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题由济南市 九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市中区教研室编著历史试题 2024.4本试卷分第 I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 50 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Ⅰ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 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周人这种新创的统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周代王权的地位,此时的周王“非复诸侯之长,俨然是天下之共主了。“这种新创的统治方式”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2.图 1 为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有一卷《编年记》,记载了一个名叫“喜”的秦国基层官吏的生平大事。这可以直接用来研究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战争B.战国七雄的形成过程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过程D.秦走向灭亡的原因3.2023 年 12 月 15 日,海昏侯刘贺(汉武帝之孙)之墓首次开放。他的墓中发现大量简牍海昏简本《论语》,并出土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画像等。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实行A.推恩令 B.尊崇儒术C.盐铁官营 D.北击匈奴4.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A.西汉开始出现丝织品 B.丝绸之路的存在C.新疆在汉代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D.中亚是中国版图九年级历史 1{#{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5.历史活动课中,某历史小组分享了“三国鼎立”“十六国”“北朝”“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资料。据此可知,该历史小组探究的主题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6.(唐)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A.实现了南北方统一 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 D.加速了隋朝的灭亡7.唐太宗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此,他虚心纳谏,励精图治,在他统治期间形成了政治比较清明的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8.“小钱币,大历史”。图 2 的出现可以印证北宋时期A.商业贸易的繁荣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C.民族政权的并立图 2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D.造纸术的发明9.我国古代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北宋时,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C.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D.明朝,李时珍编写了《伤寒杂病论》10.图 3 为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东交民巷,原名东江米巷,因是南粮北运的咽喉要地而得名,后根据条约规定改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其行政管理权完全归使馆。东交民巷这一变化依据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九年级历史 2{#{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11.“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除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 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革命时代12.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一群怀揣理想与憧憬的青年聚集于南湖,审视自己的路途,游船上红色理论与五千年国情嫁接,沉沦的民族挺起希望的胸膛。这里“红色理论”指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 D.马克思主义13.纪录片《初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说:“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里的“新局面”主要是指A.工人运动高涨 B.北伐胜利进军C.红军长征胜利 D.全民族抗战开始14.毛泽东说:“从 1921 年党成立到 1934 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 1934 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材料中“从那以后“指的是A.国共合作实现 B.南昌起义爆发C.遵义会议召开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和实施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领导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英勇作战。这充分说明A.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才能赢得和平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16.1945 年 8 月 28 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 月 29 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民听了高兴,世界人民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A.重庆谈判 B.跃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九年级历史 3{#{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17.张謇是我国历史上首位下海经商的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他的兴国之梦。他一生创办了 20 多家企业和 370 多所学校,被称赞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兴国梦”是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 D.变法图强18.世界文明古国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古巴比伦王国文明成果的是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C.阿拉伯数字 D.罗马大竞技场19.某中学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有道题的提示信息为:“中世纪西欧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此题的答案是A.基督教会 B.西欧庄园C.自治城市 D.欧洲大学20.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了一片灿烂的星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了崭新的近代文化。这些人文主义者活跃在A.古典文明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21.某文献宣称“人人生面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该文就声称,政府的权力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并列举控诉了英国政府的种种言行,宣称应建立“自由独立的国家”。据此可知,该文献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C.1787 年美国宪法 D. 《人权宣言》22.历史学家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在 1815 年以前大约三十年的这一时期,发生的两次‘革命’——政治革命主要影响欧洲大陆,而经济革命则在英国表现最为活跃。”这两次革命分别是指A.英国资产级革命和工业革命B.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C.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D.美国独立战争和工业革命九年级历史 4{#{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23.19 世纪中期,东西半球的俄国和美国分别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劳动力都获得了解放。这是A.种植园经济发展的需要 B.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产物C.克里木战争失败的影响 D.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24.列宁说:“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1921 年春,列宁选择的“另一条道路”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颁布苏联新宪法25.2023 年 8 月 24 日 13 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8 月 26 日,日本东电承认:超 6 成储存核污水放射物超标。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核污水,严重损害了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材料反映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是A.霸权主义危害 B.能源危机加剧C.人口增长过快 D.生态环境恶化九年级历史 5{#{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注意事项:第 II 卷共 4 道题。第 II 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26.(1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 4 郑成功像注:开辟荆捧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图 5 清朝台湾府城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图 6 达赖、班禅金印 图 7 驻藏大臣令牌图 9 雅克萨反击战使用图 8 新疆伊犁将军的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阅读上述表格材料,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九年级历史 6{#{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27.