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如何写好考试作文讲座的成因,主要是源自那次考试,那次考试明确要求写记叙文,但是有很多写成话题作文或议论文。当时,我就想要为高三全体学生搞一次作文讲座。这是一种爱使然。但是久久没有落实,我心有愧。近两天,庄主任、朱组长努力给我提供机会,我心有感激,并由此感觉能实现责任而释怀。希望讲座内容能引起同学们对作文的重视,并且从今天起摩拳擦掌,有信心,下决心写好考试作文。一、关于作文材料积累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 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1.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账,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对于每篇课文,我们不仅要记住课文的写作特色、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更重要的是要应用到我们的写作当中;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二、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1.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2.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3.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4.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5.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6.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7.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三、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1. “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2.“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3. “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4. “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5.“不说假话”的习惯。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但是,同学们面队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写”为由而不交卷。一时写不下去,放一会儿是可以的,但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彻底清查你的“材料库”,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题的材料。经过多次“强迫自己写”,思路打开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7.“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是无可非议的。“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四、写作中的数字两个原则:1.真实才能动情。真正能打动读者的,还是那些你亲身经历有真情实感的身边小事;2.妙语才能煽情。只有风趣幽默,生动活泼的语言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读之使人不断点头默叹。三字要求1、稳:写好事,力求能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把事情交代清楚,注意处理好事情的曲折性;开头结尾注意点题,结尾处要点明中心,稳定的发挥好自己的写作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不要强求自己必须写出“惊世之作”来,考试作文能够发挥自己80%的写作水平就很了不起了。2、细:不要像电视剧情介绍那样的简单叙述,中间要加入环境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能力好的同学再来些远近相衬、动静相映、侧面烘托、环境渲染、五觉描写,是文章细腻、动人。3、精:对于一般的同学来说,“精”体现在:(1)选择自己最拿手的内容;(2)写出自己最好的字;(3)采用自己最顺手的结构(总分结构或顺叙方式),力求发挥好自己的水平。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来说,“精”应体现在:(1)选择较有新意的、又是自己有把握写好的内容;(2)有漂亮的书写;(3)精心的安排好开头和结尾,适当的采用倒叙、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渲染气氛、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的方法方式结构文章;(4)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特别是运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手法,恰当的运用成语、引用格言名句,增添文采。四个流程1、审清题意:千万注意,题意审不好,来个文不对题,哪就……应该先花2-3分钟看看作文题,然后在开始答基础知识题目。2、立好中心:至少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哲理、是深情?是赞扬、是批评?……用一句话把它写在草稿纸上。3、选好材料: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己最熟悉的、能够写好的事。4、列好提纲:(1)用一句话写出中心内容和主题;(2)分清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什么?(3)打好开头、结尾的细稿,以及每段的开头句。接下来就是在试卷里写作文啦,要力求一气呵成,只要提纲和开头、结尾、段落开头的稿子打得好,一气呵成事不难做到的,思路顺畅了20分钟就可以把作文写好。