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杠杆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杠杆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资源简介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杠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杠杆的一些应用; 2. 会画杠杆的力臂; 3. 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学会应用杠杆平衡的条件; 4.能对杠杆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杠杆的构造;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本节的难点是了解杠杆的构造(五要素);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设计; 2.本节的难点是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材、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 频 导 入 观看一些生活中的场景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观看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知道,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们又是有智慧的,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具,这些工具我们将其统称为机械。 对于刚才视频中的问题,我们应用了一些工具来辅助,如用羊角锤拔出钉入木头的钉子,用扳手扳动螺丝等, 接下来请同学们使用桌上的工具,并注意这些工具使用时有什么特点?(PPT) 我们发现工具使用时,都要绕着某一固定点旋转。这些工具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最简单的机械——杠杆 (板书标题11.1杠杆)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初步认识本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
新 课 教 学 认识杠杆 那什么是杠杆,根据同学们使用杠杆归纳总结,我们可以知道,杠杆就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坚实物体。 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如:吊车的吊臂是杠杆,救援人员运用杠杆原理撬动重物,还有老虎钳、夹子、剪刀都是杠杆;因为他们都能在力的作用下,绕某一固定点转动。 让同学们根据杠杆的定义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是杠杆。 (PPT图片展示) 好的,以上便是我们常见的一些杠杆。 为了更好的认识杠杆,我们来看看杠杆有哪些要素,首先,请同学们判断PPT上的这幅图是否是一个杠杆,如果你们要撬动这个重物,你们将会怎么做? 好的,我们要向下压动杠杆的另一端;这时杠杆会绕哪一固定点转动?“三角形顶点”,那么杠杆绕着转动的那个固定点,我们把它叫做质点O,即: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我们为了让这个杆转动,我们要给杆一个力;这个力我们就把它叫做动力F1,即:使杠杆转动的力。 有了动力,自然而然,还有一个阻力F2,即: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此时阻力来自于物体的重力。 对于这个杠杆,同学们你们要想最轻松的把重物翘起来,你们会选择哪里给它施加力?离支点近一些?还是远一些? 我们根据生活经验,可以知道动力离支点越远,越省力,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杠杆的作用还和与支点的距离有关,我们将动力到支点的这个距离叫做动力臂L1,即: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过支点做F1的垂线时,若F1不够长,我们需要将其延长。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即为动力臂L1,如图所示。 与之对应的,还有阻力臂L2,即: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依旧当F2不够长时,需将其延长,从支点O到F2的垂直距离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2.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F1和阻力臂F2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PPT上给同学们展示了这一情景,我们就利用这一情景来联系一下杠杆示意图的做法。 对于一个杠杆,(第一步:找支点)我们应该先找到其绕着旋转的固定点,即支点。图上的支点O在(语气拖长,产生问句)中间那颗星球上,接下来,我们要找...........,很好!(第二步:找动力和阻力)动力和阻力。 此时使杠杆转动的力是阿基米德对杆的作用力,故动力由阿基米德施加,方向向下为图中的F1,而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由地球施加,方向也向下,为F2。(第三步:找力臂)最后要找力臂 动力臂:过支点做F1的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 阻力臂:过支点做F2的垂线,垂线段即为阻力臂。 这边是阿基米德撬动地球的杠杆示意图。 如何画杠杆的示意图。我们第一步找到支点O。 第二步:找动力和阻力。 第三步:找力臂。 学以致用,趁热打铁。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导学案上的两个例题练习一下杠杆的示意图。(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讨论) 通过刚才对杠杆示意图的学习,请同学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力臂一定在杠杆上吗? 2.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一定改变? 3.什么情况下杠杆才在杠杆上? 根据,刚才的两个练习题,可知: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力的作用方向改变,力臂一定变化吗? 利用刚才的练习题,我们来判断一下,作用力方向改变时,力臂是否一定变化。 我们现将作用力,反向改变;可以发现力臂不改变。其余情况力臂改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杠杆的五要素及力臂的做法。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杠杆的平衡。 1.利用视频及图片向学生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知识; 2.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体验来学习本节知识; 利用视频和图片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趣味性;并且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进入课堂,让其充分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明白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实验探究 动滑轮的相特点关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体的平衡状态,请同学们告诉老师,物体的平衡状态有哪两种情况。 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那类比物体的平衡状态,杠杆的平衡状态有 保持静止状态 (出现的较多) 保持匀速转动 了解了杠杆的平衡状态后,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根据导学案上的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第一步、观察杠杆上的分度值和每个钩码的质量;m= 。 第二步、先按照书上74页图11-1-8组装好实验装置;并在没有挂钩码时,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第三步、在杠杆相同刻度处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的数量,使杠杆平衡;并将对应数据记录下表中。 第四步、在杠杆不同刻度处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数量,使杠杆平衡;并将对应数据记录下表中。 第五步、再取两处不同刻度,重复步骤四。 第六步、整理器材。 对实验数据整理分析,可知: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1.先请同学阅导学案上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步骤; 2.老师操作实验,学生跟着老师思路记录实验数据。 3.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实验数据整理、分析。 利用现场演示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趣味性。
讨 论 交 流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为什么实验之前需要将杠杆调在水平位置静止”结合实验过程来分析。 好的!请同学们停下来,(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你们的讨论结果) 很好!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若一开始将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撞上满足平衡条件的重物后,杠杆也应在水平位置静止。此时,阻力臂和动力臂我们发现在杠杆上,我们可以直接读数, 而一开始倾斜,则不方便后续力臂的读数。 学以致用,请同学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题。 以老师的问题为中心,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促进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交流互动,提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 堂 总 结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来总结一下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知识: 杠杆是?(在力的作用下,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杠杆的五要素分别是: 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其中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是垂直动力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 杠杆的平衡状态有: 保持静止状态 (出现的较多) 保持匀速转动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根据老师提问,回答问题。集中思考本节所学知识,加以整合。 提问学生,促使所有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11.1 杠杆 一、认识杠杆 1.定义: 2.杠杆的几要素: 质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3.杠杆示意图的做法 二、杠杆的平衡 1.杠杆的平衡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