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代诗歌五首积累与运用1.下列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独怆(chuàng)然而涕(dì)下 决眦(zì)入归鸟B.齐鲁青未了(le) 拄杖无时夜叩(kòu)门C.会当凌(líng)绝顶 自缘(yán)身在最高层D.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吟(yín)鞭东指即天涯2.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解释下列加点词。(1)念天地之悠悠( )(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4)会当凌绝顶(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拄杖无时夜叩门( )(7)决眦入归鸟( )(8)莫笑农家腊酒浑( )4.下列诗句中使用了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D.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登飞来峰》的作者是宋代的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B.杜甫《望岳》诗中的“岱宗”即泰山,是五岳之一。C.《游山西村》是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的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紧紧围绕“游”字展开。D.《己亥杂诗》(其五)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6.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艺术殿堂”“包罗万象”“万鸟齐飞”都是主谓短语。B.“前仆后继”“侃侃而谈”“心有灵犀”“活得精彩”这四个短语类型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C.“生日礼物”“很委屈”“热烈欢迎”“更加坚强”都是偏正短语。D.“春雷始鸣”是主谓短语,“听到雷声”是动宾短语。8、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9、填空(1)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5)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7)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8)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今天多用来借指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9)当代青年既要有杜甫在《望岳》中抒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又要有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奉献精神。10、为配合班级准备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1)下面的古诗,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填在诗中横线处的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一组词是( )溪涨清风____面,月____繁星满天。数只船____浦口,____声笛起山前。A.吹、上、傍、声 B.拂、落、横、一C.袭、明、到、儿 D.掠、圆、依、有(2)仿照示例,写出诗句及诗中的成语。【示例】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成语:柳暗花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3)你在活动中听到同桌文文抱怨古诗文难学,她认为现在不写古诗文,没有必要学它。对此,你该怎样劝说文文改变这种想法?二、阅读理解(一).阅读《登幽州台歌》一诗,回答问题。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1、下列对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B.第二句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来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C.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扩大”。D.第四句“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12、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二).阅读《望岳》一诗,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3、下列对诗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早年的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朝气。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工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14、“齐鲁青未了”一句对描写泰山有何作用?(三).阅读《登飞来峰》一诗,回答问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5、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诗人的自信,表达了诗人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16、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四).阅读《游山西村》一诗,回答问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7、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18、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五).阅读《己亥杂诗》(其五)一诗,回答问题。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9、下列对诗歌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回归的喜悦,又有离别的愁绪。B.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予以讽谏,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D.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事物,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离京,仍要像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国家还要竭尽全力。20、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表达效果。(六)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甲】游 山 西 村[宋]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乙】过 山 农 家①[唐]顾 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②焙③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注释】①此诗是六言绝句。②嗔:嫌怨。③焙:用微火烘。21.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诗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然而处处切“游”字,游性十足,游意不尽。B.甲诗的尾联中,诗人表达了渴望乘着月色随时到古风犹存的农家串门的愿望。C.乙诗首句未出现“山”字而是用与山景相关的“板桥”“泉水”烘托山行的环境。D.甲诗对“箫鼓追随”和乙诗对“焙茶”“晒谷”的描写,都再现了农民们劳动的热闹场景。22.请概括陆游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夏 夜[唐]韦庄傍水迁书榻,开襟纳夜凉。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蛙吹鸣还息,蛛罗灭又光。正吟秋兴赋[注],桐景下西墙。【注释】秋兴赋:即西晋文学家潘岳的代表作《秋兴赋》。潘岳32岁时,是太尉府的属员兼任虎贲中郎将,又在散骑官署内寄居值班,早起晚睡,难得一刻安宁,有感而作此赋。23、请简要赏析诗句“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的妙处。24、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八).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戏题盘石王维可怜①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①可怜:可爱25、适当想象,描绘一、二两句的画面。2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九)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下面的题。柳桥晚眺[注]陆 游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注释】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27、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8、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三、写作29、富有诗意的想象,能实现有创意的表达。请自选对象,展开想象,写一句或几句话。句式不限,示例仅供参考。【示例】雪化了是水吗?不,雪化了是春天!30、.阅读所提供的材料,结合你对辛弃疾的了解,参照示例,为辛弃疾写一段推荐词。【材料一】辛弃疾生于乱世,21岁就统帅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他曾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一支劲旅。【材料二】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八年的闲居生活,其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示例】李白推荐词——他自由,豪爽,不受名利与富贵的羁绊;他逍遥,自在,四处行走,仿佛世间的种种纷争都和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朋友,他的诗,他的酒。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诗仙。答案D 2.B 3.(1)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不尽 (3)聚集 (4)登上因为 (6)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7)眼眶 (8)浑浊 4、D 5.C 6.CA 8.B(1)后不见来者 (2)独怆然而涕下 (3)阴阳割昏晓 (4)自缘身在最高层丰年留客足鸡豚 (6)衣冠简朴古风存 (7)浩荡离愁白日斜(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0、(1) B(2)示例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示例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青梅竹马示例:文文,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能陶冶性情,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所以学好古诗文,很有必要。D 12.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D 14.衬托泰山的高峻、连绵。15.D 16.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碍,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17.D 18.示例: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19.B20.运用环境描写(点明时间),写出了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凄伤忧愁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心中的无限离愁。21.D22.①村民的热情好客;②丰年的欢悦气氛;③优美的景色;④淳朴的风土人情。(答出三点即可得分)23.①夏夜的满天繁星,意味着明天的白昼又是烈日炎炎,教人发愁,但现在夜深露重,荷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②多种感官结合。“星繁”“露重”和“荷香”分别从视觉、触觉和嗅觉描写景物,形象生动。③远近结合。“星繁”是远景,“露”和“荷”是近景,远近结合,富有层次感。24.白天暑热带给诗人的烦闷和焦躁,夏夜纳凉时的舒畅和惬意;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5、在清澈的泉水上面,一块如席子般大小的巨石矗立。春风习习,绿杨飞舞在岸边垂杨巨石只畔,不时飘拂高高举起的酒杯。26、三四两句诗歌采用了反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反问说如果春风不解人意的话,为什么又要吹送落花来?这同时也是拟人,春风更是善解人意,为独酌之人送来落花助兴。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陶醉于山间盘石的独得意趣。27、黄昏时分,诗人站在小桥上,似乎能听到鱼儿跳水的声音,远望着纵横交错的树林,静候着白鹤飞回。28、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诗人以“闲云”自喻,曲折地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哀思。29、示例一:农民伯伯是在种田吗?不,他们是在播种未来。示例二:春风拂柳,柳枝忙着在河面练习书法,字却被波纹抹去。30、示例: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