了用场,同学们,当你看到几百人一起演算的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刚才他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国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其实,我国不仅在科学领域有重大的成就,还有那独具特色的技术创造,同样令人叹为观止。那请出最后一个小组,研究古代技术创造的小组是哪个小组啊?
古代技术创造小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古代技术创造的代表团
生1:大家看到的这个青铜器,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司母戊鼎,后又称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播放司母戊鼎的视频)师:除司母戊鼎外,商代还有很多青铜器(出示青铜器图片),它们品类繁多、造型精美、纹饰华丽、制作精良而著称,在世界艺术史上占居奇特地位。
生2:这是国家一级文物--西汉素纱禅衣,是世界现存年代最久最轻薄的一件衣服,只有49克,不及一颗鸡蛋的重量,折叠后可以放入普通火柴盒中,专家看到这件衣服后都感到非常惊叹,这么清、薄、透的衣服实属罕见。(播放西汉素纱禅衣视频)师:中国古代丝质技术闻名于世,绚丽多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中国的丝绸更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发展,几千年前,丝绸从长安沿着“丝绸之路”传向欧洲,所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件件华丽的服饰、饰品,更是中国灿烂的文明。
生3:你们看,这是赵州桥,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它是闻名世界的石拱桥,也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它的设计根据美学与科学全球结构,像一张弓,全桥结构像一张弓,便于车马上行,既节约了石料,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赵州桥现在是河北省赵县的一道亮丽风景。
生3:都江堰是世界上唯一留存至今仍在使用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四川成都都江堰市,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但令人惊讶的是,迄今为止都没有任何的损坏,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勤劳。
生4:我们小组把我们所了解的知识汇总在了这个表格上。看有青铜类的,丝绸类的,陶器类的。从表格中,大家看到这些不同种类的发明,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创造出来了,可见我国古代技术之神奇。师:中国古代的青铜制造技术、丝质技术、制瓷技术领先世界前列,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都江堰、赵州桥这些工程,他们举世闻名,屹立千年不倒,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创造,不断推动着中国的发展,更引领了世界科技发明创造的进步。活动四:拓宽视野 弘扬古代科技我国的技术创造无敌,这就是中国,哪怕在远古时代也从未停止进步,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代科技名片的视频)我们勤劳智慧的中国人,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对自然进行探索,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科学传统。今天我们中国科学家们也给了我们一个个惊喜(背景音乐 我爱你中国):嫦娥登月留下最美的神话,蛟龙下海给我深深的自豪,我们何其有幸生在华夏,何其有幸又生逢盛世。我有强国,强国也应有我,争做传承传统文化的小达人,传播中国文化,耀我中华!
作业设计:
结合课上已经展示的研究报告单,自己把陶瓷、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的报告单制定出来。
【教学思考】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9课,本课教材内容分为四个板块,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聚焦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两个板块展开教学。在资源运用方面,我依据学生的学情,结合教材,对本课的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教师方面,一是设计e博园招聘文化传播大使活动,二是准备探究资源包,包括纸质资料,图片,短视频、古代科技相关实物等。学生方面,布置学生课前去查找中医药学、天文历法、古代算学、古代技术创造四个方面的相关资料。将学生的自主学习收获融为本节课的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的设计,整节课我以外国友人参观我校e博园,争当文明传播大使这个情境串联创造了四个活动板块,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这四个活动板块紧密相连,螺旋上升。板块一:巩固旧知、导入古代科技。课堂伊始,我承接上节课学生所得,出示古代重大发明创造的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有效的引入了主题。第二板块,任务驱动,探寻古代科技。在这一板块中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联合校园活动,驱动探究以外国友人参观我校e博源争当文化传播大使为情境。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巧设招募令、任务单、等学习支架,让学生知晓、探究任务。明确探究内容,了解探究路径。驱动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询资料和实践体验等方式,围绕主题展开探究。活动二,借力多方资源,互动探究。首先出示探究和展示要求。然后,学生自组团队,选择研究主题的资源包,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将探究所得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和老师的指引下进行模拟展示。让每一个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自然地成为活动的一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板块三:情景模拟展示古代科技,本活动板块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我为学生现场搭建了展示平台,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从中医药学、天文历法、古代算学和技术创造四个方面,用讲故事、现场演示、图文讲解等形式,花式的展示学生所得,模拟争当古代文化传播大使。在学生分享成果的过程中,老师相机补充资源,比如屠呦呦与青蒿素、算盘和两弹一星、商代的青铜器,丝绸之路等,深挖教材背后的中国故事、中国元素、中国精神。从而拓宽学生视野,凸显古代科技对现今和世界的影响。带领学生用世界眼光了解中国特色,深化主题学习。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活动板块四:拓宽视野,弘扬古代科技。首先链接我国今日科技辉煌成就,鼓励学生扬帆起航,弘扬古代科技,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我有强国,强国也应有我”,在学生铿锵有力的誓言中结束本课。本环节有效融合了情的体验与行的实践,实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效果追求,巧妙通达了本课的德育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