(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 10 出现的历史背景。(6 分)图 10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1912 年 1 月)材料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现代国家的形成,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启动。早在 1949年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将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趋势,他说:“我们已经或即将区别于古代,取得了或即将取得使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地向着现代化发展的可能性。”——选自王宗礼《新中国成立 70年来现代化中国道路及其理论超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6分)九年级历史 7{#{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2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927 年 10 月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摘编自黄允升、唐宝林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1)材料一中的“这条道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条道路”产生的原因。(6分)材料二 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认为:社会变革实际上就是指主要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革命,在广义上它统指“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技术变革则是指“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革命”,社会革命与技术革命并不是“两次革命”,“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摘编自韩保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史》(2)材料二中“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革命”实施的历史意义。(8分)九年级历史 8{#{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29.(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见下图:苏 联俄 国奥地利奥匈帝国 匈牙利图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图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选自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下册第 44 页(1)识读历史地图,将历史事件等置于特定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中,是“时空观念”素养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前后欧洲版图的主要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历史事件。(8分)材料二柏林墙,始建于 1961 年 8 月 13 日。民主德国政府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居民逃往西柏林。1990 年 6 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摘编自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图 13(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柏林墙的修建与拆除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 20 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发展演变。(6 分)九年级历史 9{#{QQABTQqAogCIAIAAARhCEQGwCgCQkBACAAoGRAAAMAAByRFABAA=}#}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24.1一、选择题1.B 2.C 3.B 4.B 5.C 6.C 7.C 8.A 9.C 10.D11.C 12.D 13.B 14.C 15.D 16.A 17.C 18.B 19.B 20.B21.B 22.B 23.D 24.B 25.D26.示例一:所选事件: 郑成功、雅克萨反击战观点: 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论述: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于1662年率将士横渡台湾海峡,经过8个月的围攻,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先后两次命令清军进攻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保卫了祖国的疆土。总之,明清时期面对外来侵略进行了有力的抗击,捍卫了国家的主权、维护了国家统一。示例二:所选事件: 驻藏大臣令牌、新疆伊犁将军观点:清政府有效的边疆治理措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论述:清朝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清军平定了西北地区分裂祖国的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整个新疆地区。综上所述,清朝时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推动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向统—国家认同的演进。(6分)示例三:所选事件: 清朝台湾府城、新疆伊犁将军观点:清政府有效的边疆治理措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论述:清政府统一台湾,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千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清军平定了西北地区分裂祖国的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整个新疆地区。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推动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向统—国家认同的演进。(6分)示例四:所选事件:清朝台湾府城、新疆伊犁将军观点:清政府有效的边疆治理措施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论述:清政府统一台湾,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千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清军平定了西北地区分裂祖国的叛乱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整个新疆地区。综上所述,明清时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推动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向统—国家认同的演进。(6分)示例五:所选事件: 郑成功 、清朝台湾府城观点:明清时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论述: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台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率将士横渡台湾海峡,经过8个月的围攻,于1662年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千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综上所述,明清时期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有效管辖,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示例六:所选事件:达赖班禅金印、驻藏大臣令牌观点:清政府有效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2分)论述:清朝时期,顺治帝接见西藏宗教首领五世达赖,赐予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另—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清朝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这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民族交融。综上所述,清朝时期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不同措施,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有效管辖,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中国各民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向统一国家认同的演进。(6分)27.(12分)(1)历史背景: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6分)(2)作用: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6分)28.(14分)(1)名称:井冈山道路 (2分)原因: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4分)(2)社会革命:三大改造;技术革命:一五计划。(4分)历史意义:一五计划开始改变新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4分)29.(14分)(1)变化:奥匈帝国等国家瓦解;德国的版图缩小;苏联建立(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十月革命。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历史信息:冷战政策(德国分裂)与冷战结束(或两格局结束或东欧巨变)(2分)演变: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pdf 市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24.4.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