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上课准备:《讲义本》、八下教材、双色笔课时12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本册知识脉络激趣导入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有什么意义?知识梳理知识结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因党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及做法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何保障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地位做法设置国家机构产生贯彻的原则及主要表现规范权力运行原因做法维护宪法权威坚持宪法至上保障宪法实施宪法地位具体内容最高法律效力的原因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的原因加强宪法监督的措施增强宪法意识知识梳理核心概念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地位)必须坚决拥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城各方面各环节。知识梳理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4.中国共产党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核心概念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知识梳理核心概念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补充: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领导机关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P4)(1)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2)领导机关:①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②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3)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知识梳理核心概念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5. 宪法的基本原则。6.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7.宪法的基本原则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知识梳理核心概念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9.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机关)(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机关)(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机关)(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机关)(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守法宣传)8.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地位:知识梳理核心概念4设置国家机构10. 各级国家机构的产生。(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知识梳理核心概念4设置国家机构11.我国国家机构贯彻的原则及其主要体现。(1)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主要表现: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知识梳理核心概念5规范权力运行12. 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13. 怎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法定职责必须为)(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依照法定程序为)(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知识梳理核心概念6宪法地位14. 宪法的地位。(1)我国宪法是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2)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知识梳理15.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的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核心概念6宪法地位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根据宪法规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比普通法律严格只需依据一般程序,由立法机关过半数通过(1)都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反映(2)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4)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5)宪法和法律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知识梳理核心概念7宪法监督16. 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17.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1)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2)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基础性意义)(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知识梳理核心概念7宪法监督18.如何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1)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2)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知识梳理高频用语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 ,是立法活动的 。4.宪法的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5.国家权力必须在 。6.我国宪法是 ,是治国安邦的 。7.宪法是其他法律的 ,是国家的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 。8.宪法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宪法原则基本要求核心价值追求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总章程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根本法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知识梳理观点明晰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公民意志的统一。 ( )理由: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 )理由: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人大代表/人大。 ( )理由: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理由:××××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知识梳理观点明晰5.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 )理由:6.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或一般性问题。 ( )理由:7.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 )理由:××√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的一般性问题。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简单相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真题演练例1. 1.(2023·重庆)2023年3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开始施行。这次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是从制度设计上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明确法律草案的说明、统一审议等环节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等。这一亮点( )①有利于实现国家的法制统一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③有利于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④有利于社会组织正确行使立法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A社会组织没有立法权真题演练知 识 串 讲知 识 串 讲例2. 2.(2023·自贡)“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表明我国宪法( )①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②使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国家意志③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④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的一切行为准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例3. 3.(2023·宜宾)教育部于2023年5月至12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各地建立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推动学生每年接受不少于2课时的法治实践教育。这有利于青少年( )①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③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④推进宪法宣传,提高权力意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说法错误A真题演练知 识 串 讲知 识 串 讲C4.(2023·重庆)业主没按时交物业费,地方物业管理条例可以限制其参选为业主委员会成员吗?2023年1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首次对外公布对这一问题的审查研究案例,指出部分地方物业管理条例中将业主不履行业主义务行为与业主共同管理权挂钩,超越了立法权限,应予以纠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此举( )①削弱了地方立法权②有利于实现国家法制统一③保护了公民的选举权④是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体现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真题演练5.(2022年长沙中考.16.8分)【朗朗乾坤 清风徐来】“廉者,政之本也。”某校开展清廉教育主题活动,初三(3)班学生积极参与。他们设计了如下学习专栏:(1)运用宪法知识,请谈谈设计上述专栏内容的依据。(8分)(2)为进一步推进此项活动,该校拟开展微视频制作比赛。请分别从政治思想、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为参赛作品提出要求。(6分)真题演练(1)运用宪法知识,请谈谈设计上述专栏内容的依据。(8分)(2)为进一步推进此项活动,该校拟开展微视频制作比赛。请分别从政治思想、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为参赛作品提出要求。(6分)示例:①政治思想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②主题内容上,紧扣廉政主题;③表现形式上,富有创意。①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2分)②加强宪法监督,规范权力运行;(2分)③保障公民权利,落实民主监督;(2分)④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2分)真题演练2018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3月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察法相关内容及表述与新修定的宪法相衔接、相统一。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揭牌。新任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先后进行宪法宣誓。请你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依宪治国要求的。(8分)①党中央提出修宪的建议,体现了依宪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必须加强立法,不断完善宪法;③监察法与宪法相衔接、相统一,体现了其他法律的制定要以宪法为立法依据;④监察委员会成员进行宪法宣誓,体现了必须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6.【法在我心中】回顾教本:阅读八上教材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夯实基础:背记《讲义本》P49高频用语拓展思维:完成《练测本》P18-20巩固提升谢 谢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校备课稿纸2024 年 上学期 九 年级 道德与法治 科课 题 一轮复习 八下一单元 主 备课时 班 级教 材 概 述 本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内容涉及维护宪法权威和保障宪法实施二个部分。