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物质性质及应用题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山西省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 物质性质及应用题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物质性质及应用题
中考题型分析
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是2023年山西中考新增的题型,分值为6分,难度较低。该题型以结构图的形式,从物质的用途、反应现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角度设问,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形成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的化学观念,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与方法,试题灵活度高,开放性大,综合性强。2023年省适应性考试中的该试题是以制备方案的形式呈现,充分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展现了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中考题型突破
方法指导
阅读题图
确定核心物质
精读题干
明确问题
关联知识
联系实际
依据题目
准确作答
针对训练
1.(原创)以典型物质为核心,通过设置问题,进行知识整理并解决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小晋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对硫酸的相关问题进行如下梳理。请据图解决如下问题:
类型一 物质性质单一应用
(1)浓硫酸在实验室可用于  作干燥剂  。
作干燥剂 
(2)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除去石油中的硫酸,该过程发生的反应属于  复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稀硫酸用于除铁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H2SO4=Fe2(SO4)3+3H2O  。
复分解反应 
Fe2O3+
3H2SO4=Fe2(SO4)3+3H2O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为  锌原子变为锌离子,氢离子变为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  。
(5)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是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

原子变为锌离子,氢离子变为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 
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 
2.(原创)对典型物质进行有效整合是全面认识物质的有效途径。琪琪以结构图的形式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进行了如下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二氧化碳在农业上可用作  气体肥料  。
气体肥料 
(2)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是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滴  。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
蒸气冷凝成小水滴 
(3)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的原因是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4)写出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一条途径:  光合作用  。
(5)CO2可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写出其中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
比空气大 
光合作用 
CO2+Ca(OH)2=CaCO3↓+H2O 
3. (2023山西)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明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氢氧化钠的相关问题,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  去除油污(合理即可)  。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水后的热量变化为  放热  。
(3)氢氧化钠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原因是  有强腐蚀性  。
去除油污(合理即可) 
放热 
有强腐蚀性 
(4)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  用pH试纸检测 。
(5)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  。
用pH试纸检测
2NaOH+CuSO4=Cu(OH)2↓+Na2SO4 
针对训练
1. (2023太原一模)氢氧化铜可用作颜料、催化剂、媒染剂等。同学们设计了以铜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铜的过程(如图所示),其中B是黑色固体。请分析过程,完成以下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O2  。
O2 
类型二 物质性质综合应用
(2)B→D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2HCl=CuCl2+H2O(合理即可)  ,该反应的现象是  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2NaOH=Cu(OH)2↓+2NaCl(合理即可)  。
CuO+2HCl=CuCl2+H2O(合理即
可) 
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
色 
CuCl2+2NaOH=Cu(OH)2↓+
2NaCl(合理即可) 
【解析】B是黑色固体,且由铜和A反应得到,则A是氧气,B是氧化铜;B和C反应生成D,D能生成氢氧化铜,则C是酸,D是可溶性铜盐;D能和E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则E是可溶性碱。
2.(原创)化学反应是实现物质制备的重要途径。小华同学在实验室里用石灰石制得Na2CO3,并用Na2CO3进一步制取其他物质的步骤如图所示。“→”指一种物质经一步转化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1:石灰石→A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 +H2O+CO2↑(或CaCO3CaO+CO2↑,合理即可)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或分解反应)  。
CaCO3+2HCl=CaCl2+
H2O+CO2↑(或CaCO3CaO+CO2↑,合理即可) 
复分解反应(或分解反应) 
分析2:A→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  。
分析3:Na2CO3→D的微观实质是  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或钡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  。
CO2+2NaOH=Na2CO3+
H2O 
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或钡离
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 
【解析】A由石灰石制得,且A能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则A为CO2;A与B反应生成Na2CO3,则B为NaOH。Na2CO3可与酸、Ca(OH)2、Ba(OH)2、CaCl2、BaCl2等物质发生反应。
3.(原创)我们利用物质间的反应可制造出新的物质。同学们用硫酸铜制备农药波尔多液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D是不同类别的四种常见物质,A常用作食品干燥剂,“→”表示可通过一步反应发生转化。分析辨识,回答问题:
分析1:B的化学式为  H2SO4  。
H2SO4 
分析2:A→C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O=Ca(OH)2  。
分析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uSO4=CaSO4+Cu(OH)2↓  ,反应现象是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
CaO+H2O=Ca(OH)2 
Ca(OH)2+CuSO4=CaSO4+
Cu(OH)2↓ 
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
色 
【解析】波尔多液由硫酸铜和石灰乳混合而成,A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A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D为硫酸铜,A~D为不同类别的物质,则B为硫酸。
4.(原创)氯化亚铁是化学实验室的重要试剂之一。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利用稀硫酸制取氯化亚铁,并进一步认识其性质的步骤如图所示。
分析1:H2SO4与A反应的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或固体逐渐减少,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合理即可)  。
产生白色沉淀(或固体逐渐减
少,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合理即可) 
分析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Fe=FeCl2+H2↑(或FeSO4+BaCl2=FeCl2+BaSO4↓,合理即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
分析3:FeCl2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2+Zn=Fe+ZnCl2[或FeCl2+2AgNO3=Fe(NO3)2+2AgCl↓,等等,合理即可]  。
2HCl+Fe=FeCl2+H2↑(或
FeSO4+BaCl2=FeCl2+BaSO4↓,合理即可) 
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FeCl2+Zn=Fe+ZnCl2
[或FeCl2+2AgNO3=Fe(NO3)2+2AgCl↓,等等,合理即可] 
【解析】H2SO4与A反应能生成B,可推测B可能是单质(氢气)、氧化物(CO2)、酸或盐,且B能生成FeCl2,所以B是酸或盐。若B为酸,且B生成FeCl2,则B为HCl,A为BaCl2,HCl与C反应能生成FeCl2,则C为Fe;若B为盐,则B为FeSO4,A为Fe,B与C反应能生成FeCl2,则C为BaCl2。FeCl2与D反应,D可以是比铁活泼的金属或AgNO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