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墙体1 课件(共30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章墙体1 课件(共30张PPT)《建筑识图与构造》同步教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5章 墙体1
学习目标:
1.掌握墙体的类型、作用和要求。
2.掌握砖墙的名称和组砌方式。
3.掌握墙身节点的构造及墙面装修做法。
4.了解砖和砂浆材料的种类、强度。
重点与难点:掌握墙身节点的构造。
5.1.1 墙的类型与作用
图5-1 某单身宿舍楼的水平剖切轴测图
5.1 概述
1. 墙体的种类
图5-2 墙体的种类(按构造方式)
(a) 实体墙 (b)空体墙 (c)组合墙(砖、石组合)
1)按受力分:承重墙、非承重墙。
2)按方向分: 纵墙、横墙(两端称为山墙)。
3)按位置分: 外墙、内墙。
4)按构造方法分:实体墙、空体墙和组合墙.
6)按施工方法分:叠砌式、现浇整体式和预制装配式。
图5-3 墙体的种类(按墙体材料)
(a)砖墙 (b)土筑墙 (c)混凝土墙 (d)毛石墙 (e)条石墙 (f)砌块墙
5)按材料分:砖墙、石墙、土墙、混凝土墙、中小砌块墙、大型板墙、框架轻板等.
2. 墙体的作用
5.1.2 对墙体的要求
1.满足建筑物坚固耐久的要求。
2.满足防寒和隔热的要求,。
3.满足隔声的要求。
4.满足防火的要求。
除此之外,还要满足不同房间的使用功能,在墙体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就地取材,并采用自重轻的材料。。
墙体的承重、围护、分隔作用。
5.1.3 墙体结构的布置方案
图5-4 墙体的结构布置
(a)横墙承重 (b)纵墙承重 (c)纵横墙混合承重 (d)半框架承重
5.2 砖墙的构造
5.2.1 砖墙的材料
1.砖
图5-5 砖的尺寸
(a)标准砖 (b)三孔砖 (c)七孔砖
砖的品种有粘土砖、粉煤灰砖、灰砂砖、耐久砖等。粘土砖又分为青砖、红砖、空心砖等。标准砖的尺寸为(以下在不注明时单位均为mm)240mm×115mm×53mm。
2.砂浆
3.砖的强度
标准砖的强度等级分为Mu30、Mu25、 Mu20、 Mu15、 Mu10、Mu7.5等六个等级。
砌墙用的砂浆有水泥砂浆(水泥、砂)、混合砂浆(水泥、石灰、砂)、石灰砂浆(石灰、砂)。砂浆强度等级的表示方法为M15、M10、M7.5、M5、M2.5、M1、M0.4等七个等级。
4.砖砌体的强度
1)砖砌体的强度比砖和砂浆的强度均低;
2)砖砌体的强度主要取决于砖和砂浆的强度;
3)墙体的材料选用 砖墙所用的砖和砂浆,主要应依据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保温、隔热等要求选择。
对于一般房屋:
承重墙用的砖,强度等级常采用MU10、MU7.5;砂浆一般采用M5、M7.5;受力较大的部位可采用M10。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砖墙,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规定。
5.2.2 砖墙的砌法
1. 砖墙的名称
表5-1 墙厚名称
墙厚的名称习惯以砖长的倍数来称呼,根据砖块的尺寸和数量可组合成不同厚度的墙体,见表5-1所示:
墙厚名称 1/4砖墙 1/2砖墙 3/4砖墙 1砖墙 1砖半墙 2砖墙 2砖半墙
标志尺寸 60 120 180 240 370 490 620
构造尺寸 53 115 178 240 365 490 615
习惯称呼 60墙 12墙 18墙 24墙 37墙 48墙 62墙
2. 砌法
要求:砖缝必须横平、竖直;错缝搭接;
避免上下通缝;同时,砖缝砂浆必须饱满。
图5-6 砖墙的组砌方式
(a)240砖墙 一顺一丁式 (b)240 多顺一丁式 (c)240砖墙 十字式
(d)120砖墙 (e)180砖墙 (f)370砖墙
砌法有全顺法(12墙)、一顺一丁法(24以及24以上墙)、三顺一丁法(24以及24以上墙)、两平一侧法(18墙)、梅花墙砌法(与一顺一顶相同)。
5.2.3 墙身节点构造
1. 勒脚
图5-7 勒脚构造
(a)抹灰、加厚砖墙 (b)贴面
勒脚在外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面的部位。勒脚的作用是保护墙面,防止受潮,如图3-36所示。
1)水泥砂浆勒脚
2)将勒脚部分墙身加厚60~120mm,再抹灰
3)镶贴天然石材
4)用天然石材砌筑
5)水刷石勒脚
2. 散水
图5-8 散水的构造
散水用来排除房屋四周积水,保护房基,做法一般有:
1)混凝土散水;2)铺砖散水;3)块石散水
外边缘比室外地
面高出20mm混凝土散
水,每隔6~10m设宽
为20mm的伸缩缝,用
热沥青灌满。
3. 明沟
图5-9 明沟的构造
(a)80厚C10素混凝土 (b)预制混凝土明沟 (c)砖砌明沟