主要介绍学生认识党的领导,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认识到党的领导是国家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引导学生增强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教 学 目 标 1. 政治认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2. 法治观念: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尊崇宪法和法律;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教学重点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明确了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考点分析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5年1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5年1考)主 备 教 案 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 播放视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 师: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有什么意义?? 生:……。 师:相信大家应该对宪法有了一定认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复习本课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 师:在复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先让我们看到目录部分,了解本册知识 本册知识图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本单元的内容,根据思维导图和知识梳理的内容回顾知识。 重点考点解析: 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地位) 2.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坚决拥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城各方面各环节。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2)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4.中国共产党如何遵守宪法和法律?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补充: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领导机关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P4) (1)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2)领导机关:①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②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3)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5. 宪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6.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7.宪法的基本原则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8.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地位: 9.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立法机关)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行政机关)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机关)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机关)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守法宣传) 依据宪法目录,说说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10. 各级国家机构的产生。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1.我国国家机构贯彻的原则及其主要体现。 (1)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主要表现:①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②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12. 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3. 怎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法定职责必须为)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依照法定程序为)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4. 宪法的地位。 (1)我国宪法是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依据《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内容,说说宪法和普通法的区别? 15. 如何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4)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的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6. 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1)权力行使需要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2)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基础性意义) (3)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17.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3)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18.如何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1)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在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2)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3)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高频用语填空 观点明晰 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公民意志的统一。 ( × ) 理由: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 × ) 理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人大代表/人大。 ( × ) 理由: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 ) 理由: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5.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 √ ) 理由: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6.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或一般性问题。 ( × ) 理由: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的一般性问题。 7.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 ( × ) 理由:宪法不是其他法律的简单相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三:真题演练 师:那么梳理完本单元的知识,让我们来看看近些年中考,都对本单元做了哪些考察。 1例1. 1.(2023·重庆)2023年3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开始施行。这次立法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是从制度设计上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明确法律草案的说明、统一审议等环节和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等。这一亮点( A ) ①有利于实现国家的法制统一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③有利于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 ④有利于社会组织正确行使立法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例2. 2.(2023·自贡)“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表明我国宪法( B ) ①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②使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国家意志 ③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④是任何公民、社会组织的一切行为准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3. 3.(2023·宜宾)教育部于2023年5月至12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各地建立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有条件的地方要将法治实践教育作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课后服务范围,推动学生每年接受不少于2课时的法治实践教育。这有利于青少年( A ) ①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 ②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③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④推进宪法宣传,提高权力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2023·重庆)业主没按时交物业费,地方物业管理条例可以限制其参选为业主委员会成员吗?2023年1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首次对外公布对这一问题的审查研究案例,指出部分地方物业管理条例中将业主不履行业主义务行为与业主共同管理权挂钩,超越了立法权限,应予以纠正。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此举( C ) ①削弱了地方立法权 ②有利于实现国家法制统一 ③保护了公民的选举权 ④是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体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2022年长沙中考.16.8分)【朗朗乾坤 清风徐来】“廉者,政之本也。”某校开展清廉教育主题活动,初三(3)班学生积极参与。他们设计了如下学习专栏: (1)运用宪法知识,请谈谈设计上述专栏内容的依据。(8分) ①坚持依宪治国,建设法治国家;(2分) ②加强宪法监督,规范权力运行;(2分) ③保障公民权利,落实民主监督;(2分) ④尊重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2分) (2)为进一步推进此项活动,该校拟开展微视频制作比赛。请分别从政治思想、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为参赛作品提出要求。(6分) 示例:①政治思想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②主题内容上,紧扣廉政主题; ③表现形式上,富有创意。 。6.【法在我心中】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建议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3月20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察法相关内容及表述与新修定的宪法相衔接、相统一。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揭牌。新任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先后进行宪法宣誓。 请你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依宪治国要求的。(8分) ①党中央提出修宪的建议,体现了依宪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②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体现了必须加强立法,不断完善宪法; ③监察法与宪法相衔接、相统一,体现了其他法律的制定要以宪法为立法依据; ④监察委员会成员进行宪法宣誓,体现了必须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四、巩固提升 回顾教本: 阅读八下教材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夯实基础: 背记《讲义本》P77高频用语 拓展思维: 完成《练测本》P30-31板书设计: 同思维导图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年中考一轮复习 课时12 八下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pptx 中考一轮复习 八下一单元.docx 宪法宣传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