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寄情山水 课件 (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寄情山水 课件 (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寄 情 山 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
一、意境
《黄山图》陆俨少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黄山图》黄永玉
探讨:为什么同样是表现黄山的景色,两位画家所表现的意境却完全不同?
探究:画家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寒江独钓》南宋 马远
《晴峦萧寺图》北宋 李成
对比两幅作品,说一说画家是如何营造出不同的意境的?
归纳小结
意境的表达除了情感与景色交融之外,还有具体的表现方法。比如《潇湘奇观图》里用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意境。《晴峦萧寺图》里精细笔墨造型去渲染意境。还有《寒江独钓图》运用画面构图的处理来营造意境。
意境的营造:用笔、用墨、构图、透视、造型
说一说它“奇”在哪里?
《潇湘奇观图》南宋 米友仁
二、三远法
高远-气势宏伟
深远-悠远神秘
《漓江山水》李可染
《溪山行旅图》北宋 范宽
《为密斋写山水图》明 王绂
平远-开阔平坦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站在半山腰看远山)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站在山脚看平山)
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站在山脚看远山)
三远法
宋代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三远法下过这样的定义:“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就是一种时空观,以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的视点来描绘画中的景物,打破了一般绘画以一个视点,即焦点透视观察景物的局限。
《溪岸图》董源
《青卞隐居图》 王蒙
《安处斋图》倪瓒
《早春图》北宋 郭熙
练习
写意山水画的作画步骤分为勾勒、皴擦、点染等,在丰富的墨色与笔触变化中,实现画面形象的塑造。
课后拓展:查阅资料,说一说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哪些不同?
《大卫巨人山》德国 弗里德里希
《富春山居图》元代 黄公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