明沟一般在降雨量较大的地区采用,布置在建筑物四周。明沟通常采用混凝土浇筑,也可用砖、石砌筑、并用水泥砂浆抹面。明沟的断面尺寸一般宽不小于180mm,深不小于150mm,沟底应有不小于1%的纵向坡度。
4. 防潮层
墙身防潮层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土壤中的潮气和水分因毛细管沿墙面上升,提高墙身的坚固性和耐久性,并保证室内干燥卫生,防止物品霉烂等。
一般在墙身底部,基础墙的顶部(-0.060m处)设置防潮层,为了防止地表水反渗的影响,防潮层应设置在距室外地面150mm以上的墙体内,同时,防潮层应设置在首层地面结构层(如混凝土垫层)厚度范围之内的墙体之中。
防潮层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20mm厚的防水砂浆,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重量的5%的防水粉,防潮层位置一般设置在-0.060m处。
2)用防水砂浆砌筑三皮砖,高180mm。
3)先抹一层20mm厚1:3的水泥砂浆,再干铺一层油毡或做一毡二油,油毡比墙宽20mm。
4)在土质较差或地震区时,可浇厚60~120mm的细石混凝土防潮带,内设3Φ8的钢筋,分布筋Φ6@250。
图5-10 防潮层的构造
a)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 b)防水砂浆防潮层 c)细石混凝土防潮带 d)油毡防潮层
5. 窗台
图5-11 窗台的构造
(a)平砌窗台 (b)侧砌窗台 (c)混凝土窗台 (d)不悬挑窗台
窗洞底边为窗台,其他形状的窗洞以下部为窗台,设于窗外的称为外窗台,设于窗内的称为内窗台。
外窗台的做法一般为:
1)砖砌窗台。砖平砌或立砌(又称虎头砖),挑出60mm,抹1:2~1:3水泥砂浆,以防止水污染窗台下的墙面,窗台下部做滴水槽。
2)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预制窗台。尺寸按设计要求,突出墙面60mm,每端长度比窗洞口宽120mm。
内窗台的做法一般为:
内窗台可以用1:2.5水泥砂浆抹面。做木质内窗台板时,板厚30mm,表面油漆,挑出墙面40~60mm。也可用预制或成品窗台板做内窗台。
6. 过梁
图5-12 砖拱过梁的构造
(a)平拱式 (b)平砖拱
为了支承门窗洞口上面墙体的重量,并将它传给洞口两边的墙体,就需要在门窗洞口顶上放一根横梁,这根横梁就叫做过梁。在民用建筑中一般常见的过梁有三种:
1)砖拱过梁
2)钢筋砖过梁
3)钢筋混凝土过梁
图5-13 钢筋砖过梁
图5-14 钢筋混凝土过梁
图5-15 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构造示意图
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断面尺寸过大时,不便于搬运和安装,可以分成宽度较小的几片,并排组合使用。
7. 变形缝
图5-16 伸缩缝的形式
(a)平缝 (b)企口缝 (c)错口缝
墙体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用于防止或减轻由于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地震造成的墙体破坏。
1)伸缩缝
当气温变化时,墙体将因热胀冷缩而可能出现不规则破坏。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mm~30mm。
图5-17 伸缩缝的构造
(a)外墙伸缩缝处理 (b)内墙伸缩缝处理
图5-18 楼地面、顶棚伸缩缝的构造
(a)地面钢板盖缝 (b)楼板变形缝(c)楼板靠墙体变形缝
图5-19 卷材防水屋面伸缩缝构造
(a)不上人屋顶平接变形缝 (b)上人屋顶平接变形缝 (c)高低错落处屋顶变形缝 (d)进出口处变形缝
屋顶伸缩缝的位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伸
缩缝两侧屋面的标高相同,另一种是缝两侧屋
面的标高不同。
2)沉降缝
沉降缝应从基础底面起,沿墙体、楼地面、屋顶等在构造上全部断开,使相邻两侧各成单元各自沉降互不影响。
沉降缝可作为伸缩缝使用。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的构造基本相同。
基础沉降缝的处理形式:双墙偏心基础、双墙基础交叉排列、挑梁基础。
图5-20 墙体沉降缝的处理
图5-21 基础沉降缝的处理
(a)双墙偏心基础 (b)双墙基础交叉排列(c)挑梁基础
图5-22 防震缝的处理
(a)外墙防震缝 (b)内墙防震缝
3)防震缝
为了防止建筑物的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造成变形和破坏而设置的缝。
防震缝在建筑物中,基础处有的不断开,而其他部位则全部设置,构造要求与伸缩缝相似。缝宽在50~70mm左右,且为平缝。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