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大比武八年级上册材料题讲评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教学大比武八年级上册材料题讲评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八届课堂教学大比武
八年级历史材料题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史料,能客观地描述历史事件。
通过试题讲解,让学生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1、在鸦片战争中,年近七旬的老将江南提督 率众抵抗,力竭牺牲;广东水师提督 战死。
2、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土。
4、 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中规定割 给
英国;中法《北京条约》中规定割 给英国。
5、1895年春,康有为等人发起 ,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 (地点)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
6、由 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清政府任命的钦差大臣 成功收复新疆。
7、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纷纷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 》和天津的《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决定创办《 》,作为其机关报宣传革命思想。
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洪仁玕写成《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9.指明背诵(1)戊戌变法意义、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评价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的影响
三、讲评试题:(材料17题)
1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讲解材料题类型一
材料一:自强运动虽然有种种缺点,但却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它具有许多深远的影响:第一,有助于上海、南京、天津、福州、广州等大城市的发展。第二,周国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这些都市中,成为产业工人或劳工·····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第三,这些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他们促使了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之诞生。
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产生的影响。(4分)
·指明学生说出做题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明确答案:
影响:推动了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工人阶级;促使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出现(产生了民族资本家)。(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学生纠错并概况方法
模式一:根据材料,概括(或归纳、指出)……现象(或特点、原因、趋势等)”。
方法:认真研读材料,根据所设计问题要求直接从材料中去提炼答案。注重考查学生审题能力,一般中考占到6分左右。
实战演练一: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宣传的思想观念。(2分)
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2、指明学生展示并说出做题方法
3、明确答案
思想观念:博爱、平等、自由、人权。(2分)
讲解材料题类型二
材料二:新运动(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它不仅仅暴露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对于全面改革的惊人无能,而且也反映出政治领导是多么没有能力使制度恢复生气和经受中国危机时代所必需的自我改造。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分)
·指明学生说出做题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明确答案:(2)原因: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改革的发展;维新派政治能力有限、力量弱小;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能发动群众。(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3分)
·学生纠错并概况方法
模式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概括、归纳)……的原因、意义”。
方法:一方面是通过对材料分析处理找出部分答案,还有部分答案在已经学过的知识里,所以另一方面回顾课本进行概括总结。
实战演练二:
材料一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的意义。(4分)
材料二: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这种对立,促成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激烈论争······一变而为民主和科学的巨响,随着大潮的泛起,涌来了各色各样的“主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观念形态的革命”指哪一事件?(2分)
要求:1、学生独立完成;2、指明学生展示并说出做题方法
3、明确答案:意义:第一次提出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传播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观念;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分,任答两点即可) 事件:新文化运动。(2分)
讲解材料题类型三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鲁迅的哪部作品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1分)根据所学知识,评价新文化运动。(3分)
·指明学生说出做题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为什么?)
·明确答案:作品:《狂人日记》。(1分)评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1分)
·学生纠错并概况方法
模式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的原因(意义、影响等)”。
方法:从教材中获取答案。答案肯定在教材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
实战演练三:
材料二:在器物和制度之后,是西方近代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对立。这种对立,促成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引发了中西文化的激烈论争······一变而为民主和科学的巨响,随着大潮的泛起,涌来了各色各样的“主义”。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革命”带来的影响。
要求:1、组内合作交流;2、评选拟定最好的一个展示
3、明确答案:
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分,任答两点即可)
五、教师小结
1、从材料题的三种模式和做题方法来小结。
2、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空观念来小结。
六、板书设计:
做题技巧(模式)
定向词分类 定性词暗含答案来源
根据材料 回答 材料 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材料束缚
根据所学 知识回答 材料 答案肯定在教材中,材料只不过是个引题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回答 材料+教材 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结合点
七、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