五项技巧1、有一个灵活的头脑:造句法、筛选法、换题法。2、有一张可爱的脸蛋:书写要工整,自己的字能够写多好就必须写多好,不得使用涂改液,不得随意修改,特别是开头、结尾和段落的开头句,不能修改。3、有一双闪亮的眼睛:你好好的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4、有一身漂亮的衣装:(1)一个最拿手的题材(适合自己);(2)一个好故事(好布料);(3)一个好结构(好设计);(4)一口流畅、优美的语言(好花纹、好色彩)。5、有几件精美的饰品:(1)倒叙、描写、引用开头(好发型)(2)结尾: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名鞋);(3)名言名句名作的恰好点缀(钻石哟);(4)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如梦的纱巾)。六个大忌一忌潦草涂改:书写要端正,千万别连文题都改,只改明显的错别字,将错就错,能够不改的就不改。二忌过短过长:字数一定要足,字数不足,写得再好也很难及格;字数不能太多,不要超出试卷中的作文纸,万般无奈之下,也只能在2行以内。三忌开头议论: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开头的好,能来点环境描写,就先来点描写。四忌分段太少:4-6段为好,千万别少于3段。五忌文不对题:不说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六忌选材太俗:别总是玩呀、学雷锋帮助孤寡老人获救落水儿童呀、猫啊狗五、重弹“命题作文”。之所以曰“重弹”,乃因为这种高考作文模式已经久违多年了。何谓“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是一种直接给“题目”的作文。这题目,往往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短句。如“秋”、“手”、“门”、“牛”、“泣”、“雨后”、“乡音”、“寻找”、“眼睛”、“习惯”、“尝试”、“柳暗花明”、“小荷尖尖角”、“有人敲门”、“过河小卒”、“理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毁树容易栽树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这一种作文题不给学生其他文字材料,有时限制文体,多半文体不限。“命题作文”的优点是:考题简洁,有强烈的聚焦感,不容易对考生产生立意、构思、情境、行文色彩之类的定向“诱导”,考生可以由“题目”起飞进入开阔的联想空间,文体的选择也比较自然。兹评析几则“命题作文”试题。面对“命题作文”题,若要写成“记叙文”,就必须敏锐地发现“命题”中的“情感穴位”,联系自己的情感生活,机智地加以发挥。这种“以情感人”的文章,最容易打动阅卷者的心灵弦索,取得最佳的效果。有些“命题作文”是“理论性”的,要求学生写成“议论文”。“议论文”必须“以理服人”。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应当在弄清题义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它的理论“焦点”,然后用自己的“思想石遂石”去撞击它,在碰撞中激发理论的“火花”。这样,文章的理论阐述就可以既集中,又向纵深拓展了。六、恳请多写“记叙文” 。一般说来,高考作文主要是两种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考生选择哪一种为好呢?从这些年来的作文答卷情况看,选择记叙文比较理想。这是毋庸讳言的。尽管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两种文体都会写,尽管两种文体的写作难度大致相当,但是经过实践的检验,议论文写作从来都是高考学生的弱项。因为,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并作出自己的总体上的判断。这是需要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甚至可以这样说,不在人生的道路上尝过许多酸甜苦辣,摔过几次大筋斗,是难以讲出多么深刻的道理来的!高三学生的年纪都在18岁上下,如今又基本上被“圈”在学校里,“茅庐”还没有“初出”,要他们发表人生的见解,分析事物的“内里”和“外在”,委实是难为他们了!说明白一点,这是“赶鸭子上架”!这几年江苏高考作文试卷,每 100个考生写议论文,有1篇“优秀”就算不错;而100个考生写记叙文,往往会有三四篇“优秀”!然而,据我所知,一些语文老师还在要求学生拼命写议论文,说是比较“保险”。这“保险”,就是按照“提示语”、按照常规思路去写,大家都挤在一起讲“公理”、讲“常理”、讲“大道理”!当然,如果某考生平时的思辨能力比较强,临场又迸发出理论灵感,那也有可能写出相当精彩的、有自我见解的议论文来。凡作文者,都必须从“记叙”始,打好扎实的“记叙”基础,否则难以登堂入室。从感性到理性,从对鲜活的现象世界的把握到对生活事理的领悟,这是一条最基本的认识规律。大多数高中学生,都内蕴着写好记叙文的潜力。他们有独特的少年视角、敏感的情思,只要自自然然地落实到试卷上,就会有股子动人心弦的力量,就可能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这是那种解说“提示语”的作文无法比拟的。应当说,大多数中学生都已具备写好记叙文的潜力。他们的纯真,他们朴素的视角,往往能发现许多成人不容易看到心里去的东西,如果把这些东西自自然然地写下来,其审美效果是非比一般的。七、议论要出“新” 。如果你要写议论性的高考作文,那就不能满足于讲一些“明摆着”的道理,要努力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尽可能发现一些其他考生没有发现的东西。当千千万万考生写同一道作文题时,如果大家都写“明摆着”的、人人皆知的道理,其结果必然是令人心烦,虽然你说的“道理”百分之一百的正确。 只有一个人没有满足于“明摆着”的东西。我相信所有的考生都能够做到。然而99.99%的考生就是没有做到。为什么?思考的方法不对头,不晓得正面看看、背面看看、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上边看看、下边看看……这种看“法”,就是用两点论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就是辩证思考。辩证法说复杂确实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就看你能不能朴素地加以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