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课件(共23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课件(共23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学习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
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2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3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根本途径】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①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联想实践)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③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怎样实现和创造价值?先想价值的含义
1、客体的功能和属性通过什么能与主体的需要联系起来?
2、考虑客体
3、考虑主体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根本途径】
1. 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2. 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袁隆平90岁还蹲在田间地头,几十年如一日研究杂交水稻,带领他的团队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果,刷新了一项又一项记录,培育出了亩产超900公斤的超级杂交水稻。
作为一名党员,袁隆平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成为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奉献所有光和热。
根据材料,说明怎样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在劳动中
在奉献中
为什么要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劳动的重要性
①劳动的作用: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②评价标准: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人的价值最主要看 对社会的贡献(即社会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就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③劳动的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联想中共的奋斗目标和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1、人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2、人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P81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体现
相结合
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实践
奉献
劳动
为人民服务
总结:(怎么样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怎么样在奉献中创造价值?)
相关链接: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个人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客观条件】
他何以如此优秀?
出生于医学世家:
父亲钟世蕃是著名的儿科专家,
母亲廖月琴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就读的学校:
1953年,就读于广东实验中学。
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
医学部)并留校任教。
1979年至1981年,由国家选派赴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进修。
工作经历:
1971年至今,就职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现任中华医学会顾问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成员等职。
父母的言传身教
家庭环境的熏陶
学校的教育
老师的培养
国家的扶持
社会提供的平台
综合探究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社会
提供
前 提
价值实现
生存条件
发展条件
享受条件
工作条件
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注意: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的实现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个人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这种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
而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

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想一想
有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就一定能实现人生价值。这种观点对吗
提示:错误。良好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但实现人生价值还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
议学情境
1.我几乎付出的是生命。学生苦读、教师苦教、政府苦供。
2.我是女高人,我要上清华揽月、进北大摘星,上一本或双一流大学。读书很重要!女孩读书上大学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3.我这辈子的价值就是学生为社会做贡献的时间,我就觉得值了。
4.实际上我举的这盏灯,是我们信仰的这盏灯,我们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议学任务: 结合视频、文字材料和教材P82-84并思考: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呢?
1.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强调后天的努力,克服挫折和失败,付出艰辛的努力)
2.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全面的能力,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3.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理念、信念(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
(意识、认识、社会意识、价值观的引导、驱动、制约作用)
才干素质
价值信念
4、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强调品德是为人之本,应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品德道德
主动精神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
本课小结:
12.3怎样实现人生价值
(根本途径)
1.劳动的地位和作用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2.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1.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基础)
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要求
3.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4.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
答题要素:人的价值的内容+价值观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结合材料
① 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述)
②人的价值的内容(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材料)。
③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树立正确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材料)。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两个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材料)
⑤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本途径、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材料)。
总结:运用“价值观””人生价值”“人生价值观”的知识
对材料进行分析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与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3)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4)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5)人的价值: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主观题知识点
(6)价值观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客观标准+特点):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特点: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其他: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①弘扬劳动精神,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要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根基。
问法(范围限定) 答案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1)(2)(3)(4)(5)(6)(7)(8)
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 (1)(2)(3)(4)
社会历史的本质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历史的发展 (2)(3)
社会历史的主体 (4)注意关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基本内容
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价值观 (5)(6)(7)(8)
价值与价值观 (5)(6)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7)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