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0《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0《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资源简介

初中语文七下阿长与《山海经》
核心素养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和文本特点以及学情特点,我给学生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熟读课文,研读重点语段,学会深入分析、准确归纳和总结阿长这一人物形象;
2.把握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学会文章中进行人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并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平凡“小人物”形象
2.掌握欲扬先抑及围绕中心安排详略的写法。
3.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感受“小人物”的人性光辉。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
2.教学难点:感受“小人物”的人性光辉。
教法及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读课的特点以及文章的内容,我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本堂为第二课时,课堂围绕“阿长”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学过程中采取激趣诱导法、指导点拨法、情境感染法、赏识激励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相应地提示、点拨、诱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圈点批注法、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读写结合法等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能力、整理迁移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人,他们可能平凡普通,但却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特别的人——阿长。
二、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有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
三、聊聊阿长那些事
(一)初识“小人物”
初识阿长,填写人物档。
阿长的小,体现在:
称呼:阿长、长妈妈、阿妈、什么姑娘
身份:女工、保姆
姓名:无名无姓
名称来由:用别人的名字
长相:黄胖而矮
学历:不识字、没有文化
由此可见:阿长身份卑微、社会地位地下
小结:透过她姓名的由来,我们知道了阿长是一个连真实姓名都无人知晓,被忽视的旧社会下层劳动妇女。
(二)走进“小人物”
速读课文,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
提示:有的事件可以直接勾画关键词句,有的事件需要自己进行概括。
阿长所做的事:
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不许我走动——看管孩子很严格
睡觉时摆大字——粗俗、不拘小节(详写)
懂得许多规矩——迷信、关爱孩子(元旦仪式详写)
讲长毛故事——无知可爱、淳朴善良(详写)
谋害我的隐鼠——不喜欢小动物
给我买《山海经》——真诚热情(重点详写)
(三)感悟“小人物”
精读段落,感悟一种温暖有爱的大情怀。
勾画出描写阿长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语句,并选取典型语句分析其形象特点。
运用“我眼中的阿长是一个_____的人,从文中_____可以看出”的句式,分析阿长的形象。
提示: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从文章所写事例发现人物的特点
(2)关注人物描写
①直接描写一外语动神心
②侧面描写一对比、衬托、烘托渲染
③细节描写
(3)理解文章中人物的评价和作者的评价、寄予的情感
(4)分析人物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理解其现实处境
小结:可以看出阿长虽然地位卑微、身世不幸,却乐天安命;虽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迷信,却天性纯朴善良、仁厚慈爱。
(四)怀念“小人物”
品读最后2段,感受成年鲁迅对阿长的感情。
透过这两段文字,你能感受到鲁迅对阿长怎样的感情?
——真诚的祈祷、敬佩、深切的怀念
作者对阿长的情感变化:
实在不大佩服她——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空前的敬意——憎恶——发生新的敬意。
这些情感变化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写出了儿童独特的感受。
敬意在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是讲长毛故事后,我没想到阿长在攻城时有抵挡大炮的神力,这时的敬意不是真正的敬意,而是一种调侃。第二次敬意是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后,我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此时我对她产生由衷的、真诚的敬意。
为什么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会使我产生这样的敬意呢?
首先,这本书是我念念不忘的。
其次,这本书很难得到,远房的叔祖找不到,或许根本不愿去找,别人不肯真是地回答我,没有机会买书,卖书的大街离我家很远。
再次,阿长没有文化,并非学者,我对她不抱希望。但就是这样一个被我忽视的人,竟然给我买来《山海经》,作为一个不识字的保姆,要买到这本书,其间的曲折可想而知,但,阿长就是给我买来了这本书,怎能不让我感动,心生敬意?
因了这份情,我难忘阿长,感激阿长,怀念阿长。
既然阿长是因为给我买来《山海经》才让我心生敬意的,为什么前面要花大量篇幅写阿长的身份卑微、地位低下、乐天安命、没有文化、多事、迷信、无知呢?很明显是为了衬托阿长的真诚、善良,这种写法就是欲扬先抑。
由此可见,在鲁迅眼里,阿长尽管是小人物,曾经被我讨厌、憎恶,但最终获得了我的尊敬,是因为她有一颗淳朴善良的心啊!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可以看到,弱者也可以因为心灵美拥有春天。
阿长买的《山海经》质量怎么样?
十分粗拙: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那鲁迅为什么会认为这四本书最心爱呢?
因为这四本书里,承载了小人物阿长的情,此情比海深,所以珍贵!
阿长毫不计较“我”对她的各种不屑和无礼,真心实意关心爱护“我”,努力满足“我”的愿望,这让成年之后的“我”深感惭愧,同时也倍加感激与怀念。
(五)致敬“小人物”
寻找平凡人身上的“伟大神力”
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有伟大之处,阿长虽然平凡,但她对“我”的关爱却体现了伟大的品质。
1.播放视频《张桂梅》
无论是阿长还是张桂梅,我们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爱这一伟大神力。是爱让“渺小人物”有“伟大神力”,亦使平凡人成为“英雄”。
愿我们每个人,在普通、平凡的生活中散发属于自己的光芒。
课后作业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缺点,每个人也都有优点。你是否也能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一写你身边的某一个普通人呢?
板书设计
在板书的设计上我力求简洁,以起到加深学生认识的作用,采用了这样的板书: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情感: 不大佩服 讨厌、不耐烦 敬意 怀念
阿长: 烦 琐 愚昧 迷信 善良 朴实 真诚
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设计处处考虑到学生实际,着眼于“放飞学生个性”,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采用“讨论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活动空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